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2 毫秒
1.
“一个睿智的人,一旦历史给他搭建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他将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开创一个基点,创造一种未来,惠泽一方民众,报效国家。”河北滦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小东就是这样一位民营企业家。创业——矢志不逾,做搏击市场的弄潮儿市场经济的大浪淘沙造就了一大批具有现代意识、年轻有为、远见卓识的风流人物,年仅36岁的河北滦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小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上世纪九十年代,23岁的姚小东离开了唐山市陡河电厂的工作岗位,毅然投身于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行列,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历程。1990年,姚小东以6000…  相似文献   

2.
现代管理的人性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观管理学的发展,可以看出这样一种发展轨迹,就是管理冲破“见物不见人”的狭隘视野,越来越关注起“人”,关注起精神文化的因素来了。而一旦“人”进入到管理理论的视野中,我们可说,就开始有了企业管理哲学,企业的人性化趋势也就日益凸现出来了。现代管理正是以这种人性化管理为特征的。人性化的管理的内涵人性化管理以重视人的情绪、情感等因素为前提,表现在让职工在工作中常保持一种愉快的心情。瑞典著名的“沃尔沃”牌汽车厂提出一个口号:“让工人愉快地工作是企业成功的根本。”企业应努力塑造一种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使员工能够感到…  相似文献   

3.
物流人才供需:一道待解的平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记者在互联网上查找“十二类紧缺技术型人才”之一的物流人才信息时,看到了这样两条消息:一是来自某权威机构的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在这方面的人才缺口是60万,仅北京就已达到20万;二是有数据显示,此类人才缺口在全国已达600万。虽然数据的准确性我们无从考证,但是数字凸显—— 2004年5月,长久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久)董事长博世久一声令下就把公司总部,从较为闭塞的长春迁到视野更宽广的北京,博世久说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长久团队。当然,公司迁址的主要动因还是公司的整体战略发展规划,由此就不难理解长久集团作为国内目前…  相似文献   

4.
创新战略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究竟什么时候开始进行“创新”才是正确的?1.真正“创新”的企业,是旱在创业之初,就有这样的战略意图,而不是到了没有核心技术,受制于他人的时候,才想起自己搞开发。  相似文献   

5.
“其实,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只不过办了个实业而已。”刘枉培坦言。 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个年仅三十三岁,自称“普通”的人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就不断地创造商业奇迹并荣任华正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的掌舵人,进而成为新塘最具实力的企业家之一。 对于刘柱培本人而言,尽管他算不上是房地产行业的专家,但却敢于在2005年国家一系列新政后,怀揣大笔资金一头扎进房地产这样一个已经让人有些摸不透的行业,在新塘做起了“现代城市花园”这一房地产项目,而且欲将其项目打造成“新塘区域内的地标性建筑”,对此,刘柱培信心十足。  相似文献   

6.
今年的5月12日,是一汽实业总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社会事业管理部)挂牌成立三周年的纪念日。一汽实业总公司是在改革的大潮中应运而生的,它是一汽集团公司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行精益化生产所采取的实质行动,也是贯彻”精干主体,剥离后方,分流人员”方针的重大举措。做为一汽这样一个具有四十多年历史的大型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直接产物,一汽实业总公司以一汽改革“晴雨表”的角色定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从她诞生的那一天起就被广泛地关注着。如今,三年的时间过去了,一汽实业总公司的全体将士们是怎样具体而生动地诠释着一汽这场有声有色的变革的呢?  相似文献   

7.
梅君 《中国审计》2003,(20):33-35
说一次假话不难,持续造假可不容易。而上市公司“海洋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洋集团)就是持续造假的高手。那么,海洋集团是如何造假的呢?这样一个造假“高手”为什么会出现在中国证券市场?如何防范这样的风险呢?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曾对黄炎培说: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4个人是我们万万不可忘记的,其中一位就是搞交通运输业的卢作孚。卢作孚的一生跨越了“教育救国”、“革命救国”.“实业救国”三大领域,生涯中充满艰辛、风险和挑战,并且在几个方面都各有成就。  相似文献   

9.
经常就有老板这样问:我的企业管理人员也配了很多,可就是不知为什么,管理还是这样乱这么差?那可能是因为你的“管理人员”不是“管理人才”!或者你的企业里只有“管理人员”没有“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0.
薛艳丽 《质量春秋》2007,(12):41-41
引进人才,往往以“优秀”为目标,要“最好”的,这似乎是一条选才的“标准”。被不少地方广泛遵循。然而.在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却不是这样。他有一个重要的人才理念,那就是人才的水准要和他所在的公司所从事的业务相适合。适合企业的人才,就是最好的人才。他提倡“70%的求才法”,  相似文献   

11.
“你是哪一年代生人?”,这句话是陌生人初次见面聊天时经常问起的话题。如果两人是同一个时代出生的人,双方的距离会被一下子拉近,而且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故事发生。关于“年代”的一个典型的商业故事是这样的:前几年的时候,上海复星集团的董事长郭广昌在某个场合里碰见了建龙实业董事长张志祥,两人一聊天,发现双方都是上世纪60年代出生,而且是老乡,做企业的理念也一致。于是20天后,郭广昌给做钢铁的张志祥投资了3个多亿。很奇妙吧?这就是所谓的知人论世。同一个年代出生的人,无论现在  相似文献   

12.
在今天,无论是世界著名企业还是中国企业,大多数都坚持“以人为本”。诺基亚的“科技以人为本”,万科的“人才是企业之本”,格兰仕的“人气,企业最大的财富”。深知人才作用的柳传志有一句名言,那就是“办公司就是办人”。联想靠什么创造效益?靠人才!没有人才,20万元创业资本即便有点石成金的本领也不能在十几年里滚成数千亿。他曾经说过,“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这句话仔细嚼透之后翻过来说便是“做事的公司做不大”,能够经营好人才的企业最终才是大赢家。  相似文献   

13.
“人才招聘”是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开发部门最熟悉、也最常用的一个词,社会各界几乎所有的人也都对这个词“耳熟能详”。什么人才中心呀,人才市场呀,它们做的就是“人才招聘”的事。特别是这几年,快退休的人也会遭遇下岗,新毕业生也会一时找不工作。究其原因,除了就业岗位还不足以满足就业需要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聘”!为什么一定得“聘”呢?“租赁”就不行吗?还别说,人才市场近来真的有一新动向,人才“租赁”真的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14.
《乡镇企业科技》2011,(29):55-57
在今天,无论是世界著名企业还是中国企业,大多数都坚持“以人为本”。诺基亚的“科技以人为本”,万科的“人才是企业之本”,格兰仕的“人气,企业最大的财富”。深知人才作用的柳传志有一句名言,那就是“办公司就是办人”。联想靠什么创造效益?靠人才!没有人才,20万元创业资本即便有点石成金的本领也不能在十几年里滚成数千亿。他曾经说过,“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这句话仔细嚼透之后翻过来说便是“做事的公司做不大”,能够经营好人才的企业最终才是大赢家。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不少媒体都报道了这样一条新闻,国家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终局裁定,瑞士刁陀钟表有限公司对深圳市王帝实业有限公司注册的“帝王”商标所提的注册不当理由不成立,“帝王”商标维持注册。在这场历时7年的深圳“帝王”与瑞士“帝舵”手表注册商标的纷争中,瑞士“帝舵”最终无奈深圳“帝王”,深圳王帝实业有限公司理直气壮地拥有了自己的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适应消费形态的多样化、优质化以及个性化的趋势,企业管理者应该延揽各种“前卫”型人才。他们应该有不同的专业、不同的个性,这样才能设计开发出形形色色、适合不同阶层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而这些“前卫”型人才所共同具备的特质,就是计划、应变能力强,富有源源不断的创造力,这样的人会比诺诺的人更有益于企业。然而,管理者必须确实清楚企业未来的远景,有了远景之后,才能确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经常有很多管理者不知企业应往何处去,因此对于培育什么样的人才他们往往是心中无数。现今管理者面临的不仅是一个错宗复杂的经营环…  相似文献   

17.
“人才招聘”是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开发部门最熟悉、也最常用的一个词,社会各界几乎所有的人也都对这个词“耳熟能详”。什么人才中心呀,人才市场呀,它们做的就是“人才招聘”的事。特别是这几年,快退休的人也会遭遇下岗,新毕业生也会一时找不工作。究其原因,除了就业岗位还不足以满足就业需要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聘”!为什么一定得“聘”呢?“租赁”就不行吗?还别说,人才市场近来真的有一新动向,人才“租赁”真的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18.
“滚”出来的财源有一个明白的道理:做任何事都不能单独地就事论事。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正陷在自己的业务无所进展的僵局之中时,一两个新进出的点子会诱发出一连串的经营天地。人常说“财源滚滚”。一个“滚”字,把个中道理讲得极好。奔前公司的意外收获西安奔前实业集...  相似文献   

19.
陈宏就是这样一个人——已过“不惑”之年的他,依然不肯放弃每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他的朋友们,包括张醒生、丁健、沈南鹏甚至更年轻的唐越都开始“隐退”为VC时,陈宏却选择第三度创业  相似文献   

20.
<正>“安踏做实业才能坚守到今天。”“我不是做投资的,我是做实业的。” 3月6日,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接受《中国企业家》独家专访时,对外界称其为“并购狂人”这样进行了回应。这两年,随着一笔笔并购的落地、开花,作为安踏体育(下称“安踏”)掌门人,54岁的丁世忠意外地成为创投圈的新偶像,甚至有投资团队专门研究安踏和丁世忠其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