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4 毫秒
1.
张凤英 《发展》2010,(1):70-71
一、地方立法听证制度在我国的发展 听证制度在我国是一个舶来品。可以说,听证制度在我国的应用,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在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中,国家与社会关系不断重构的结果。听证制度在我国的实行首先是从行政听证开始的。1993年,深圳在全国率先实行价格审价制度,  相似文献   

2.
从2000年3月15日《立法法》在我国正式确立立法听证制度以来,立法听证开始逐渐成为我国民主政治生活尤其是公共决策民主化进程中的普遍事件。但是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制度设计的缺陷,均衡利益团体的尚未形成,以及国内民主意识的亟待提高等原因,我国的立法听证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综合分析全国及各地人大立法听证实际运作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立法听证操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粗浅的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3.
温华福 《魅力中国》2011,(11):149-149
现代民主宪政的运作和发展关键在于政治参与,参与是民主法制的基石。听证作为公民参与行政的重要制度已成为当今世界法治各国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内容。尽管在不同的国家,对于听证的定义、范围、形式和程序的具体规定不尽相同或统一,但从行政程序的角度看,听证制度所要求和体现的精神却是一致的,即通过公开、合理的程序形式将行政行为建立在合法适当的基础上,避免行政行为给相对人带来不利或不公正的影响,从而实现行政管理公平、公正这一崇高的价值目标。本文分析了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现状,并提出了完善听证制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完善我国立法听证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法听证制度作为听证的一种形式,进入我国地方立法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地方立法听证制度在运行中出现的若干问题,限制了该制度作用的进一步发挥。我们应当结合立法听证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立法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5.
立法听证制度是立法主体在立法过程中,听取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以及其他人员的意见,从而为立法主体制定规范性文件提供依据和参考的一种制度。对立法主体而言,立法听证制度的主要功能在于更有效地收集信息,发现事实;使所立之法能够充分反映民意以及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也便于做好立法宣传。我国建立立法听证制度有其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我国的立法听证制度宜采用类似于美国的混合听证制度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作为现代民主政治和现代行政程序支柱性制度的听证制度,早在50多年前就在西方国家确立了。这些国家的实践表明,听证制度在维护社会正义、保障公民权利、改善国家管理、提高行政效率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于上个世纪90年代引进了听证程序,但至今尚未确立系统性的公务行为听证制度。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特别是加入wTO后国际规则要求公务行为必须“听证于民”、“阳光下作业”,建立公务行为听证制度已是大势所趋。在这个问题上,深圳有条件先走一步,率先全国探索建立系统化的公务行为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7.
杨耐 《理论观察》2011,(3):28-30
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在罗尔斯的正义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阐述纯粹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和分配正义的基础上。得出公平的机会平等和纯粹程序正义原则的关系,即纯粹程序正义是实现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的保证;公平的机会平等是纯粹程序正义的价值目标;其二者是构建公平正义社会基本结构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现今我国台湾地区公众参与立法听证的制度设置,于实践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参与立法听证会的人员选择、立法听证会的性质、立法听证会后结果的处理等方面上。由于台湾地区与大陆存在着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血缘关系,上述诸方面对大陆今后完善立法听证制度,实具有重要的现实参照与规避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琳 《魅力中国》2011,(1):218-219
现代民主宪政的运作和发展关键在于政治参与,参与是民主法制的基石。听证作为公民参与行政的重要制度已成为当今世界法治各国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内容。行政听证是一项保障行政相对人申辩权利最重要、最关键的程序制度,我国自1993年引入听证以来,听证目渐增多,已渗入到价格决策,规章制定等领域。近年来,价格听证由于其与消费者利益密切相关的特点而成为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探讨了我国价格听证制度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如何增强价格决策的透明度和更好地体现公正、公开、效率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回避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在民主的政治文化背景下有一定的研究空间。随着行政程序法的研究和发展,行政程序与诉讼程序在价值上的某些契合,使回避制度移植于行政程序法中有了合理的依据。分析行政程序法治化前提下的回避制度,结合我国的现状与实际,认清行政回避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构想。  相似文献   

11.
彭丹 《魅力中国》2011,(9):224-224
立法是法律实施的第一步,保障法律的正义性与民主性的第一环节。如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立法均采取代议制,但它能代表人民的真正意志吗?如何弥补这项制度的缺陷呢?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立法环节,引进并完善立法听证制度,是实现法治的重要途径。本文拟简要介绍立法听证制度在西方各国发展的历史沿革以及其意义,以期能对我国法治建设的未来有所指引。  相似文献   

12.
作为地方治理重要手段和职权活动的地方性立法,对地方社会法治和地方经济、文化、生态的科学发展意义非常重大.地方立法要达致地方立法的宗旨,实现地方立法的目的必须凸显地方性特色.地方立法地方性特色的凸显,可以在地方立法程序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在立法规划、法律草案拟定、法律草案征求意见和法律议案审议等地方立法必经程序中,可以采取一定措施、经由一定机制确保地方性特色的凸显.  相似文献   

13.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理论与实践说明,制度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民主法治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程序正义是公平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浅析行政听证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听证制度是行政程序制度的核心和灵魂,在西方国家已有很长的历史。我国近年来借鉴了其中的部分内容,初步形成了行政听证程序制度。听证制度在行政程序法律中得到确认,对我国依法行政、促进我国的法治化进程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我国现有听证制度的缺陷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如何加以完善是我们应予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民主政治下,"政党竞争"和"政党协商"两条不同的制度逻辑。"政党竞争"制度逻辑体现在多元竞争的民主政治结构体系中,代表不同社会利益集团的政党,以自由平等、公平竞争、程序正义为基本原则,通过竞争性的方式、方法来掌握政权和参与政治生活的一种政党制度模式。"政党协商"的制度逻辑体现在非竞争性民主政治结构体系下,各政党在特定国情中形成了合作型政党关系,以平等协商、理性共识、合作参与为基本政治原则,通过协商民主制度平台来实践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16.
胡春霞 《北方经济》2013,(10):14-15
行政立法听证制度已成为世界行政程序法中极其重要的制度,扩大公众参与制度,充分表达民众利益诉求,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以完善行政立法的质量和行政立法的公正性与科学性.本文通过描述行政立法中公众参与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完善行政立法中公众参与的建议,以为完善我国行政立法中公众参与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行政问责制度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和阳光政府的重要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顺应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我国自中央到地方,广泛掀起了行政问责的热潮,行政问责制已成为我国新一轮政治体制改革的亮点,也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这无疑有助于我国责任政府的建设.然而由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推行的行政问责制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还存在着严重的法律缺陷和法律程序的缺失.本文从立法的视角阐述行政问责制度,以期从立法方面出发完善我国的行政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方政府在行政立法活动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较严重的就是立法权异化,立法意识上的误区,以及立法行文技术的漏洞,民主参与制度的不健全等.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改善:首先要实现行文技术的规范化,其次要正确处理好法制的统一性与特殊性,第三要改进行政立法程序,并加强和完善行政立法监督机制,最后还要切实将平衡理论贯彻到地方政府行政立法之中.  相似文献   

19.
武丽  肖钢 《特区经济》2007,(12):233-235
程序正义不仅是实现税收法治的手段与工具,而且程序正义本身具有独立的形式价值,由于我国税收法治建设长期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造成在税收立法、税收执法与纳税人权利救济等方面程序正义的缺失。应当通过税收立宪,确定税收法定主义原则,在税收立法、税收执法与司法救济等方面,全面推进以纳税人权利保护为核心的税收程序的法制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刘志欣 《特区经济》2009,(2):232-234
根据我国的立法实践,行政立法在建国之后就出现了。但制度意义上的行政立法是到1982年宪法颁布后才正式确立的。自此,行政立法被逐步纳入到法治轨道中。通过对行政立法发展进程的回顾,可以看到,行政立法大致是沿着从制度外到制度内、从缺乏监控到程序监控、从形式规范到实质监督、及至全面完善的轨迹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