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世界不少国家的媒体,特别是美国的媒体,对中国产品的质量问题进行了“排山倒海”的炒作,一时间,“MADEINCHINA”(中国制造)成了有毒食品、有害商品的代名词。使中国的出口产品面临着一场严重的质量危机。  相似文献   

2.
尽管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出于贸易保护的需要,千方百计、挖空心思地诋毁中国产品,试图以此打压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一枝独秀的局面,并利用媒体,炒作了一场又一场的风波,但是,中国产品以其质优价廉的品质,仍然在国际市场上倍受追捧。“中国制造”,仍然是世界许多国家消费者心中的“香饽饽”。[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王进昌 《齐鲁质量》2003,(12):29-29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业内目前关于“中国制造”的话题众说纷纭。一时间,中国将变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将再现当年“美国制造”和“日本制造”辉煌的说法不时见诸媒体。  相似文献   

4.
“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一直广受欢迎,中国产品质优价廉的品质赢得了不少海外消费者的欢心。但是,今年一些国家的媒体不顾事实真相,恶意炒作中国产品的质量问题,给世界各地的消费者造成了严重的误导,“中国制造”一度蒙冤受屈,一度被无故地受到奚落打击,在东盟,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也产生了疑义。为了促进东盟各国对“中国制造”的了解,近日,首届中国-东盟质检部长会议在广西南宁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南宁联合声明》,并就将在11月正式签署的中国-东盟《关于加强卫生与植物卫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关于“中国制造”的话题倍受关注。一时间,中国将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将再现当年“美国制造”和“日本制造”辉煌的说法不时见诸媒体。然而,就在中国制造的商品占领越来越多的国际市场份额的同时,面对美国贸易法337条款,引发了中国制造业对中国信用的反思。337条款对“中国制造”的杀伤力比反倾销更厉害  相似文献   

6.
质量危机与质量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后,世界上不少国家的媒体,特别是美国的媒体,对中国产品的质量问题进行了"排山倒海"的炒作,一时间,"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成了有毒食品、有害商品的代名词,使中国的出口产品面临着一场严重的质量危机.  相似文献   

7.
美泰是全球最大的玩具和礼品公司,去年销售收入60亿美元。中国大多数人知道美泰这个名字,可能是2007年八九月份金融海啸爆发前后的“美泰风暴”袭击中国玩具业的时候。当时美泰连续两次大规模召回玩具,美国媒体趁机大肆炒作,声称这些玩具都产自中国,  相似文献   

8.
“中国制造”在海外遭遇的“质量门”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全球玩具的“巨无霸”美国美泰玩具公司,在一个月内连续3次召回近2100万件中国制造的玩具,引发海外一些媒体对“中国制造”的新一轮炒作。在此次风波中,广东佛山一位港商在自己的工厂仓库里自缢身亡。第二天,全球微型电机大王、香港玩具厂商会副会长,港商佘继标在香港各大报纸上仗义执言: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安全可靠,玩具召回的责任在国外采购商。其后美泰致函国家质检总局,公开承认召回责任在美方。余继标的自信缘于对“中国制造”质量内核的深刻了解。格力总裁董明珠则进一步阐明了自主品牌的价值:“自主品牌不仅仅是产品的符号,也是一个国家民族工业的脊梁。”如今格力空调已经当仁不让地成为占全球市场份额最多的“世界冠军”。康奈董事长郑秀康敢于在“世界制鞋王国”意大利开办专卖店,同样缘于康奈抓住了创立品牌的命根子:质量。北新建材副总张乃峻也坦言:北新建材能在奥运项目“鸟巢”的招标工程中战胜世界500强企业中标,凭的也是过硬的质量。[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近来,中国制造商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出口的食品不断因“质量问题”被查禁。对此,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日前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针对境外一些媒体对中国产品质量问题的夸大炒作,质检总局对相关企业进行了突击检查。从检查的实际情况看,中国企业具有高度的质量责任意识,生产出来的产品的质量是过硬的。  相似文献   

10.
从2009年11月23日起,以“中国制造,世界合作”为主题的30秒视频广告片开始在主流国际媒体美国有线新闻网(CNN)上播出,这被称为是中国政府全球推广中国货的首次尝试。那么“中国制造”经历了如何的发展历程,面对怎样的现实难题,又如何踏上品牌全球化的征程?  相似文献   

11.
近来,中国制造商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出口的食品不断因“质量问题”被查禁。对此,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日前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针对境外一些媒体对中国产品质量问题的夸大炒作,质检总局对相关企业进行了突击检查。从检查的实际情况看,中国企业具有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内成本上升正在削弱“中国制造”的价格竞争力,某些订单外流到了越南等其它后发发展中国家,甚至回流美国,中国制造面临20年来空前的双向挑战。但中国国内产业转移进程会延长许多产业在中国国内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13.
2004年是中国经济界踏入新世纪至今最不平静的一年。这既得力于经济界本身风起云涌的“客观优势”,又与媒体不遗余力的炒作密切相关。但在如此大密度的炒作当中,仍有一些重要的事件成了漏网之鱼,而这些事情本身的价值之大,本不该是被遗漏的。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美国创意,日本设计,韩国研发,中国制造”为人称道。中国是“制造大国”,不是“制造强国”,更不是“品牌大国”,而打造品牌,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2004年.中国外贸进出口突破1万亿美元,就产品的价值而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四大工业基地之一,仅仅排在美国之后。中国已经成为实际上的世界制造中心和采购中心。随着贴着“中国制造”标签的家电产品源源不断的输出。“中国制造”越来越响亮,“中国制造”正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生产者、商家、消费者每天离不开的商品。在很多领域,中国正日益成为世界舞台令人瞩目的角色。但另一方面,我国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弱,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和名牌,缺少世界级制造业企业.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中国制造业迫切需要解决技术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赵瑞 《中国就业》2012,(4):54-55
节后的各类媒体又在炒作用人单位“招工难”了。年年炒作,年年如此。究竟什么原因造成人力资源市场“招工难”与“求职难”的“两难”?笔者认为,主要是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没有真正的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没有很好的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招工和留人的各项措施不到位。  相似文献   

17.
《企业研究报告》2007,(10):F0002-F0002
近期,“中国制造”成为一系列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事件的焦点,有毒宠物食品、有毒牙膏、铅超标玩具、不合格轮胎、禁类抗生素水产品等报道引起了国内外消费者界对“中国制造”的广泛关注。“中国制造”面临的信任危机一方面是由于一些海外媒体恶意的对“中国制造”进行“妖魔化”宣传,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制造”缺乏品牌支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品牌缺位,中国品牌并没有同中国产品一同走出世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2007年以来,一些西方媒体,反复恶意炒作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妄图妖魔化"中国制造",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一时间,国际市场风声鹤唳,从食品、牙膏、轮胎、玩具到其他消费品,几乎所有中国制造产品的质量都面临质疑。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制造童车质量,保证童车在骑行和使用中的安全,日前,我国北方地区知名的童车生产企业天津市三合顺工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合顺)启动了精装童车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企业研究报告》2005,(2):13-15
“中国制造”“Z型链”的真正含义是表明我国仅仅是一个制造业大国,无论是从产业规模、竞争能力、国际化程度还是品牌度等来讲,还不能与“美国制造”“德国制造”“日本制造”当年所达到的高度相提并论。推动“中国制造”进一步升级,提高“中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0.
去年在美国学习考察期间偶然逛美国商场,看到市场上中国生产的东西很多:纺织品、文具、玩具、瓷器、体育用品等大量出现在美国市场的货架上。就连马里兰大学结业式上发给我们每人那只精美别致的瓷杯,一看杯子底,也写着“中国制造”。我们参加的一个研讨会上发的纪念品也是赫然醒目地标有“中国制造”。难怪来过美国的同胞都说,回国不好带东西,想带点洋玩意儿,可稍不留神就会把中国货带回去。 不过依我看买了也别后悔。一是中国生产的商品在美国已占一席之地,实乃幸事。二是这些商品中,许多虽在中国生产,但是按美国商家的标准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