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母性蕴涵着迷人的神韵,散发荡涤灵魂的魅力。因为母性,人间变得温情;因为母性,世界变得圣洁;因为母性,教育变得人性。教育要母性,教育要母爱,教育就是一场"母爱的释放"、"母爱的旅行",教育者就要做"慈母"——有母性、富母爱。母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母爱是教育的根基,没有爱,教育将失去支撑;母爱是教育的名片,没有爱,教育就无法说明自己的身份;母爱是师德的核心,没有爱,教师所有的教育活动将苍白无力。母爱是教育的要求、希冀和全部阐释,母爱是教育的生  相似文献   

2.
<正>很多人发现,教育界有个颇为有趣的事实是:不管是"专家"还是"砖家",不管是"教授"还是"叫兽",也不管是具备真才实学的内行名家还是装腔作势的南郭之徒——所有人在谈论教育时,都步调致地宣布:教育,永远是离不"爱"的!并且坚信一个没有"爱"的教师,是很难走远的。对此,我无意否认,只是不知他们对"爱"对教育的作用,或者"爱"之教育力量究竟为何,能否说清楚呢?当不停地行走、求索和砥砺后,"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我慢慢体会到这种"爱"实际上更接近于母爱,这种母性之美、母性之气的本然流露,才是教育理想的样子,抑或说,是教育吸引人的地方。当前很多人在冗杂、繁琐,以及沉疴缠身的教育现实中,一面坚持视绩效主义下的冰冷数字为个人价值的唯参照,一面又咄咄逼人地拷问教师的道德水平和人们对教师的尊重程度为何一降再降。说实话,这真是一件滑稽的事情。在如此诡异的逻辑中,他们孕育乃至于发展出盈天的戾气以及生  相似文献   

3.
<正>关于教育的母性和理性,争论不休。持母性论者似乎占据着上风,因为母性更包容,更柔软,更慈爱。更有如费尔南多·萨瓦特尔者,说教育是"温暖人性的乳汁"。很具母性的特征和很诗意的表述,真的就能代表教育的真实要吗?想起了王岭,在《向儿童学习》中说:一个人的童心宛如一粒花粉,常常会在无意的"成长"中,被世俗经验这匹蟑螂悄悄拖走……然后,花粉消失,人变成了蟑螂。谁是这匹蟑螂呢?而且,这个过程是让花粉飞扬,然后孕育出生命的个体,还是让花粉消失了呢?蒙台梭利说,儿童一出生就处于成长圆环的蓝色区域,这是个纯净、和谐并自发趋向于真善美的区域。而正常的成人处于这个成长圆环的白色区域,不勤加学习和自修就容易滑向深红色区域(即充斥各式犯罪和精神病患者的区域)。而教育  相似文献   

4.
<正>西班牙马德里中央大学哲学教授、著名哲学家费尔南多·萨瓦特尔(Fernando Savater)在他的《教育的价值》的序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表述——"我用的‘老师’的名词是阴性的",这是因为西班牙"基础教育的重担通常都是由女性承担",而更主要的是,他还想"把这本书当成一份爱的礼物,送给我的启蒙老师,我的母亲"。萨瓦特尔的暗示很明显,他其实想告诉我们:教育的哲学基础,如果从人格化的角度说,应该是母性的。母性的特征在包容,在孕育,在慈爱,在柔弱。同萨瓦特尔一样,洛克、卢梭、裴斯泰洛齐等教育哲学家都这样认为:女性的道德理性思维反映出她们对他人的关心和对社会关系的关注,而男性则是在等级和规则的框架中进行思考。尤其是在裴斯泰洛齐看来,母性形象就是一位慈爱的母亲,她通过与家庭成员的情感关系教给人  相似文献   

5.
杨锋 《新西部(上)》2013,(20):136-137
师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传递师爱给学生的主要路径是:加强教师个人人格修养,友善、耐心、宽容、坦率、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鼓励自尊,把学生当"人"看,倾注同情与关怀;关心学生的成长,欣赏每一个孩子,让师爱挥洒在学生幸福成长的旅程中。  相似文献   

6.
<正>有些教师和家长存在一个认识误区,那就是把爱和教育等同起来,认为有了爱就有了教育,这是错误的。爱不等于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但教育不等于爱,教育更是建立在爱心之上的智慧、技巧、策略、章法。看两个社会场景:  相似文献   

7.
自由与理性     
<正>孩子丧失了自由的空间和时间,流逝了快乐的童年生活,其过错不在孩子,而在我们的教育,在我们的老师,在我们的家长,因为我们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那就是:缺乏理性的急功近利。好的教育必然是孩子自由地学习。此中"自由",就是教育应该回到每  相似文献   

8.
情怀与技能     
<正>2014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0个教师节。自古希腊时代起,教育就带有某种圣性,不管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都因为这一传承文明、延续历史的事业而具有高度的虔诚感。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一直都被人们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教师认为,在"绩效时代"的教育者至少应当葆有一份自己的信仰,哪怕是信条也好。这些信条,可以使我们对教育的纯真情怀,不至于在生存和权力的压榨下,变成苍白的借口和文过饰非的标语,而是成为一种"吾日三省吾身"的"身份认定",告诉自己传道、授业的目的是什么,支撑技能的灵魂是什么。然而,在技术化的视角下,我们对教育情怀的守望或许显得过于浪漫化,对教育理想的求索也显得于事无补。让美好的教育品质,慢慢浸润人心,渗透时代。用远方教育的理想,唤醒人性的高度,让人性的高度成就教  相似文献   

9.
樊丁 《新西部(上)》2013,(20):135+137
本文认为,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美德教育应该从追求人性卓越转变为引导受教育者去发现人性的不足;二是要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理性的道德选择;三是学校应教授道德规范知识,讲授何为美德;四是道德教育的方法应该由灌输知识转变成激发情感;五是要让受教育者个体尽可能多地去体验人性美德。  相似文献   

10.
<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一般用来突出爱对教育的重要性。换句话说,有了爱,就有教育;没有爱,就不可能有教育。很显然,这里的"爱",主要指对人的爱,对学生的爱。那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具体含义就是:没有对学生的理,就没有对学生的教育,立足的是学生个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它的主语是什么?不言而喻,指的就是个体的教师。那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指的就是:没有数师个体对学生的爱,就没有教师个  相似文献   

11.
<正>【河南西峡于德明】提起"教育之爱",我总会想起"纯真"二字。其实,在如今这个世风日下、人情淡漠、见利忘义、心理浮躁的社会现实面前,言说"纯真"似乎颇为不合时宜。因为它往铺天盖地而来的功利思想的驱逐下,已经逐渐成为一道遥远的风景,在我们的视线里渐行渐远,甚至经常被人们所遗忘。但要谈论教育之媛,纯真始终是一个无法绕行的主心。真爱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一切只是为了爱而爱。教育之爱其实就是这样的,因为它无私、纯正、纯粹,因为  相似文献   

12.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一教育格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要求每-位教师胸怀一颗爱心,胸怀一颗宽容的心,用心灵去耕耘心灵,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应有的爱,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勇敢的面对自己的错误.  相似文献   

13.
张军霞 《魅力中国》2013,(28):162-162
新课程理念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爱的教育是一门感动的艺术,是一种春风化雨的创造。教师要以爱心为源,关爱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沐浴在爱的海洋里,让每一朵花都在爱的海洋里快乐的绽放,让每一个弦予都有享受音乐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小爱&大爱     
<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是爱不等于教育!教育之爱,富有章法。没章法、没原则的爱,容易跌入溺爱的泥潭。溺爱无异于荼毒。质疑者认为,"爱生如子""爱校如家""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教育上典型的矫情行为。"爱生如子""爱校如家"是通过人为地扭曲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来达到一种情感上的矫情目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通过赤裸裸的夸海口的方式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与过程     
<正>教育,和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一样,都需要一个和谐统一、顺应规律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就像瓜果成熟一样需要有颗平常心、从容心、自然心,需要一点点地积累,一天天地完成。有教师认为,教育本无目的,有目的的只是人。然而这个人,到底是身处教育过程中的你我,还是那些远离教育本身而又高高在上的另外的人。要实现"为了人"的教育,我们必须"将中小  相似文献   

16.
如果您想从倦怠的困境中逃脱,不妨去找寻职业生涯中的幸福感.其实职业幸福感是一种心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教师"是爱的事业,有了好心态,就能笑对生活,就能爱每一个学生,就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接受情感的洗礼、引导和激励.望着快乐的学生,我们必然会无比的快乐,会被幸福紧紧"包裹".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赠人以玫瑰则手留余香,教师这个职业是时时给予爱、收获爱的职业.将爱的种子无私地播撒于学生的心田,收获的必定是几倍于此的爱的果实.  相似文献   

17.
于德明 《中国西部》2014,(32):70-71
<正>教育孩子不是流水线生产,也不是制作模具,不需要一刀切或千人一面的形式,而是为了培养具有个性的、鲜活的生命个体,是为了发挥个体的优势,从而使生命个体获得更好的发展和成长。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人性使然,无可厚非。但关键是我们该怎样去教育自己的孩子,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作为一名教师,笔者认为需要在"智"上下功夫,有"智"者事竟成。  相似文献   

18.
“好家长胜过好老师”早巳成为共识,因为每一个学生都天然带着他的家庭教养的基因.家长的观念和行为,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好家长也能为孩子营造一个“小社会”,虽然当今社会戾气极重,似乎每一个国人都有一肚子火气,但我听过一位平和的父亲说:“我们生下来的社会是这样,是我们的无奈;我们的孩子生下来时如果还是这样,就是我们的无能.”多么暖心的一句话,可见家长是可以从点点滴滴做起,为孩子营建一个温情脉脉的成长环境的. 然而,我常与同事聊天,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身边的教师竟然不约而同地认为:除了一些无法改变的原因外,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家长问题.  相似文献   

19.
民营百货公司在羊城抢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出"理性"、"个性"及"人性" 广州国营零售业轰轰烈烈地进行大规模重组、国际零售业巨头摩拳擦掌欲破门而入的时刻,广州盛世中华百货公司昨日却高举"广州市首家大型民营百货公司"大旗在中华广场正式开张,要在百货公司林立的羊城零售市场抢占一席之地.其经营者特别强调自己的"民营"特色,由此可以引申出发展战略上的"理性"、经营上的"个性"以及布局上的"人性".业内人士认为,这也代表着羊城零售业在压力下寻求出路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0.
"5·12"这三个数字代表了什么?是"我要爱",是的,我们要用爱的精神,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爱家人、爱教练、爱队友、爱朋友、爱中国……""‘5·12’这三个数字代表了什么?是‘我要爱’,是的,我们要用爱的精神,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爱家人、爱教练、爱队友、爱朋友、爱中国……"乍看到上面这段话,记者暗暗有些吃惊,能把"5·12"这个触目惊心的符号与"我要爱"直接联系起来,一个不懂爱的人是想不到的。是谁有这么神奇的想像?又是谁有这么浓烈的爱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