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何衡量税收负担”和“税负水平再研究”,是国家税务局、中国税务学会部署的税收科研重点课题。课题组经过两年的努力,对税收负担基础理论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探索,特别是对宏观税负和微观税负,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收集整理和积累了较有参考价值的数据资料,基本摸清了我国税收负担水平状况,提出了调整我国税负水平的设想和建议。可以说,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能源中,煤炭资源首当其冲受到关注,煤炭企业的发展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分析煤炭企业税负水平,改进税负中不合理因素,对煤炭企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利用26家煤炭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煤炭企业税负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公司规模、盈利水平、投资报酬率和固定资产比率与公司所得税税收负担显著相关,与资产负债率和管理水平不具有显著相关性。结合影响煤炭企业税收负担因素的分析结果,利用行业间的相关性,针对刚上市的陕西煤业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税负概念.眼下存在诸多混淆之处。这妨碍了国人对于税收和税制的深入认识。实际上.谈税负问题,起码有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含义。宏观税负,指一国的税负总水平,通常以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的税收总量占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比例来表示。微观税负,则是单个纳税人的实际税负,由于存在税负转嫁.这里是指最终实际纳税人的负担...  相似文献   

4.
宏观税收负担向来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国计民生的最敏感、最尖锐的问题之一,不仅仅因为它是构成一个国家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的核心内容,更因为它还密切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随着中国经济近十年来的快速稳定增长,税收收入呈现出不断膨胀的态势,与此同时,中国的宏观税负水平也在迅速上升。但是中国的宏观税收负担究竟是轻还是重,税收理论界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从宏观税负水平的界定出发,分析了我国近几年宏观税负的现状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同时对如何优化宏观税负水平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1.宏观税负。即一个国家的整体税负,它是从一国整体考察的税收负担,体现着一国全体纳税人对于国家课税的承受状况。从数量上考察,它是指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一国全体纳税人实际向国家缴纳的税收总额占同期该国国民经济总产出的比例。一股来说,衡量宏观税负轻重的指标主要有以下三种:(1)国内生产总值(GDP)税收负担率;(2)国民生产总值(GNP)税收负担率;(3)国民收入(NT)税收负担率。本文在研究我国宏观税负模型问题时采用国民收入税收负担率这一指标。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1994 ̄2004年全国上市公司9536组数据为样本,考察上市公司税负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上市公司总体税负偏重;总体税负存在地区差异;总体税负存在行业差异;总体税负与所得税负担、流转税负担、资产规模、盈利能力、资本密集度和年度变量显著正相关,与负债水平和投资收益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或负税人,因税收而承受的福利损失或经济利益的牺牲,可以用宏观税负和微观税负来衡量。房地产税负负担的分析,属于微观范畴,其税负水平可以用一定时期内(我们设为一年),房地产开发、转让及保有等环节所缴纳的税额,与当期房地产销售额(或房地产价值)比例来反映。  相似文献   

8.
关于税制改革中税负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寅  章复云 《企业经济》2006,(3):146-147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税制完善程度和税收征收管理能力是影响税收负担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优化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不断地下降,企业的税收负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轻,可是我国企业依然感到税负过重。通过研究,文章认为企业税负感重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在我国制定的税收结构下,企业是最主要的纳税人,最终表现为企业税负过重;二是处于经济水平下行期间,企业能都承受的税负不多。鉴于此,企业应该采取合理的措施进一步降低企业整体的税负。  相似文献   

10.
以2013年、2014年沪深两市交通运输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营改增")的宏观政策对企业税收负担及现金流量的微观影响,检验政策实施对公司经营绩效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营改增"增加了交通运输行业的税负,降低了其财务绩效水平;原料性进项税额的抵扣效应与企业财务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固定资产的抵扣效应与企业财务绩效无显著相关关系;"营改增"的实施更大幅度降低了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的财务绩效,而不同产权属性企业的财务绩效受"营改增"影响的差异不明显。本研究旨在为改善税收困顿、完善税制、构建和谐利益分配方案和促进第三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与以往简单按照产权性质把企业划分为国企和民企不同,文章根据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将企业划分为民企、市(县)级国企、省级国企和央企4种类型,研究政府税收目标的层层加码是否会传递到微观企业层面,即不同层级政府控制的国企税负是否存在层层加重的现象。实证结果表明:央企的税负最低,省级国企税负与央企税负没有显著差异,而市级国企税负显著高于央企;市级国企与税收压力显著正相关,说明市级国企承担了最多的税收压力。  相似文献   

12.
合理的宏观税负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国第二、三产业及其内部行业2007~2011年的小口径宏观税负进行了考察,分析了与税负相关的经济数据,结果表明:我国宏观税负逐年增加但总体税负水平不高,税收弹性维持在1.05~1.33之间;第二、三产业及内部行业发展不均衡,第二产业的税负高于全国税负水平,是我国税收的主要来源,第三产业税负高于全国税负水平,但与第二产业同期相比税负略低。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过程中,随着我国税制结构的调整和变化,企业税收负担成为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多方议论问题之一。因此,有必要经过调查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企业税负的现状和问题进行较为系统和实事求是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如何科学地测定企业的税负水平进行研究和探索,以进一步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鉴于此,我们想从包头市的有关行业和企业的若干调查材料中,进行一些比较性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4.
卢美玲  区永健 《会计之友》2012,(28):108-110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暂时性差异产生会计和税收差异,企业往往通过这种差异进行盈余管理,进而进行避税。通过以沪深2008年、2009年和2010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差异的视角,实证分析企业会计—税收差异与所得税实际税负、资产规模、总资产报酬率之间的关系对研究企业盈余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税收差异与所得税实际税负、资产规模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总资产报酬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以2000-2017年中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样本选取、模型构建、模型结果分析,研究税收竞争对企业税负粘性的影响,以及在产业结构偏离比较优势程度不同的地区,税收竞争的政策效果是否受到影响.得出研究结论为:税收竞争降低了中国上市公司的税负粘性,但在产业结构偏离比较优势程度大的地区,这种...  相似文献   

16.
税收负担是衡量纳税人因纳税而承受的经济负担程度(简称"税负"),其实质是国家与纳税各方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分配关系.税负分为宏观税负和微观税负两类.宏观税负一般是指一个国家的总体税负水平,其高低表明政府在国民经济总量分配中的集中程度及财政功能的强弱.本文从宏观角度分析我国实际税负情况.  相似文献   

17.
《价值工程》2016,(26):7-10
2012年1月1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在上海开始进行试点,交通运输业作为我国的基础建设行业,在此次政策改革过程中受到重大影响。文章以交通运输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这项政策实施的效果,分别研究该政策对交通运输企业税负和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政策可以减轻交通运输企业的税收负担,但是对企业的绩效并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回顾我国光伏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及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在深沪两市上市的太阳能光伏板块的34家公司2011—2012年数据为样本,分析了光伏企业税负对RD及经营业绩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税税负与企业RD投入成正相关,所得税和流转税税负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了改革光伏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回顾我国光伏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及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在深沪两市上市的太阳能光伏板块的34家公司2011—2012年数据为样本,分析了光伏企业税负对R&D及经营业绩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税税负与企业R&D投入成正相关,所得税和流转税税负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了改革光伏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70年代增值税被引入我国的税收体制中,并得到广泛地运用.随着我国税收体制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增值税在我国税收体制中的功能不断得到完善,"营改增"肩负着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负,在我国广泛推行,实施的范围也不断扩大.但是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营改增的推行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本文对"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税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然后对营改增制度的推行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税负增加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最后对建筑施工企业税负减轻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