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伊犁州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采取了有力措施,转移力度不断加大,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伊犁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虽然有了一定的进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所面临的形势仍然是相当严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如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结合伊犁州实际,要以积极培养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大力开发、利用、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为中心;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为目标;以内转、外输、回引为基本转移途径;以深化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建立农村劳动力和社会保障制度,推动伊犁农村劳动转移就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并通过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分解,探讨户籍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对中国经济增长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消除劳动力流动的制度壁垒会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较大幅度的提高会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同时加快中国宏观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会比基线有所下降,但仍将高于农业就业人员工资以及农村非农就业工人工资。  相似文献   

3.
<正>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问题1.传统的制度政策约束,妨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1958年1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正式出台为标志,中国政府开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和政府管制,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两种不同户籍,这意味着立法部门在事实上废弃了1954年宪法关于迁徙自由的相关规定,实行城乡隔离和分治。1975年,宪法正式取消有关迁徙自由的规定,此后便一直没有恢复。这种城乡区别的户籍制度大大扭曲了市场机制对农村劳动转移就业的调节作用,使得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就业的同时,却没有享受到平等的社会身份,严重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4.
猴年春来早。一年一度的“民工潮”,有如春江潮水,在中华大地开始了新一轮涌流。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年的“民工潮”,会比往年更顺畅,更多亮色。第一,引导和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步伐和城市化进程,已摆上党和国家的重要日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机制,推进乡镇企业改革和调整,大力发展县城经济,积极拓展农村就业空间,取消对农民进域就业的限制性规定,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要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引导和管理,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加快城镇化进程,在城市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农业人口,可按当地规定在就业地或居住地登记户籍,并依法事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上述重要决定,是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献,昭示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时期的到来。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农民之外和农民自身都存在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诸多制约因素.为此,应广开生产门路,拓展就业空间;加强宏观调控,指导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思想教育;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  相似文献   

6.
《中外企业》2003,(2):64-69
目前,无论是就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还是异地转移、进入城镇就业的农民工,均得不到应有的社会保障,就业风险远大于城市劳动力,这是影响农业富裕劳动力转移和农村人口城镇化的重要制约因素。逐步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7.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威海市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确定为小城镇就业促进试点城市该市开始着手实行城乡统筹就业,大胆探索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路子,创新就业机制在就业政策上突破了二元结构限制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取消了城镇劳动力与农村劳动力就业条件的区别,逐步  相似文献   

8.
赵振芳 《民营科技》2008,(5):120-120
“十一五规划”已进入第三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是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方面。从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入手,在分析近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剖析了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因素,进而提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历史性转变,快速成长为居于世界前列的制造业大国、国际贸易大国和经济总量大国。在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时期,中国人民勇于创新制度,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探索中国特色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道路。回首这举世瞩目、影响深远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伟大进程,最宝贵的经验就是制度创新和对人的尊重。本文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以及国家各部委颁发的主要文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的权威报告、理论界和学术界在劳动力流动方面的标志性研究成果,梳理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制度和政策的演进历程及发展趋势,秉承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努力还原并展现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0.
1月1日起《就业促进法》正式实施,其中的许多内容执行起来还需相应的制度和政策作保障。比如第二十条是这样说的:“国家实行城乡统筹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引导农业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威海从2000年起率先实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平均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约2万人,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基本建立。为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政府还专门出台了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的文件;户籍方面也从2004年10月取消了农业与非农业的性质划分,按照常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统一登记为威海市居民户口。从形式上看,农村劳动力不但可以和城镇劳动力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就业,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优于城镇劳动力。但现实的执行情况却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11.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是解决我省“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建设“和谐山东”的必然要求。促进我省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必须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要统筹规划,合理确定流量和流速;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劳动力平等竞争;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竞争能力;营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竞争就业的制度环境,包括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等,引导农村劳动力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转移。  相似文献   

12.
郁南县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把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摆在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来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及创业富民培训工程,努力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并重的就业服务制度和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以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至2006年8月,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41人,农村青年培训2762人,其中贫困青年参加免费培训1388人。累计转移富余劳动力8.68万个,35岁以下青年人数占82%以上。  相似文献   

13.
户籍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农村人口城市化,逐步推进二元户籍制度的改革,放宽入户地的许可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土地制度,住房制度改革等相关的基础配套制度不断完善,是实现城市化的一种有效途径,推进城市化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统筹城乡就业 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筹城乡就业是对传统二元就业制度的变革,是新时期就业工作重点转变的重要内容。统筹城乡就业,要抓好城市就业、农村就业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就业三方面的工作,三者不可偏废。从城乡就业结构发展演变的规律看,统筹工作的重点和关键还是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5.
忠印  立奎  文良 《中国就业》2007,(12):38-40
原阳县隶属河南省新乡市,位于黄河北岸,与郑州市隔河相望,有“郑州的后花园、新乡的南大门”之称,历史上“毛遂自荐”的千古美谈曾发生在这里。全县区域面积1339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585个行政村,总人口70万,其中农业人口64万人,农村劳动力37万人,富余劳动力18万人,劳动力资源丰富。今年以来,该县在积极做好城镇劳动者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心,积极推行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临近年尾,笔者对原阳县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6.
一、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分治格局。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分治格局,把劳动力分为城镇和农村,这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所要求的城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目标模式相背离,造成不同的身份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保障制度、公共服务制度的城乡差别,它不仅限制农民自由迁徙的人身权利,也使农民失去了平等就业的机会和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这是极不公平的。  相似文献   

17.
为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江苏省宿迁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政策优势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重点突出政府在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中的责任和义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职业培训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困难群体的就业保障、对多种形式就业和自主创业的鼓励和扶持、人力资源市场的规范。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丽水市云和县积极探索适合“小县大城”战略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新路子,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把服务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就业工作的出发点,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筹城乡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成效显著。目前,全县农村劳动力人口56840人,实际转移就业39607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69.7%。  相似文献   

19.
陈宪  黄健柏 《价值工程》2010,29(28):230-231
文章分析了劳动力市场分割影响农民工就业的原因,从治理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角度,提出了扩大农民工就业的主要路径: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把建制镇建成小城镇、实行农民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剥离城镇户籍制度上的福利成分、加强电力、交通、通讯三项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垄断行业和竞争行业的收入差距、增加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加大对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投资、实行企事业单位全员聘任制等。  相似文献   

20.
根据宁夏自治区[2009]28号文件精神,青铜峡市劳动就业局对该市所有的城镇、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在本市稳定就业满6个月的,失业后都进行失业登记,并给予免费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对已领取《失业证》、《再就业优惠证》的免费换发《就业失业登记证》,同时对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城乡劳动者实行登记备案制,使《就业失业登记证》成为城乡劳动者双向流动就业的“绿色通行证”。此项政策的执行,打破了城乡户籍制度的区别,完善了城乡就业、失业登记制度,使城乡统筹就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真正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人本服务理念,将为全市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情况的统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