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每年订阅近40种报刊,《中国工会财会》是我最喜欢的刊物之一,她因可读性强、信息量大、指导性好而吸引了我。可以说,《中国工会财会》成了刊业及传媒业发展的一个传奇现象,成了刊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成功典范。作为贵刊的主人,我怀着“敬心”、“爱心”、“贴心”的诚意,说上几句心里话:一、质量是刊物的生命,内容是刊物灵魂。我们喜欢真理、真情、真性的刊物,坚持自己的观点,融正义、理性、人文关怀于一体。所以,《中国工会财会》要在全方位进步、整体性提高上下功夫,在重视策划、办出特色、建立优势上下功夫,我们企盼内容轻松…  相似文献   

2.
银苑     
编辑同志: 我们金融系统的刊物不少,但我感到有些刊物的文章很单调。因此我建议贵刊开辟一个“金融文艺”专页,刊登反映我们金融战线生活的文艺作品,既可使刊物的内容生动活泼,也可培养金融战线的文学人才。这样,我们读一本金融刊  相似文献   

3.
我听到过不少刊物发行人员“叫苦连天”,这倒不是因为发行量太大,任务太重的缘故,而是为了发行工作中出现的哪些“无头案”发愁。起初我亦不甚理解,后来我也参加了一本书的发行工作,这才使我亲口尝到了这“无头案”的滋味。  相似文献   

4.
同志们:总行领导对办好《农村金融研究》期刊很重视,党委书记、行长何林祥,党委副书记。副行长李殿君同志多次批示,要求我们想方设法提高刊物质量,扩大刊物的宣传面。前不久,总行决定,从1999年起只保留“一报一刊”,“一刊”就是《农村金融研究》杂志。我们召开这次编辑发行工作就是要认真贯彻总行领导的有关指示和“两刊”合并的改革精神,在总结近几年《农村金融研究》的办刊经验,研究1999年《农村金融研究》改版方案,征求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的意见和建议的同时,表彰《农村金融研究)}1998年刊物发行工作先进集体;部署1999年…  相似文献   

5.
《科学投资》2004,(12):36-38
我是贵刊的一名读者。我很喜欢你们的刊物,尤其喜欢“创业咨询”这个栏目,从中我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新年新建议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方嘉德强调:“办好一个刊物,一定要抓住四个基本环节:坚持宗旨、办出特色、转变观念、提高质量。”我认为“特色”里面大有文章可做,除了必须突出工会财务的特色外,还应争取具有其它方面的特色。特色明显地体现出来了,质量也提高了,刊物便会拥有更多、更广泛的读者。为此,我建议:  一、适当增加一些致富信息,包括科学技术、文化等方面的新信息,撰写一些科学兴业,劳动致富、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先进典型文章,用短小的篇幅报道出来。  二、《社会广角》栏目的内容不妨再“广”一些,留意登载具有美好心灵,…  相似文献   

7.
拓宽知识面     
关于做好宣传报道的问题,编辑部已在“新世纪新面貌新要求”的专稿中提出了新的设想和具体要求,尤其对编辑工作“二抓一改” (抓基层报道,抓队伍建设,改进编辑工作 ),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的设想很切合实际,这是进一步办好刊物的关键措施。我的一点建议是:注重拓宽刊物的知识面。   贵刊的特色已经在理论性、指导性、实用性等方面明显地体现出来了,早已成为广大财会人员的学习益友,工作指南,成为工会领导干部的得力助手和有效工具。如能适当拓宽知识面 (社会知识、科学知识、生活及卫生知识、电脑操作与接收网络知识 ),增加知识…  相似文献   

8.
粱强 《投资与合作》2014,(2):341-34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校毕业生的增多,“就业难”不光难在“量”上,更重要的是难在“质”上,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成为社会和高校关注的热点,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就业质量现状的基础上针对高校就业教育体制和方式方面的问题提出提升就业质量的对策,希望对高校进一步改善就业工作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金融”创刊以来,已经刊出了109期。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我认为编辑部在改进与提高刊物的形式与质量方面是做得非常不够的,尤其是在目前,整个国家正处在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里,全国性的大型刊物,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进与提高;不论在反映实际情况方面,同坏人坏事做斗争方面,形式的生动与活泼方面,都能与新的形势,新的要求相适  相似文献   

10.
祝贺与希望     
《预算管理与会计》月刊,作为我国第一本研究预算管理和非营利会计理论的权威性业务刊物,九年多来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我衷心祝愿这朵鲜花,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提高刊物的质量和水平,笔者认为今后要进一步突出“六性”。一、理论性。作为国内唯一从事预算管理和非营利会计研究的权威性刊物,除了要继续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以外,对重大理论问题要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联合攻关,并及时反映其最新研究成果。二、权威性。本刊作为财政部预算司的“窗口”,应及时刊发有关的法规、制度和办法规定等,并对实际执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权威人士进…  相似文献   

11.
同志们:总行领导对办好《农村金融研究》期刊很重视,党委书记、行长何林祥,党委副书记、副行长李殿君同志多次批示,要求我们想方设法提高刊物质量,扩大刊物的宣传面。前不久,总行决定,从1999年起只保留“一报一刊”,“一刊”就是《农村金融研究》期刊。我们召...  相似文献   

12.
《财会》十年欣向荣,开门办刊树新风。坚持读者评刊好,编读往来常沟通。诚心采纳众建议,致力质量攀高峰。读刊犹如沐春雨,沁人心暖润花红。办刊宗旨合众望,正确方针贯始终。多少期刊曾见过,惟她令我情独钟。为使刊物跨大步,特将建议来提供。《财会》在我理想中,美似天空七彩虹。“四封”灵活多变幻,人物风景相交融。图画篆刻或书法,兼而有之常变通。栏目名称字简约,最多六字便适中。“工作研究”“交流”栏,合二为一也相容。刊物栏目不在多,好灯数盏满堂红。版式设计求新颖,力避拥挤狭窄缝。标题篇幅放舒展,给它明快与宽松。…  相似文献   

13.
漳州市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自1997年起试行“信用村”制度 ,较好地解决了农户贷款难和金融机构贷款回收难、信贷质量不高的“两难”问题。本文就如何开展“信用村”作一研究探讨。一、信用问题是贷款难的“瓶颈”问题信用不好使信贷关系恶化 ,导致“贷款难”的呼声愈来愈高。过去由于信贷管理的粗放型经营 ,以及农民的信用意识淡簿 ,导致一部分老农贷逾期、呆滞甚至沉淀。近年来 ,受社会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影响 ,农业及乡镇企业效益普遍下降 ,相当多的企业因经营不善而发生亏损 ,甚至倒闭 ,从而对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金安全造成强烈冲击 ,…  相似文献   

14.
戴灿涛 《时代金融》2005,(11):54-54
<正>如今,我从农村信用社基层社的一名信贷工作 者,成长为一名手握鼠标的“土记者”。在我工作角色 的转变里,总忘不了一本好刊物--《时代金融》。可 以说,这本好刊物牵引着我不断成长进步。 记得,3年前的金秋时节,我有幸参加了全省农 村信用社首次通讯员培训班,当时的讲课老师就给 我们推荐了现在叫《时代金融》的刊物,鼓励大家做 一个有心人,利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农村信用  相似文献   

15.
《广西农村金融研究》创刊200期,我衷心祝贺,因为我从经常学习这本理论性刊物过程中获益匪浅。《广西农村金融研究》是在农业银行恢复不久创刊的,开始只是内部发行,1987年取得正式刊号,在全国公开发行。我从一开始就注意了这本刊物,每期必读,并探索其中一些好文章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并结合工作实践学习写作文章,头一篇“泥牛入海”,第二篇得到编辑的鼓励——登出来了。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在刊物上发表文章,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以后不断从读中学、写中练,每年都有文章在刊物上发表。该刊编辑部发现我是爱好写作的积极分子,让我参…  相似文献   

16.
我是江西吉安老区的一名财政于部。在财政部门工作了十多年.在预算岗位上也呆了十年。从我接触的财经类刊物中,《预算管理与会计》是一份政策业务水平很高且指导性很强的刊物。我一接触这个期刊,就深深地喜欢上她了。可以说,每一期《预算管理与会计》,都成了我工作中的“宝贝”。  相似文献   

17.
从2月12日下午开始,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降临我所工作的小城,让人们感受“瑞雪兆丰年”喜悦的同时,也让我这个社保人经历了“出行难”的考验,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8.
为了增强编读之间的双向交流,进一步了解读者的需求,提高刊物质量,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本刊于2003年第1期随刊发放了《福建金融》读者问卷调查表,截至2003年3月1日,共回收调查表近500份。调查显示,大部分读者对2002年《福建金融》月刊的整体印象、可读性、实用性、指导性、栏目设置、文章质量、封面效果、版式设计、图片质量、印刷质量的评价结果均为“好”;给杂志评分大部分都选择80~90分一档;对栏目设置、刊物特色、读者定位给予了较好的评价,其中部分读者还对杂志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合理化建议。为此,我们衷心感谢所有读者的关心、支持。我…  相似文献   

19.
本刊刊登《会计人员“四难”》一文,经读者来信指出系抄袭之作,现予刊登,并向读者致歉。《上海会计》编辑部: 您们好!贵刊1992年第11期刊登的王臻同志的《会计人员的“四难”》一文。读后,我发觉该文是完全抄袭  相似文献   

20.
老有所乐     
《中国工会财会》编辑部 :你们好。第五期《中国工会财会》收到 ,其中载有对我鼓励的文章和编者的文章。这对我既是鼓励 ,也是鞭策。我早就盼望我们工会系统能办一份指导工会财会工作的专业性刊物 ,1991年《中国工会财会》创刊 ,我就爱读它。我们的刊物现在越办越好 ,爱读的不仅是工会系统的人了。对我来说 ,这真是如愿以偿。我希望把刊物办得更好 ,大家都应出把力。我被聘为特约评刊员 ,感到很光荣。我现在能写写划划 ,不计较能否选用 ,而是动动脑筋 ,免得患老年痴呆症 ,提提笔杆 ,查查字典 ,也是有益的 ,算是“老有所乐”吧。我能有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