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泰国此次采取的资本管制措施并非独创。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智利就曾通过该措施抑制短期资金的过度流入,在当时被广泛认为行之有效(虽然近年来的多数计量研究未能证实),并成为诸多学者研究资本管制时最常提及的样本。该措施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183;托宾(James Tobin)提出,其主要用意在于通过税收减少不必要的外汇交易,以免资本流通过快对实体经济带来不利的影响。那么,在智利被认为行之有效的无息准备金措施为什么在十多年后移植到泰国时会产生如此巨大的破坏效果呢?  相似文献   

2.
2003年以来,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内资产价格高涨的刺激下,大量短期资本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我国,直接的结果就是我国国际资本流入的长短期期限结构发生了逆转。本文对我国短期资本流入的最优规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国际资本流入过度“短期化”趋势的潜在凤险不容忽视;在化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和抑制资产价格泡沫化的同时,我国应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入的真实性审核、实施差异化的国际融资政策,在必要的时候采取“托宾税”等短期资本流入管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际资本流入期限结构错配:现状、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以来,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内资产价格高涨的刺激下,大量短期资本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我国,直接的结果就是我国国际资本流入的长短期期限结构发生了逆转。本文对我国短期资本流入的最优规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国际资本流入过度"短期化"趋势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在化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和抑制资产价格泡沫化的同时,我国应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入的真实性审核、实施差异化的国际融资政策.在必要的时候采取"托宾税"等短期资本流入管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面临短期资本大量涌入的困扰,但从实践情况来看既有的管制及冲销政策效果不佳。本文通过对国际上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无息准备金制度的介绍,并充分借鉴智利、泰国等实践经验,分析了这种手段的优势及所需注意事项,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该文从资本管制目标和手段等方面介绍了资本管制的国际经验,并以智利为例,就该国资本流人管理对实际汇率和宏观经济稳定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认为,资本管制从短期看是有效的,从长期看是无效的;在资本持续大量流人的环境下,不协调的宏观经济政策会直接影响到资本管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短期资本的快速流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无息准备金制度是一种控制资本快速流入的有效措施,适当的运用此制度可以有效地降低资本流动规模和流动速度,但它并非一种万能措施,在不同国家的实践结果不尽相同.本文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就我国如何引入无息准备金制度进行阐述,即在确定自己的政策目标的前提下,根据资本流入结构确定合适的无息准备金征收对象,同时根据资本流动的速度将资本划分为三个征收等级以确定合适的征收范围以及征收期限.  相似文献   

7.
托宾税作为一种单一性和全球性的税种,主要是针对短期资本流动而设置的,目的是提高国际资本流入成本,抑制短期资本投机行为,控制流动风险。今年年初,人民银行易纲副行长提出,"深入研究托宾税、无息存款准备金、外汇交易手续费等价格调节手段,抑制短期投机套利资金流出入"。  相似文献   

8.
陈丰 《国际金融》2014,(9):62-68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的增加,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性日趋加大。对此,各国都在探索运用价格型工具管理跨境资金流动。作为一种操作简单、主动性强和使用灵活的价格型工具,无息准备金(URR)曾先后在日本、智利和泰国短暂用于控制资本流入。以往学者对智利无息准备金制度的实施背景、机制和政策效果的研究较为深入,对其的正面评价较多;相对而言,对泰国无息准备金制度的研究往往只是蜻蜓点水,  相似文献   

9.
《银行家》2014,(9)
正截至2013年12月末,我国短期外债余额占全部外债余额的比率高达78.39%,远远超过25%的国际警戒线。如何控制我国短期债务过快增长,防范短期资本流动风险,是央行面临的重大课题。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在《求是》(2014年第1期)撰文探讨外汇管理改革有关问题时,提出了通过研究无息存款准备金制度对短期投机套利资金进行监管的设想。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智利、哥伦比亚和泰国实施无息准备金制度的经验和教训,探讨在中国引入无息准备金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的推行设想。  相似文献   

10.
我国短期资本流入规模估算:2001-200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杰  马晓平 《上海金融》2007,(10):68-72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背景下,大量国际短期资本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境内,对我国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带来潜在的影响。文章对2001-2006年我国短期资本流入规模进行了估算。除BOP表金融项目所反映的短期资本,本文重点对隐性和非法流入的资本进行分析,并按直接投资、个人外汇收支、进出口伪报、地下钱庄等不同渠道分别进行估算。结论是2001-2006年我国短期资本流入增长迅速,隐性与非法流入的短期资本规模庞大,表明我国资本管制存在很大漏洞。应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入的监管和控制并通过各种方式消除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