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羌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的记载。根植于社会生活的羌族多声部民歌是在他们长期农耕生产、生活的群体方式中逐步形成发展而来的。由于羌族没有文字,其文化的传播也仅靠口传的形式,因而羌族多声部民歌也就成为了羌族文化传播的载体之一。2009年,松潘县的羌族多声部民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羌族多声部民歌主要分布于松潘  相似文献   

2.
焦虎三 《中国西部》2014,(15):42-47
<正>在羌族社会中,这是一群身份特殊的人群,在生计上,他们和大多数羌族一样,或耕作或放牧,是完完全全的农民,而在羌族的神性空间中,他们又是掌握宗教经典,沟通神、人与鬼的灵士,是充满法力与神秘色彩的巫师与祭师。在羌族地区,依不同的羌语发音,他们被通称为"释比"或"许"。在羌族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他们也是一群熟记本民族历史文化和科技、医学、音乐、舞蹈等丰富知识的人物,是羌族传统文化与悠久历史的传承者。他们有一套独特的服饰、法器和师承方式,有十分繁杂众多的口诵经典,其性别基本全为男性。  相似文献   

3.
焦虎三 《中国西部》2014,(15):62-69
<正>羌族和汉族一样,对婚嫁之事十分重视。羌族的婚俗文化融入了本民族的风情与信仰,婚嫁习俗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是最能代表羌族民俗风采的一张文化名片。为了喜上加喜,使婚礼更加热闹与喜庆,羌族同胞大多选择在羌历年举办婚礼。婚礼仪式上,羌人必须要向新郎、新娘挂红,"红"是一条长约3公尺宽约20公分的红色布条,"挂红"就是将这块布条挂到新人身上。这种尚红习俗,是羌族传统习俗中最高的礼仪。  相似文献   

4.
香港的一位企业家说过一个真实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时值改革开放初期,他从珠江三角洲地区采购草编的小筐,出口西方用于家庭盛面包、水果。最初的采购价格是每只筐3美元,当时约合人民币15元多,算是有相当丰厚的利润了。这立即吸引了周围许多企业生产草编小筐,同时开始展开价格竞争。  相似文献   

5.
张琳  陈科  王静 《中国西部》2015,(4):72-75
<正>羌历新年,理县薛城古镇,羌族儿女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欢聚一堂。游客们不仅可以走进羌寨农家,逛逛寨子、品品美食,还可以与当地老百姓一道感受羌年祈福、祭羊神、跳花灯、舞龙狮、羌族赛歌等独特的民风民俗……其中,古羌婚礼是此次"花儿纳吉赛歌节"的重头戏。请跟着记者的镜头,在一场传统的羌族婚礼中,过一次理县特色的羌历年新年吧!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2011,(13):48-49
羌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舞风既古朴典雅,又粗犷优美,热情奔放。不论是大气磅礴的《铠甲舞》、还是婀娜柔美的《腰带舞》、更有热情奔放的《羌族锅庄》,都在舞蹈史上产生了非凡的影响。不少人认识了解羌族,常常是从羌族舞蹈开始的。因此,羌族舞蹈不但是羌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花,更是羌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座金桥。  相似文献   

7.
黄鹤  叶小军 《中国西部》2011,(13):31-41
数年前,与友人饮酒,半酣间其突然说起曾往九寨沟、羌寨一游,听导游言道"羌族是来自云朵上的民族,因为他们居于险峰之巅,因寨而居"对此我倒有些许不同看法,缓缓为友人道出羌族源流。  相似文献   

8.
胡宏  付敏  胡静  黄琳 《中国西部》2012,(31):36-37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12年1 1月8日在北京召开,受西部大开发政策支持的西部十二省市区纷纷以丰硕的发展成果来喜迎党的十八大。羌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羌笛、羌绣、羌寨、释比经典等成为了羌族文化最神奇的代表。"中国羌族文化产业集中发展区"的提出让羌文化继续得以弘扬,并以新的姿态展现着它无穷的魅力与光彩!至今,羌族经过历史的变迁依旧活跃在民族舞台上,并以新的成就继续缔造着传奇!  相似文献   

9.
王鑫 《中国西部》2015,(5):56-59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道出了羌族生活的悲壮与凄凉,也使羌笛这一古老的羌族乐器家喻户晓。在横断山脉的高山深谷之中,一支羌笛,漫天朔风,就这么悠悠地吹奏了几千年。在漫长的岁月中,依靠祖祖辈辈的口传心授,羌笛这种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已然成为了羌族历史中一个抹不去的文化烙印,并以其清脆高亢的曲调传承和发展着中国民族音乐史中最为悠久的乐章。悲怆迷离、动人心魄的声声羌笛,穿越千年的时光,在岷江峡谷和川西高原的天空中诉说着羌族人民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成为一段传唱至今的传奇和一本有声的史书。羌笛的力量竟是如此强大,强大到足以将那些所向披靡的峥嵘岁月,变成羌族人坚韧乐观的民族乐章。  相似文献   

10.
<正>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茂县,是全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县。茂县历史悠久、古羌文化浓郁,拥有羌乡古寨、黑虎羌寨碉楼群,以及全国唯一的羌族博物馆。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着世人的眼球。但由于地质环境脆弱、交通不便等原因,茂县多年来一直顶着贫困县的帽子。20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也是"十三五"的重要任务。今年,便是茂县贫  相似文献   

11.
<正>4月14日,省轻工联社理事会主任、党组书记邱青森赴昌邑市对卜庄镇发展草编特色产业助力扶贫攻坚取得的成果进行调研。邱青森先后到卜庄镇润天草制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小芳草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地考察调研,并与卜庄草编技艺非遗传承人纪丛建亲切交谈,详细了解草编工艺品的历史传承、原料来源、手工技艺和市场销售等情况。邱青森还深入农户家中,促膝而谈,详细询问农户家庭情况、草编加工程序和草编收入等情况,为草编小产业编织出的农民脱贫致富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12.
杨然 《中国西部》2013,(11):92-101
如同萨满,来自远古的古羌释比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把羌族称为"一个向外输血的民族"。自大禹治水,夏禹而来在历史衍化过程中,古羌族人,迁徙的脚步自甘肃天水而下,依岷江河谷穿行,最远延伸至了长江中下游。沿途同各区域土著民结合繁衍,大象无形般,将自己的民族性消化到了其他民族之中。我们足以认为汉族人是流淌着古羌族的血液的。古羌民族,因其自居高贵,村落坐于山巅,高  相似文献   

13.
曾小燕  岳越 《中国西部》2011,(13):54-66
目前,羌族主要分布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汶川、理县、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阿坝州的松潘、黑水、九寨沟等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绵阳市平武县,成都市都江堰地区,雅安地区,贵州省江口县、石阡县,甘肃南部、四川西南、云南部分地区。一场举世震惊的"5·12汶川"大地震,使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这个古老神秘的民族备受关注,羌族的文化、羌族的生活、羌族的环境、羌寨的损毁情况、灾后重建的进展,都是人们关注的的话题,走进羌区,古老的民俗、淳朴的民风、独特的建筑、美丽的景色……无不充满神秘诱惑,深深吸引世人。  相似文献   

14.
如同萨满,来自远古的古羌释比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把羌族称为"一个向外输血的民族".自大禹治水,夏禹而来,在历史衍化过程中,古羌族人,迁徙的脚步自甘肃天水而下,依岷江河谷穿行,最远延伸至了长江中下游.沿途同各区域土著民结合繁衍,大象无形般,将自己的民族性消化到了其他民族之中.我们足以认为汉族人是流淌着古羌族的血液的. 古羌民族,因其自居高贵,村落坐于山巅,高耸入云端,故又被称为"云朵上的尔玛族".对云峦的美好眷顾,是姑娘们含情脉脉低头织出的"云云服",纳好的"云云鞋".而对山峦的崇敬依恋,便是羌族汉子们羌鼓震山,回荡不绝的虔诚豪情.  相似文献   

15.
<正>距离成都一百多公里有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山川秀丽,有地貌奇特的叠溪海子,有山水相连的九鼎山;那里人文资源丰富,有古羌碉楼,有营盘山文化遗址;那里自然景观雄奇,有松坪沟4A级风景区,有宝顶沟自然保护区。那里就是茂县,是全国最大的羌族核心聚居地和羌文化核心保护区,是古蜀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全国羌族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是享誉中外的"中国羌都"。  相似文献   

16.
<正>汶川,一个知名度颇高的地名。素有"阳光谷地、熊猫家园、康养汶川"美誉的汶川,是华夏始祖大禹的出生地,是全国四大羌族聚居县之一,是国家羌文化生态体验区。汶川也是个多元文化荟萃之地,大禹文化、羌藏文化、熊猫文化、大爱文化等交相辉映。"十三五"是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今年汶川就要提前摘  相似文献   

17.
羌族的云云鞋是羌族人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其宗教观念的体现,更是羌人智慧与审美文化的象征。在那单纯的形式中,负载着丰富的内涵。可以说,羌族云云鞋是羌族文化的形象载体,是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直观性、审美性的象征表现。同时,云云鞋也从其图形、色彩、文化等方面诠释出了一种质朴的视觉感受。对羌族云云鞋的视觉元素进行深入研究,并将其运用到现代设计的各个领域,不仅是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8.
焦虎三 《中国西部》2014,(15):56-61
<正>羌族饮食的特色与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总体上而言,羌族饮食食材大多源于自产,食法独具匠心。其食材以自产的腊肉、玉米、小麦、豆类、洋芋及蔬菜为主,佐以从大山中找到的众多野菜与猎物。自然与生态,是羌族美食文化最为显著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仲品 《中国西部》2013,(13):60-65
虽然地处内陆,但四川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仍然吸引着海内外各方人士。近几年来,面对灾后重建的繁重任务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四川人民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文化贸易与文化交流齐头并进,向全世界亮出"锦绣四川"的文化品牌。又是一个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春天,四川"5·12"地震灾区,沐浴在明媚的阳光里。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高高的羌族碉楼耸立在蓝天白云之下,身着羌族服装的人们跳着欢快的莎朗舞。走进博物馆展厅,各种"复原场景"  相似文献   

20.
黄琳  印国玲 《中国西部》2012,(31):52-53
羌族是一个提倡和谐、注重融合的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羌族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发扬和传承,同时也对其他民族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地震,羌族文化遭到了巨大打击,但是其一直秉承的和谐精神和大禹文化却永远留存。作为大禹精神的守卫者,羌族有哪些独特的民族特征和文化内涵,羌族文化将如伺继续发扬光大?带着这些问题,《中国西部》杂志专访了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研究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