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6 年以来,我国连续六次下调利率,一方面体现了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方式由直接性向间接性转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利率调整对经济的刺激作用逐渐增强。本文针对现在社会上对利率下调存在的疑义,阐述了利率下调对于促进投资的积极作用。通过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率敏感性已逐渐增强,投资主体的预期也随经济形势好转发生较大变化,因此利率调整可以通过拉动投资促进经济增长。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限制,对利率的调控作用也不能过分夸大,利率调控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我国近年来利率调整的轨迹及今后利率调整的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亚平  杜敏 《乡镇经济》2006,(7):53-54,5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利率在我国从经济调节的补充工具地位,上升到国家宏观经济的三大调节工具之一的重要地位,利率与国家经济增长、国际收支状况、人民币对外汇率水平、物价水平的关系密不可分。1996—2002年人民币先后8次降低利率,对稳定宏观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鉴于国际国内经济状况中央银行到2006年4月底先后两次调高利率,必将对我国经济各个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笔者从国内外的经济背景分析了人民币利率上调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着重分析了最近一次人民币利率调整对经济的影响.并对人民币未来一定时期的走势进行了客观的预测。  相似文献   

3.
一、利率非市场化和我国利率渠道的效率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利率渠道不同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利率渠道。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大多已经实行了利率市场化,也就是说,中央银行放松了对利率的直接控制,由资金市场资金供求关系来动态地决定利率。当然,市场化并不是利率自由化,在整个利率的管理上,仍有一定程度的国家控制和干预,只是国家在调控方式上,采用间接经济调控手段取代传统的直接调控。这种市场化的利率能够真实地反映社会资金供求状况,顺利地承担传导货币政策的任务。而我国利率市场化才刚刚开始,初步的市场化主要在货币市场里展开,而在…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是灵活的经济杠杆,是国家最常使用的微调工具,对一国的微观、宏观经济运行有着极其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从信贷、汇率和资本流动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分析调整利率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现阶段利率杠杆的弱有效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大了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力度,突出地利用了利率杠杆来调整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自1996年以来连续6次降低利率,尤其在1998年内就下调利率三次,并对贷款利率、准备金率、贴现率等进行下调,以及出台了公开市场业务等一系列货币信用政策.  相似文献   

6.
张前 《理论观察》2003,(2):116-117
随着利率改革的深入,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笔者从宏观经济运行、微观基础、经济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对进一步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又指出了一些限制条件,最后得出结论: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不能操之过急,应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7.
高欣 《北方经济》2011,(13):89-90
一、引言利率政策是央行通过调控利率,利用利率杠杆影响经济运行的手段,是一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联储利用利率调控经济的历史悠久,而我国利用利率政策调控经济的实践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利率来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机制还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进行,我国的市场经济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良好快速发展的背后,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国家的宏观调控,而利率作为一种重要的重要杠杆,在宏观经济调控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利率在金融活动过程中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在市场经济进入稳定时期的情况下,利率会完全放开,将随着市场化的需求而变动。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对我国利率的市场化改革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规避和预防金融风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单超 《北方经济》2006,(4):68-69
利率,作为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变化可以直接作用和影响投和资消费等其他经济变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调整利率水平与结构,改革利率管理体制,使利率成为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加强对利率管理的认识有利于提升相关部门对宏观经济的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0.
利率是中央银行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在发达国家,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市场利率带动银行信贷利率和其他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化,引导经济土体,调整经济行为,最终促使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发生改变.就我国而言,政府在治理1992、1995年严重的通货膨胀后,国民经济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软着陆"目标.与此同时,货币政策的政策惯性与负面影响逐渐显露.1997年中期我国开始出现了物价持续下降的现象,加之该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对外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出口出现大幅度滑坡.为了刺激经济,扩大内需,央行在1997年10月23日至2002年2月21日之问先后八次降低名义利率,但都没能够启动居民的消费需求,在多次降低银行存款利率的情况下,居民储蓄不降反升.本文拟就利率对我国经济的弱效反映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梁柱 《特区经济》2006,(9):371-372
利率市场化改革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而不可避免。但是,利率市场化不等于完全放开的自由利率。实现利率市场化除了要有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较为发达的资金市场、多元化的金融结构等条件外,还要求金融当局掌握一整套调控的措施和方法。从当前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来看,我国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但需要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2.
全国人大财经委经济室研究员许健博士认为,"在我国全面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尚不成熟". 利率作为一种最重要的价格,它不仅反映资金供求关系,而且对提高宏、微观经济运行质量有着决定性作用.利率市场化根本含义是放松利率管制直到最后彻底放开利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利率的高低.但是利率市场化是一柄双刃剑,在条件成熟时放开利率则对宏观经济发展可起着良性循环作用,反之,如果是一些条件不具备时,则对宏观经济起着负面作用,甚至出现失控局面.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在利率政策操作中通过采用微调模式,使得利率政策的精确度和有效性得以增强。为了考察利率微调在我国的适用性,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一些与我国经济发展较为吻合的结论:在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体系中,利率微调已经初步具备了其实施的宏观环境基础。但是,要想充分发挥我国利率微调的实施效果,我国在制度与政策层面,还必须进行与利率政策相匹配的后续改革。  相似文献   

14.
以利率管制为核心的金融压制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央行正逐步放开对利率的管制,实现其市场化。金融深化论者认为,提高实际利率是缓解金融压制、刺激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而本文建立了一个货币经济模型,分析利率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关系,得出利率市场化后虽然可以发挥利率传递信息、配置资源的作用,但实际利率过高会加大金融风险、抑制经济增长这一结论,并通过对中国实际情况分析后认为,利率市场化后实际利率有大幅上升的压力,提出了我们面对可能的不利情况所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趋势以及金融创新的发展,在一国宏观金融调控中,对基础货币和狭义货币M1与广义货币M2的调控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困难:货币供给量的内生性日益明显,中央银行对其的控制办与影响力逐渐减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国家在其货币政策操作中,更加重视利率的作用,而将其准利率作为调控的直接目标。以美国为例:为应付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扩散,美联储在1998年9月29日到11月17日,连续三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从5.5%调低至4.75%,有效地防止了美国股市的暴跃。而在1999年,由于美国经济增速过猛、股市过热和通货膨胀压力,于6月30日至11月16日,又连续三次将联邦基金利率回调到5.5%,进入2000年后,美联储又两次调高联邦基金利率至6%,有效地防止了通货膨胀。但今年,为了保证美国经济在新世纪开始有较好的增长,防止经济衰退,于1月又将联邦基金利率调低0.5个百分点,从美国货币政策的调控实践中可以看出,西方国家的利率政策使用之频繁,其已成为货币政策调控中最主要的工具,在我国,虽然利率还未市场化,政府调控利率不是通过某一基准利率的变化,影响相关为主体的利益以实现其政策意图的,但无论其采取何种方式,1996年至今的7次大幅度的往复上率调整,已经说明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中利率的重要。然而,利率这一调控的政策效应,在我国表现的并不明显。国内大多学者是从我国行为主体对利率的敏感性中分析其政策效应不佳的主要原因,本文试图从我国利率结构存在的问题中探析近几年利率政策效应不佳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6.
刘越 《天津经济》2005,(7):39-40
利率是货币资金的价格,也是金融市场的核心。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利率市场化”这一利率体系的改革被提到中央银行的议事日程。《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的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孟祥全 《理论观察》2003,(3):103-104
利率作为国家货币金融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宏观金融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利率水平的高低,体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导向。各商业银行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利率政策,擅自提高、降低存贷款利率,将直接影响国家宏观金融政策的贯彻执行,具有极大的危害性。研究和解决商业银行执行利率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切实可行的监管措施,将对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起到积极的作用。主要应采取强化对金融业的监管,建立商业银行自律机制,规范其经营行为,开展业务创新,全面实现银行业集约化经营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一、目前我国利率的市场化程度   在一国经济中,利率政策在实现内外均衡、保证金融资源有效配置、促进经济增长中起到重要作用。利率市场化政策推行的直接目的是消除价格扭曲、产生客观的市场信号、引导金融资源合理流动、改善社会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确立,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也是需要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从我国利率改革的进展看,利率形成的市场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我国正在向关键性阶段迈进。经过十几年的利率改革,我国部分利率已经或基本…  相似文献   

19.
单超 《北方经济》2006,(7):68-69
利率,作为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变化可以直接作用和影响投资和消费等其他经济变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调整利率水平与结构,改革利率管理体制,使利率成为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加强对利率管理的认识有利于提升相关部门对宏观经济的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20.
浅析开放经济过程中物价、利率、汇率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经济过程中经济问题的实质可以归结为物价、利率、汇率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对现阶段中国经济中的三者关系作出探讨。探究本质、理顺关系。利率的决定因素是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因素,利率是物价、汇率的形成基础,利率的变动在国民经济运行中起着牵一发而动叁身的作用。从中得出结论: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将越来越高,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是不变的趋势,在完善利率市场化的同时逐步实现汇率市场化是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