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长效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芹 《商业研究》2007,(10):145-148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趋缓,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因此,必须从战略层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和探讨,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拓宽转移渠道,形成一个协调有效的转移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2.
梁海滨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10):103-104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的必然之路。因此,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需要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通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原因、存在问题等的研究,提出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些合适途径和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3.
广西是一个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总量大,整体素质低.农村自身吸纳剩余劳动力资源的能力较差,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够完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因此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转移就成为解决广西"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文章通过对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影响我国农村劳动转移的因素,并提出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经济具有小城镇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产业集群能够吸收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缓解农民就业压力,并且可以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对产业集群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产业集群及其所具有的经济特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重要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这为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和我国"三农"问题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6.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既是关系农民增加收入的"民生",又是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国计"。湖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大,转移的任务艰巨。文章以湖北省为例,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有效转移,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率,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聂艳 《商场现代化》2010,(23):203-20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实现农民增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城市化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载体。城市化的发展给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进程协调发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劳动力逐渐被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所面临的问题得以显现。本文针对此问题,对内蒙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从而提出相关的政策意见。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选取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城镇登记失业率四个指标作为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和意见。  相似文献   

10.
饶亮 《商业时代》2012,(31):93-94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其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体实现还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因此,也应当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来对待。基于此,本文运用组织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来研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为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组织化问题研究的不足,并为相关的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的一大障碍。如何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十分艰巨的任务。本文结合发展经济学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及相应政策,对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并提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改变不合理的城乡就业分割制度、提高农民素质等解决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理论机制分析发现,在中国这样具有明显大国转型特征的经济体中,FDI通过支付工资溢价和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等渠道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本文借鉴以门槛回归技术为代表的非线性计量经济学理论,采用中国1998-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门槛效应"面板模型,对FDI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门槛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FDI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显著存在于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和城乡实际收入差距的"双门槛效应",FDI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而且,随着门槛值的不断增加,FDI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正向影响效应均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河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相对更突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河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本文就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通过层次分析法,提出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路远 《商场现代化》2006,(24):341-343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的一大障碍.如何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十分艰巨的任务.本文结合发展经济学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及相应政策,对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并提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改变不合理的城乡就业分割制度、提高农民素质等解决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对促进农民增收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仍存在着较多的因素影响着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能力的提高。本文从"背篼"这一特殊群体着手,分析了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影响其就业能力的因素,并提出了促进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能力提高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也越来越显著.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本文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及其现状展开研究,提出了一些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又是农民增收问题。研究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但多年来,云南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效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没有能够协调进行,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缺乏产业结构的内在支撑,进而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18.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影响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性步骤,因此,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本文首先从就业人数、就业区域、就业产业分析了青龙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并从中分析出存在的六大问题,最后,结合青龙农村劳动力的实际情况,从加强培训、打造品牌、完善机构、鼓励创业、做好服务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培  申茜 《商业时代》2007,(23):7-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该如何转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国外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比较分析,简要论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问题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路远 《商场现代化》2006,(8X):341-343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的一大障碍。如何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十分艰巨的任务。本文结合发展经济学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及相应政策,对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并提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改变不合理的城乡就业分割制度、提高农民素质等解决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