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宏观经济学是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文章通过总结教学实践,依据宏观经济学专业课程的教学特点,提出了宏观经济学综合教学方法,即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开拓精神,以及进行一定的社会实践调查。  相似文献   

2.
《宏观经济学》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满足了市场对应用型、创新型高端人才的需求。《宏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的主要方法是:专项课题法、社会调研法、案例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可以有效改善教学中出现的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同时,也拓展了《宏观经济学》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科阶段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改革是一个新的课题。本文结合我们学院的教学实践,从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教学效果和教学课时等方面总结了目前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中级宏观经济学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案例教学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本科阶段中级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教学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4.
宏观经济学经过八十多年的发展,其重要进展体现在模型动态化、引入理性预期、为宏观理论建立微观基础、对总供给行为进行详细刻画等方面.但是,宏观经济学仍存在加总的理论基础不扎实,重要经济结构没有引入宏观模型,重要经济、政治制度的理论刻画仍不深入等不足.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科学哲学在20世纪初的快速发展是导致主流宏观经济学出现上述进展与不足的重要原因,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古典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析框架和方法能够为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提供重要借鉴和启示.因此,宏观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相互借鉴,是促进主流宏观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主线及其在中国的应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观经济学作为现代经济学理论的主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理论上的争论而不断演进和深化.本文对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主线、微观基础等进行了梳理和综述,分析了宏观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6.
研讨式教学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研讨式教学的内涵入手,结合《宏观经济学》课程特点和学生对此课程需求,在《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研讨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专业敏感度以及提升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同时通过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造一个有效宏观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总结近20年来大时代的五大变化对于宏观经济学界提出的四大挑战,深入分析了宏观经济学界对于这些挑战所进行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指出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的对于金融失灵问题和宏观哲学的反思,长期停滞带来对于低利率和经济停滞的反思,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战争带来对极端状态下各种经济运行指标和经济逻辑的反思,以及数字技术革命带来对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假设和经济传递机制变化的反思,已构成了未来宏观经济学发展的4大主线,这些理论上的发展无论是边际性的调整还是革命性的重构都需要我们用开放的态度来拥抱。  相似文献   

8.
当代主要的经济学流派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货币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等对经济周期理论有着不同的解释.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用全新的视角阐释了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通过介绍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主要观点,并对比分析其与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早期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周期理论的异同,最后介绍了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研讨式教学相对于传统模式在经济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以在研讨式教学模式在《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实践来看,它更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宏观经济学其实"很窄",它不"是大的"、"无所不包的"经济学,而只是从一个特定角度对经济的研究。宏观经济学"是短期经济学",其着眼点是经济的短期波动而不是长期增长。宏观经济学"是治标经济学",它没有解"决深层次矛盾"和提"供治本之策"的任务,不能期望宏观经济学家去解决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这类长期性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1.
宏观经济学发展的理论思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宏观经济学建立之后,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就没有中断。围绕着需求主导还是供给主导,政策是否有效,关注重点是稳定还是发展等,各种学流派不断产生,也不断争锋。其中,分歧多于共识,争论多于和解,但总体来讲,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依然是主流;并且,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越来越坚实。与此同时,重视供给因素、关注增长逐渐成为趋势;宏观经济学各学派形成的共识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2.
对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一体化趋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在经历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分离后,经过新古典综合、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尤其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的努力,进入20世纪70年代呈现出明显的一体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菲利普斯曲线,作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石,已成为当前西方宏观经济学领域三大主流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货币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学术论争的焦点。本探寻三大主流学派的理论大厦赖以构建的思想源头和微观基础-假设前提,叙述并推导菲利普斯曲线变形的过程,评介三大主流学派围绕菲利普斯曲线而展开的理论论争和政策分歧。  相似文献   

14.
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分支科学,其理论基础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要讲好和学好国际经济学,老师和学生都必须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知识.同时,在教学思路和课程建设上必须要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再一次引发了国外和国内对政府干预与市场自由关系的大讨论,文章追溯了西方宏观经济学主流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政府干预论的形成及应对危机的策略,提出了当前中国在应对危机时应处理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属于第二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在于技术冲击、劳动供给的跨时替代等因素。对比分析其与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早期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周期理论的异同表明,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在中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经济思想发展史上,宏观经济学分析范式经历了多次更替,针对不同的经济问题产生了不同的甚至相对的经济学说。凯恩斯确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向,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确立了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标准研究范式,而马克思则基于资本主义经济竞争的博弈规则建立起一套自己的“宏观经济体系”。本文通过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凯恩斯总量均衡理论相通性的分析,结合新古典宏观经济的微观化分析,来说明在宏观和微观经济协调过程中引入“社会关系”分析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宏观经济的特点是以投资驱动为主,工业主导型,而且投资中政府的投资所占比重较大,政府主导投资和行政干预的作用显著.本文笔者通过努力的研究,在本文中,笔者谈到了些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学理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在宏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理解宏观经济学各流派的主要理论和观点,不产生混淆是一个难点。如果在讲授完各流派的理论后,用两个课时从总需求、总供给等四个方面对各流派加以比较分析,讲清各流派之间的主要分歧,对帮助学生的理解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新制度经济学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它的基本内容是用经济研究制度现象.现在已有人把它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并列为经济学的三大基础.新制度经济学研究领域广泛,内容涉及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及管理学等学科.本文对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情况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