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立  李松志 《特区经济》2012,(1):187-189
本文梳理了在区域空间结构研究和空间规划方面,国外学术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以及国内学者在区域空间结构研究和空间规划方面的向国外学习、借鉴并结合实际进行理论、实证探索取得的理论成果。通过对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的历史演变的回顾以及现阶段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背景分析,应用比较的方法,找到鄱阳湖经济区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与其他区域经济区的异同点,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找到自己发展布局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后,中部各省纷纷根据地方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城市群或都市圈发展战略。江西省正面临着中部崛起的良好机遇和各省日益加剧的竞争压力,文章从区域差异的角度及其相对优势.综合分析江西鄱阳湖经济生态区特有的发展道路——绿色崛起。  相似文献   

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水兰 《特区经济》2011,(1):206-207
鄱阳湖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湖,是世界的"生命湖泊"。本文论述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性,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低碳旅游是当今旅游发展的趋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选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低碳旅游发展应着力实现政策理念“生态化”、企业管理“足迹化”、社会参与“普遍化”。  相似文献   

5.
龙明 《老区建设》2011,(20):11-1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国家长期发展战略,是以生态与经济为发展轴心,推动鄱阳湖区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长远发展,本调研组以新干县为例,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建设生态经济的优势与劣势。新干县具有一定的产业区位优势,工农业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在生态经济建设上还存在不足,如经济结构不合理,粗放型发展方式,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遭破坏等等。针对以上这些的问题,本调研组通过实地考察,认真研究分析了当地基本情况,并提出了相关的合理对策,这对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性发展,带动整个江西生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共青城经济社会发展史上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文章首先阐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对共青城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介绍了共青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SWOT分析,提出了共青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最后对共青城经济社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鄱阳湖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湖,是世界的“生命湖泊”。建立鄢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决策,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江西全面小康进程,实现中部崛起新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发展的列车也在高速行驶着,但是人们逐渐忽略了身边赖以生存的环境问题以及社会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人口问题等一系列严峻问题也凸显出来,这些问题的产生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通过对鄱阳湖经济生态区中德安县农业发展状况进行调研、研究,文章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中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同时给出农业发展对策的建议。着重解决关于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不恰当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保障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正一、生态文明与鄱阳湖城市群生态文明关注人与人关系,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生态城市群建设的目标是建设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环境优美、服务功能较强的城镇体系。生态城市群成为鄱阳湖经济区发展的必然选择,因为它有利于鄱阳湖经济区生态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打造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增长极;有利于促进国家生态安全及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1.
1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就是要把巨大的生态环境经济价值转化为较高的经济效益,把生态资源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夺取和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文章首先分析了鄱阻湖经济区产业生态化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鄱阳湖经济区实际,提出产业生态化的选择和空间布局,即农业生态化、工业生态化和旅游业的生态化。为了实现生态化继而从产业规划制定、法律法规建设、生态补偿机制和税收调节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积极策应全省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加快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都昌区域发展,找准发展方向和制定发展措施,也为下一步编制发展规划掌握第一手资料,我局从2009年4月中旬开始,  相似文献   

14.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我国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同时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湿地。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开发与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成为众多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中唯一以实现大型湖区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目标的国家战略区.是我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特区”。  相似文献   

15.
袁林  冯健 《特区经济》2012,(4):169-171
进行主导产业优选是建立良好地域经济结构的前期基础。论文在借鉴国内外主导产业选择的经验基础上,把鄱阳湖区域分成了四类主题功能分区,并结合各类区域的发展基础、发展条件与潜力,差异化地选择了适应于不同类型区域的主导产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扶持对策,以此形成布局有序、协调良好的地域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6.
熊亚丹 《特区经济》2011,(9):146-149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一体化演进推动旅游产业在区域内不断集聚。环鄱区内旅游业地缘关系紧密,通过分析旅游产业密集带旅游资源、旅游市场与旅游企业发展水平现状,针对旅游产业密集带构建中存在的缺乏整体旅游规划、旅游内部发展不平衡与利益补偿机制不完善问题,提出应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社区参与的旅游合作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辐射力模型及其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辐射力研究对于城镇的发展意义重犬。文章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发展现状,构建了都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城镇2007年城镇辐射力模型,指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中存在缺乏辐射力强的超大型城市、区域北片和东片辐射能力较弱与其区位明显不符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发展战略,即树立生态城镇化发展的理念,营造一个适宜的产业体系,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城镇体系,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原则重点打造生态城镇,制定生态导向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8.
在农业经济日益走上世界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鄱阳湖粮食生产的发展需要进行因地制宜的改进和发展.研究鄱阳湖农业合作组织的演进与创新,能够促进鄱阳湖粮食主产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江南地区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管理体制的改革.鄱阳湖区域农业合作组织总体来说呈现出分类齐全、分化有序的良好局面,但农业合作组织仍然呈弱质化状况.鄱阳湖农业合作组织的完善和发展必须解决以下几个矛盾:农户经营小规模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农产品生产成本高与国际市场价格低的矛盾;传统种植习惯与调整结构的矛盾;农业组织化程度低与改革经营管理体制的矛盾.这几个矛盾的解决,既要依赖于政府对“三农”的顶层设计和借鉴国外农业合作组织的有益经验,也要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农民组织化的横向制度优势与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纵向优势结合起来,实现横向和纵向实现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贾细 《老区建设》2010,(21):12-13
2009年12月,国家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引领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重大战略举措。笔者认为,要借助这一历史性发展机遇,做好四篇文章,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推动宜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赶超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基本原则之一,其本质内涵在于它既是工作的出发点又是终点、既是指导思想又是方法论。要在"建鄱"工作中真正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依据心理学等学科理论、借鉴历史经验,既要使群众或职工相信自己被平等对待以激发积极性,又要从细节做起、防止部门单位与个人的浪费行为,最终使发展的成果惠及百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