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商》2015,(24):74-75
结合农村深度老龄化的现实背景,分析农村现有养老支持力在保障水平、专业化服务和规范发展等方面的不足,并结合老人的养老需求,从国家、个人和家庭、农村集体及社会四个方面提出完善农村养老支持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鉴于我国城镇化率的持续提升,在土地流转的大背景之下,农民群众的养老保障问题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热点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关注与解决农民群众尤其是失地农民们的就业与养老保障等问题,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十分重要的社会问题。本文阐述了土地流转背景下构建农民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现状,并提出了健全完善土地流转背景下农民养老保障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陈淑君  李茜 《中国市场》2023,(36):18-21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全民健康,我国已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已经得到基本保障,应更加重视老年人多层次、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积极老龄化视角下,如何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学和老有作为,享有更高质量、丰富的晚年生活,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文章以哈尔滨市社区老人为研究对象,以积极老龄化理论作为理论支撑,通过对哈尔滨现有文化养老现状和老年人参与文化养老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哈尔滨市社区文化养老存在问题并提出可行对策,以推动文化养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养老观念的转变,我国养老市场中的养老方式与养老手段不断推陈出新,但是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难以对接,两者的不平衡现象仍十分显著。在积极老龄化的视角下,通过构建以政府、社区、家庭与社会四元主体为中心的社区互助养老模式,促使老年人实现社会价值,使得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积极健康,充分践行积极老龄化与健康老龄化的理念,为我国的养老市场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5.
6.
《品牌》2015,(8)
结合当前我国农村老龄化、空巢化的实际,分析目前农村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及社会养老存在的问题,根据"互助养老"在国内已有的实践,分析其具有整合农村养老资源、缓解子女养老压力、符合农村养老传统等诸多优势,进而从政府、老人和家庭、社会组织三个角度提出推进农村"互助养老"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7.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老龄化社会已经来到,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当前的养老需求。社区养老服务作为一种新的家庭养老辅助方式,在我国部分城市已逐渐实行。但是由于目前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不完善,仍存在着诸如养老社区建设政策支持不足、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顾不足、医疗保健网络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通过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投资力度,积极发展社区家政服务业和构建社区医疗保健体系等措施以促进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严晓萍 《中国市场》2013,(23):81-84
社会政策目的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风险。中国社会养老政策是为了弥补家庭养老不足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社会养老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经济和文化背景。在中国"孝"文化背景下,社会养老政策不能完全"去家庭化",要基于家庭责任构建福利保障体系,通过社会政策激励家庭成员照顾老人,承认家庭成员照顾老人的劳动,避免贫困老年人受嫌弃、受虐待。家庭养老资源不足部分通过社会养老政策支持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在对众多养老模式的不断探索与尝试中,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应时而生。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社会性的养老服务模式,它由企业、公益组织和慈善团体等与社区合作,使老年人在家就可以享受到专业的生活照料、医疗服务和文化娱乐活动等养老服务项目。文章以保定市社区为例,运用文献研究、走访调查和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目前保定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和保定市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了解及需求,并在国内外先进服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适当的对策与建议,从而促进保定市社区居家养老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在对众多养老模式的不断探索与尝试中,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应时而生。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社会性的养老服务模式,它由企业、公益组织和慈善团体等与社区合作,使老年人在家就可以享受到专业的生活照料、医疗服务和文化娱乐活动等养老服务项目。文章以保定市社区为例,运用文献研究、走访调查和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目前保定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和保定市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了解及需求,并在国内外先进服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适当的对策与建议,从而促进保定市社区居家养老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医养一体化养老模式是老龄化背景下,缓解我国目前医疗领域、养老领域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新思路。自2013年首次提出,我国各地相继进行了医养一体化养老模式的实践。然而,该模式在实践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本文立足沈阳,提出推进医养一体化养老模式的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大潮到来,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有所养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老年人的养老方式主要是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因数量有限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而居家养老是机构养老的必要补充。通过在每一个社区成立社区养老协会,探索研发各种人性化的养老陪护服务项目,为社区的每一位老年人提供快捷贴心的服务为解决银发浪潮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人口老龄化及社区养老模式探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缑文学 《中国市场》2009,(26):67-68
21世纪初,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我国政府的基本目标之一。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我国老年问题日渐凸显。如何应对老龄化趋势,是解决养老问题的关键之一,结合古今中外,发展新型养老模式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随着空巢老龄化的加剧,空巢老龄化问题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社区养老服务方式作为新兴的养老服务方式对于应对城市空巢老龄化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当前,影响城市空巢老年群体社区养老需求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空巢老人经济承受能力、社区养老服务提供便捷程度、社区养老服务质量等。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的有效举措主要包括大力引入民营资本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对空巢老人养老进行适度补贴,完善相应法律法规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5.
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点,以及人口老龄化对城市传统养老模式的冲击,分析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养老模式的创新及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的重大社会问题,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也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社区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在为居家老人照料服务方面,又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文章从长沙市医疗、教育、金融、旅游、志愿者服务五个方面对社区养老服务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为未来我国养老模式发展提供可操作依据。  相似文献   

17.
姜宁 《中国电子商务》2013,(13):266-266,268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全面分析社区养老服务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完善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8.
李萱锋 《商》2014,(50):37-37
随着城市化过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在不断上涨,老龄化也在加剧,养老的隐性问题随之显性化。解决养老问题将是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重要任务,研究我国城市的养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我国老龄化的现状及其特点,对我国的城市社区养老,提出新的养老措施。经济社会发展给我国养老带来许多的问题,老年人口数量大,老龄化速度快,城市养老的复杂性和可操作性问题突出。针对我国现有养老存在的缺失和不足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完善我国社区养老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正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然而,粤港澳大湾区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如何妥善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是湾区经济建设中亟需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老龄化背景,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对粤港澳大湾区养老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发现湾区的养老产业存在供需不匹配、专业人才短缺、制度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并提出加大供给,实现供需平衡;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实现人才结构优化;加强产业规划,完善养老产业发展的制度和机制等建议,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解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不足的问题已迫在眉睫。并且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安置社区。本文以遵义市S社区为例,分析了安置社区养老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社区老年人养老基本情况、养老服务设施、养老资金使用情况、社区养老服务专业人员等方面对遵义市S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及问题进行调查与研究。指出安置社区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以建立健全安置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