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粤东区域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要分析了粤东的区情及在广东全省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提出粤东区域发展的战略思路是:重构富有效率的企业产权制度和企业组织,以此促进区域行业与产业重构,真正形成功能强大的“发展极”,以带动区域的持续发展。同时要以法制手段使企业组织与政府组织之间形成相互报酬递增的路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世界,对于一个大国来说,是否制订区域发展战略及其先进与否都关系到该大国的发展前途。本文就是着重考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党中央对区域发展战略的探索的历史发展脉络,并作了一些评价。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世界,对于一个大国来说,是否制订区域发展战略及其先进与否都关系到该大国的发展前途.本文就是着重考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党中央时区域发展战略的探索的历史发展脉络,并作了一些评价.  相似文献   

4.
区域发展战略具有要素的独特性,它必须与区域的地域特色紧密结合。这就使得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区域的类型之间具有了内在的关联性。区域发展战略的模式往往与区域的类型是相对应的。实践中,必须从区域的积累性特征出发,选择适合本区域发展的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5.
姜月忠 《北方经济》2006,(23):18-19
一、根据内蒙古区情特点,实施多极化发展思路 内蒙古经济社会多极化发展之路的选择必须依据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基本区情和战略而定.总体思路是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依据全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结合内蒙古发展的区情实际,充分发挥自治区地缘、资源、产业、文化等优势,走一条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开放式多极化经济社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姜月忠 《北方经济》2006,(12):18-19
一、根据内蒙古区情特点,实施多极化发展思路 内蒙占经济社会多极化发展之路的选择必须依据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基本区情和战略而定。总体思路是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依据全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结合内蒙古发展的区情实际,充分发挥自治区地缘、资源、产业、文化等优势,走一条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开放式多极化经济社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区域科技进步定量评价对于科学制定区域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推动区域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在分析区域科学技术系统结构、运行及其环境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区域科技进步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及具体测算方法,并对福建省科技进步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8.
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历史的启示和理论的反思在我国40多年寻求区域发展的道路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平衡发展到倾斜发展的转变。前30年,国家为了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工业布局畸形偏集于沿海地区的不合理状况,实现生产力的均衡配置和消灭区域差别,我们采取了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将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加快西部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速西部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加快西部经济发展,要立足区情、发挥区域优势,协调区域产业结构间关系、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施增长极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转型有着诸多迷人之处。基于空间价值取向的视角,从"制度变迁"和"特定区域优先"相结合层面,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政策的变迁及今后的趋势。研究表明:从贡献层面看,中国区域政策正在实践着从"增量转型战略"到"渐进式的总量转型战略"的转变;从评价层面看,中国区域政策勾勒出了"制度变迁+区域突破"、"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试验—示范—推广"的转型方式;从推进层面看,中国区域政策处理好了"变"与"不变"的关系,在进一步的推进中要注重制度的顶层设计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从世纪之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先后提出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与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一起.共同形成了完整的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按照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布局.各地区也从实际出发,在各自的“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战略。国家、地方两级区域发展战略相辅相成,全国上下追求区域协调发展蔚然成风,标志着我国区域经济的春天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12.
区域差异与中国经济发展之路密不可分。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的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后,中国实行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战略的改变旨在缩小东部和中西部地区迅速扩大的区域差异,平衡中国经济发展。将来,中国将继续贯彻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运用资本流动、加强区域经济和制度引导的手段进一步缩小各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各区域经济共同稳步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增洋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1):10-15
安徽省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域发展十分不平衡的省份,在经济发展上面临跨越式发展和协调区域发展的双重压力.文章通过对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空间特征和结构特征的分析,以及和江苏省的区域经济差异特征作比较,评价安徽省的区域经济差异,为安徽省处理区域发展中均衡和非均衡关系及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陈栋生 《浙江经济》2007,(10):14-15
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健康、高效运行的前提,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与任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要不断加深对区域发展规律的认知与把握,贯彻落实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并以实践中积累的新经验、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不断充实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地区普遍繁荣共同富裕的新格局终将实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理论与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非均衡协调发展的过程,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建立在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的。本文分析了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及九设区市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并就福建省本世纪初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地区发展战略必须接受国家区域发展总战略的指导 ,又必须具有地方特色 ;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在处理二者关系时 ,应遵循全国一盘棋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 ;集中力量保证重点建设的原则 ;开放的原则。要按照这些原则 ,建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17.
胡慧旋 《乡镇经济》2011,2(2):26-31
2009年以来10多个国家级区域规划密集出台,不同发展主题和战略意义的区域振兴规划得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尽管各个区域规划在产生方式、政策支持和战略意义上存在不同,但从总体上看,区域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反映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和转变,区域发展战略在布局、目标和方式上的调整也导致了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的变化。面对当前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调整下的区域经济新格局,如何正确理解我国区域发展的战略转型以及应对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题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王振  孙宁  孙传君 《科技和产业》2016,(10):103-106
区域航空枢纽在区域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区域航空枢纽的构建战略制定是机场决策者重要的工作内容。运用内外部因素评价矩阵、SWOT矩阵和定量战略计划矩阵(QSPM)等战略管理工具,制定了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构建区域航空枢纽的发展战略,克服了传统定性分析的不足,消除了主观因素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群战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是一些产业链上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在特定地域形成产业空间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有很大作用的.产业集群的路子是落后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捷径;是区域经济创新系统的一种实现方式;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实施我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主要思路是:一把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二把培育地方特色产业集群作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三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集群战略中的作用;四促进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融合发展,带动产业集群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工业高质量发展内涵和新发展理念,构建了工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测度分析2001~2016年30个省份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时间上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在地域上存在显著差异.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应推进科技发展;扩大对外开放;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践行环保政策,推动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