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凡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地区或城市,都已形成独特的奥运收藏文化,国际收藏界已将所有关于奥运会纪念品的收藏活动命名为“奥林匹克收藏”,并由此产生了3大成熟系列,即奥林匹克集邮、奥林匹克纪念币和奥林匹克纪念品收藏。国际上历来十分重视奥林匹克收藏,国际奥委会还专门成立了奥林匹克收藏委员会,每年举办国际奥林匹克收藏品展览.促进包括奥运会纪念章在内的各种奥林匹克纪念品的集藏和交流.传播奥林匹克文化。  相似文献   

2.
奥林匹克特许经营权是特许经营人通过与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人签署特许经营合同,并向其支付特许权使用费而取得在其商品上使用奥林匹克标志、徽记、吉祥物等奥林匹克标识的权利。特许权使用费一般按特许经营商品销售收入的固定比例计算。a.奥林匹克赞助权计划与特许经营权计划的区别奥林匹克的特许经营人只能在被许可类别的产品上使用奥林匹克标识,但不能使其公司直接与奥林匹克运动相联系。也正因如此,选择特许经营人的要求一般要低于选择赞助商的要求。b.奥运会组委会的特许经营权计划奥运会组委会的特许经营权计划是由奥运会组委会就某…  相似文献   

3.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富士公司耗费巨资成为该届奥运会的全球赞助商,柯达公司则首开奥运会埋伏营销先河。奥运会埋伏营销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一是在于奥运的全球赞助"TOP"计划昂贵的入门费用,二是奥运会赞助计划运作体系的复杂。目前奥运会埋伏营销形态五花八门,包括直接侵害奥运标志、赞助赛事转播的主要媒体、赞助次类项目、赞助杰出的运动员、发动与赛事相关的广告战、进行与赛事相仿的促销活动、与没有竞争关系的赞助商合作、策划与赛事相仿的活动、利用赞助商尚未想到或无法涵盖的空白点等,世界各国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强化,我国也出台了多项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规章,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对埋伏营销的警示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国埋伏营销侵权法律规制还存在缺陷,二是应当建立清晰全面的赛事品牌保护计划,三是建立公众和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  相似文献   

4.
国际奥委会是当今世界最有权威的国际体育组织.在体育市场销售工作方面。其手段和成绩也是领先于其他国际或国家体育组织。国际奥委会为市场销售而制订的"奥林匹克计划"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力图改变过分依靠电视转播权状况,使奥运会财源多样化从1896年的第一届雅典奥运会起,举办经费就一直是困惑组织者的难题。组织者除了依靠政府拨款,社会捐助和门票收入外,还必须通过发行纪念邮票,纪念币和彩票等手段筹集资金.才可能解决奥运会组委会庞大的开支。1960年美国斯阔谷冬季奥运会组委会以5万美元向美国广播公司出售了电  相似文献   

5.
一、奥运经济 自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起,奥运会的商业化之路便迈开了步伐,现代奥运经济也随之产生。奥运经济就是在奥林匹克精神指导下,以城市发展战略和远景规划为基础,围绕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设施和配套工程建设与营运、奥运无形资产经营、奥运广告活动(包括企业产品和服务推销、企业知名度推销、奥运设施与活动的冠名)等为支撑点引发的一切产业经济现象和效益的总称。  相似文献   

6.
为配合北京奥运会倒计时100天和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境内传递活动的到来,按照《保护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行动方案》的安排,国家工商总局4月29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保护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通知》要求,各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就奥林匹克标志保护进行专门立法的国家。根据《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负责全国奥林匹克标志的保护工作,地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奥林匹克标志的保护工作。一年多来,全国工商系统为保护奥林匹克标志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暨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北京奥组委)徽记的发布,奥林匹克标志的保护力度会进一步加大。我们应该看到,《条例》在奥林匹克标志的权利划分、权利保护范围和保护要求等方面专业性、政策性和时效性都比较强,保护奥林匹克标志对工商行政执法工作来说,仍是一项全新的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从现在起到2008年奥运会召开还有5年多时间,奥林匹克标志的保护任重道远。随着奥运经济的逐渐升温,社会上对奥林匹克标志的关注会越来越广泛、越来越集中,执法工作也将随之面临新的考验。继2002年本刊专门组织了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本期话题以后,在北京奥运会会徽发布后,本刊记者又在8月13日北京奥组委知识产权保护新闻发布会后再次走访了北京奥组委法律事务部综合协调处副处长李雁军。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商》2004,(7):50-53
面对“过度商业化的奥林匹克运动”时,谁能找到实现奥林匹克文化与经济价值最大化合理的平稳点;2008奥运会后,新建和闲置的场馆和体育设施如何运行,管理,并创造“后奥运”经济效应,中国的民营企业大有文章可做。  相似文献   

9.
李烈 《中国商办工业》2010,(22):143-144
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过去了两年,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不仅限于运动场上拼搏的运动健儿们,奥林匹克与经济发展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10.
要闻     
《中国广告》2008,(11):159-161
申城未来20层以上高楼拒绝广告牌“沾身”;经济发展放缓暂不会影响中国网络广告增长;法国阳狮购得谷歌搜索引擎市场业务;中国LED企业借力奥运会步入快车道;中航文化成功获得奥林匹克中心区户外媒体独家开发与经营权  相似文献   

11.
《浙商》2008,(9):109-109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期间,奥林匹克圣火将首次登上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这是2008年奥运火炬接力的最大亮点,创造了奥林匹克历史上的巅峰之作,也是奥林匹克精神最高境界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北京2008年奥运会环境因素分析与商业运作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勇 《商场现代化》2006,(20):326-327
本文通过对我国特定的政治、经济以及北京所特有的自然、文化氛围等环境因素的分析,提出对北京奥运会商业运作的构思与设想,包括确立全球营销观念、创新常规项目、借助媒体效应等内容,以期寻求适合北京奥运会商业开发与运作的最佳途径,使北京奥运会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同时,成功地进行奥运会市场商业化开发和运作。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奥运会是世界上最为成功、最为杰出的体育赛事,同时,它也代表了市场经营和赛事管理的世界最高水平.就奥运会商业价值而言,它既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隐含着奥林匹克文化的深层价值.可以说,从奥林匹克营销到奥林匹克运动会,再到奥林匹克文化,体现了奥运会商业价值与人文价值的一个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广告》2013,(3):29
细数2012年的事件营销,伊利可谓相当出彩。作为2012伦敦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官方赞助商,伊利携手北京奥美,推出"伊利,与您一起奥林匹克"系列营销活动,旨在展示平凡人的奥运精  相似文献   

15.
现时法国运动用品市场平均年增长率为5%,但当地家庭在这方面的开支仍远远落后于英国。英国人在运动用品及服务的开支较法国人高近50%。  相似文献   

16.
《现代商业》2001,(12):67-68
提到举办奥运会对承办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面貌的改观.在这方面,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和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作用尤其明显,以致日本经济学界有"东京奥林匹克景气"这样的专门术语.  相似文献   

17.
1月17日,悉尼—北京奥林匹克秘书处驻中国办事处在澳大利亚驻华使馆宣告成立。今后,该办事处将肩负起与北京市政府、北京奥组委等部门和机构保持外交合作、技术信息交换的职能,并通过奥林匹克进一步促进中澳两国的友好合作。悉尼—北京奥林匹克秘书处是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州及地区发展委员会、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及澳大利亚中国商业委员会于2002年2月正式组建的奥林匹克专家智囊小组,是专门向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传授悉尼奥运会成功经验的组织。该机构驻中国办事处负责人桑迪·豪威曾任悉尼2000年奥运会组委会执行总裁,另一位负责…  相似文献   

18.
《市场周刊》2001,(8A):9-9
奥林匹克有3条准则:非商业化,非职业化,非政治化。1976年蒙特利尔第21届奥运会最初的预算为1.25亿美元,这个预算后来完全失去控制,实际开支约为24亿美元,把一个原本打算“简朴”的奥运会变成吞食巨额资金的无底洞,成为加拿大经济的“陷阱”。“蒙特利尔陷阱”宣告了非商业化原则失败,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因为受到抵制,亏损更为巨大,总体耗资90亿美元,以致无人愿意申办奥运会,1981年申办1988年奥运会只有两个城市,人们议论,只有3类国家能够举办奥运会:富国美国,集权国家苏联,大胆的小国如韩国,但是,1984年洛杉矶举办奥运会,美国政府和洛衫矶地方政府都拒绝出钱,刚刚上任的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不得不决定采取商业化原则筹备资金。  相似文献   

19.
北京奥运会对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奥运会影响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奥运会对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产生了积极和深远的影响;提出了加强奥林匹克教育、丰富大学生体育文化生活和加大场馆建设等强化大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奥运旅游和体育旅游逐渐成为热门话题,本文首先对奥林匹克营销和体育旅游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分析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然后对奥林匹克营销与体育旅游的互动提出了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