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2015,(46)
<正>银行作为经营货币和风险的特殊企业,各类风险贯穿于经营管理始终,其中案件风险由于危害大、影响深,不仅会造成银行和客户资金损失、声誉受损,甚至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所以案件风险防控一直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近年来,受经济滑坡,及民间借贷、非法集资、违规高息揽存等社会不良习气影响,银行系统各类案件有所抬头,外部骗贷案件和内部违规案件增加,民间借贷、非法集资相互勾连的银行案件突出,这些案件既有内外勾结产生的案件,也有因银  相似文献   

2.
《浙商》2013,(7):54-54
在浙江,民间借贷非常普遍,正常借贷和非法炒钱、非法集资的情况都有,不可控的因素较多。仅在2011年,浙江法院就受理了93067起相关案件,差不多占了全国的15%。2012年,浙江法院受理的这类案件又同比上升50.3%。  相似文献   

3.
华语音  苏若瑜 《商》2012,(9):117+111
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借贷。是处在国家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之外的一种借贷融资方式。民间借贷由来已久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对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了主要资金支持。但民间信贷的飞速发展也随之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本文就民间信贷产生的原因和民间借贷危机的相应对策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民间信贷在我国已有3000年的历史,钱庄、当铺以及私人借贷一直都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与正规借贷相比,民间的中小企业贷款活动却异常活跃。尽管国家对诸如私人钱庄、农村合作基金等民间的非法的灰色金融机构进行清理整顿,但这些非法金融机构却顽固地生存着。制度的不完善也使得民间信贷出现种种问题,集资诈骗、非法信贷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4.
《商》2015,(4)
当前,刑民交错问题在非法集资案件中尤为突出,如何衔接民事判决与刑事立案的问题亟待解决,实践中涉及非法集资的民间借贷合同对已执行部分可将超过集资参与人本金的部分予以追缴,对刑民交错问题,刑事事诉讼的进行并不妨碍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的认可。  相似文献   

5.
应胜南 《消费导刊》2012,(6):132-132
近几年,由于资金需求的多样化,民间借贷市场异常兴旺,众多无法从正常金融机构取得贷款的单位和个人纷纷求诸于民间借贷。但借款人如果向不特定的多数人吸收借款,往往很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而被追究刑事责任。在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情况下,单个的民间借贷合同是否有效,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很大的争议。  相似文献   

6.
庞磊 《中国物价》2014,(10):61-63
本文通过对京津冀民间借贷行为研究,分析农户民间借入资金规模的影响因素、民间借贷的行为特征。民间借贷并不是非理性的、低效的一种融资方式,而是对正规金融机构的有益补充,在正规金融融资条件不便利的情况下,民间借贷能够为借贷双方提供必要的资金融通渠道。应在法律上合理明确地定位民间借贷;加强金融监管以倡导金融市场的有序竞争;建立科学监测体系,跟踪民间借贷形势变化;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力度,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正本清源,加大对非法融资的打击力度;加快金融制度创新,改善民间借贷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资金,可融资难是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小企业当急需资金时,大部分采用民间借贷的方式获得。而2011年以来,温州、鄂尔多斯多个地区民间借贷案件频发,且涉及人数多、金额大,民间借贷债务危机爆发。中小企业通过民间借贷获得资金的风险加大,企业应该认真从企业财务层面分析民间借贷的融资风险,寻找规避民间借贷的风险途径。基于民间借贷与中小企业风险现状,分析中小企业风险成因,并提出增强所有者的风险意识、采取先进的管理模式、加强财务决策中的风险控制、建立财务预警系统的规避中小企业民间借贷融资风险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公民间的经济交往逐步频繁。民间借贷作为一种最原始、最简便的融资方式,近几年来日趋活跃。据有关方面估计,1994年全国民间借贷资金至少有300—500亿元,1995年增至700—900亿元,1996年将超过1000亿,而且以经济活跃、民间百姓富庶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一带为甚。江苏、浙江、山东等民间借贷资金约有20亿元,湖北、四川、云南不低于10亿元。由于民间借贷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导致债权人的债权难以实现,债务纠纷屡屡发生,法院受理的债务案件明显上升。如何使民间借贷市场走向规范化,已成为经济界人士的热门话题。 银行贷款难 民间借贷应运而生 经济发展很快,国家的金融机构不能满足社会资金需求,民间借贷应运而生。据国家工商局统计,我国  相似文献   

9.
《商》2016,(6):227-228
民间借贷在我国已有很长一段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中便有相关记载,更是当今社会融资的重要手段之一。严格来说,民间借贷并非法律概念,对"民间借贷"这一概念范围的理解,司法部门与行政监管部门也并不一致。2015年8月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民间借贷给出了一个定义,即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相互之间进行的以资金融通为目的的行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民间借贷市场异常活跃,信贷规模不断在扩大,由此产生的民间借贷也越来越多,但由于法律意识的缺失、碍于借贷双方亲疏关系等,当事人持有的往往只有一张借据、收据或欠条。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当事人的实际借款本金金额问题一直是司法实务中的聚焦点,也是人民法院认定事实的难点。据了解,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民间借贷行为中,提前扣除利息的情形时有发生,且当事人为规避法律规定,手段日益隐蔽化、多样化。本文中,笔者总结了民间借贷案件的主要特点,梳理了借贷案件中本金数额难以认定的原因,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法院处理原则,拟对该类案件的审理提出些许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很长时间以来,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根本没有“融资”的概念,因为下意识里认为所有的资金流通都应该通过银行,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银行贷款,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转型,资本市场中的资金渠道越来越广泛,而又加之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国家在宏观调控,尤其是资本金市场上的控制等,仅凭银行的资金存量意境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了,因此,民间借贷的行为逐步的走进了人们的视线范围内。但是,由于操作上的不规范和和制度上的缺失等,民间借贷行为的正确界定和操作一直饱受争议,本文就基于合法借贷与非法融资之间的界定为论点探讨民间借贷融资的风险空置问题。  相似文献   

11.
据央行发布的数据,2010年国内民间借贷市场的资金存量超过2.4万亿元,占当年借贷市场的比重达到5%以上。民间借贷为何大量存在?一方面,由于现行的商业银行的信贷规则和运作模式,国企和公共投入的大项目始终是贷款  相似文献   

12.
随着温州老板纷纷跑路,"吴英案"一审再审等事件纷纷进入公众视线,民间借贷成为公众和国家的重要关注对象,同时也引人深思,为何中国的民间借贷总是难以与非法集资划清界限?本文试图通过解析民间借贷混乱的原因,探寻一条让民间借贷阳光化、合法化地道路。  相似文献   

13.
视点     
神话终归是神话,骗局注定是骗局。吴英的财富神话一方面暴露出非法集资的本色,另一方面又再次说明,中国民间游资和民间借贷的土壤十分肥沃。你可以说吴英和她的本色集团设置的就是一个老套的骗局,手段也和其他非法集资者如出一辙,很容易识破,可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争先恐后卷入其中?  相似文献   

14.
民间借贷利率反映了社会资金余缺和民间投资的活跃程度,它已成为央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温州地区民间借贷活动的基本特征与利率现状,探究了民间借贷利率的影响因素和价格形成机制,并对合理确定民间借贷利率以及规范民间借贷行为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宁波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户和个私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农村正规金融组织的缺失,使农村资金的供给困难一直得不到缓解,这为农村民间借贷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一、宁波农村民间借贷的现状农村民间借贷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民间借贷是各种民间金融的总称,狭义的  相似文献   

16.
西部地区农户借贷行为及其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西部地区农户借贷行为进行实证分析,西部地区农户对于资金借贷需求逐年上升;民间借贷是农户借贷资金主要来源,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比例逐年提高;民间有息借贷或高息牟利性质的借贷并不普遍;借贷资金主要投向于资金需求较大的生活消费项目和投资回报率较高的农业产业化项目,总体上生活性借款的比重有所增加而生产性借款的比重有所下降。因此,针对西部地区农户借贷行为的特征,以及正规金融、民间借贷供给和农户自身需求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应采取相应策略,继续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完善农村信贷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的民间融资主要有纯粹的农村模式和农业经济经营化模式两种形式,其共同特点是大量的资金游离于正规的金融体系之外,以地下、半地下的形式存在于民间,形成了各种投资、投机和资金的借贷活动。民间金融脱离于国家金融监管体系之外,不利于宏观调控,加大了农村金融风险,扰乱了金融秩序。应加快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加强金融监管,从源头上铲除非法融资的土壤,以推动黑龙江省农村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农业中的民间金融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的民间融资主要有纯粹的农村模式和农业经济经营化模式两种形式,其共同特点是大量的资金游离于正规的金融体系之外,以地下、半地下的形式存在于民间,形成了各种投资、投机和资金的借贷活动。民间金融脱离于国家金融监管体系之外,不利于宏观调控,加大了农村金融风险,扰乱了金融秩序。应加快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加强金融监管,从源头上铲除非法融资的土壤,以推动黑龙江省农村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玲玲 《浙商》2012,(7):44-45
最高院下发的最新《通知》要求各地要依法准确认定民间借贷行为效力,正确划分合法的民间借贷与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犯罪行为的界限。  相似文献   

20.
苏忠玉 《商》2012,(3):82+84
民间金融的融资渠道和形式已趋于多元化,除个人之间、个人和企业间直接借贷外,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担保公司等机构都有大量参与,私募基金、合会或抬会以及地下钱庄等非法融资组织也乘机抬头。分析法院受理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与民间借贷现状存反常之处,探讨民间借贷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4倍的规定成了执行不了的法律的原因,并提出规范民间金融的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