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9 毫秒
1.
由信用证押汇纠纷引起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用证结算业务在世界范围的迅速发展与对其立法规范的缓慢进程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反差,业务惯例与相关法律之间的矛盾也层出不穷,本介绍的是由信用证纷引起法律争论的一件典型案例。为加深对本案的理解,我们还就此案邀请有关业务人员专门进行讨论,希望引起业内人士 对国际结算法律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主权财富基金是近来活跃于全球资本市场的一支劲旅,尤其是在国际市场进行跨境投资与并购,引起了国际金融界的普遍关注和争论,其中有担忧也有肯定,但是对于主权财富基金所涉及的法律问题研究并不多见,本文欲从主权财富基金的历史和现状开始,讨论主权财富基金的几个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3.
何冰 《中国外资》2008,(10):166-166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当前我国立法的全民参与度有了极大的改善,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对婚姻法修改,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关于立法应当对“包二奶”“第三者插足”现象持什么态度。而对这一问题争论的焦点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上述两种社会现象是应当归为法律调整还是归为道德调整;第二,如果法律时上述现象调整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由于融资租赁的独特作用,特别是其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可以分离,对商品销售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房地产领域开始有很多人关注和使用这个手段。这个领域究竟是否可以使用融资租赁,目前还有争论,就现阶段来说是可以操作的,但是风险也很大;而且在2006年或最迟2007年,《融资租赁法》出台以后它还将在多方面受不到法律保护,因此房地产融资租赁需要慎行。下面从法律、税收、监管、会计准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商业秘密的范围和权利性质长期存在争论,我国法律有待明确确认商业秘密的知识产权法律地位。商业秘密的保护范围也不应局限于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应扩大其保护范围,与国际公约保持一致,将商业秘密保护对象界定为“未公开信息”。商业秘密的构成要素应当有五个,即价值性、新颖性、秘密性、保密性和可复制性。  相似文献   

6.
现行基金法没有明确基金发起人的法律地位的规定,但基金发起人既是基金合同缔结者,又是受托人的决定者,作用不可忽视,而学术届对基金发起人的法律地位也存有争论,因而深入探讨基金发起人的法律地位,仍有非常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立足于投资者保护和基金业健康发展的基金立法目的,对基金发起人的法律地位作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7.
"反垄断"剑指何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梦 《中国外资》2005,(1):28-30
早在1987年就开始酝酿起草的《反垄断法》现在终于走完了第一步,草案已提交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审议,估计2005年早些时候将颁布实施。围绕这部法律的争论渐渐白热化,其中一个重要的争论焦点就是:这部法律的出台到底是针对谁? 著名反垄断法研究专家王晓晔指出,反垄断法不是专门针对谁,反垄断法不会考虑企业的国籍,它甚至不考虑限制竞争的行为是源于国内还是国外。  相似文献   

8.
法律解释是在适用法律的过程中,针对特定的法律事实,对法律文本所作的理解和说明。在理解法律时应注意的问题是:法律解释是在法律适用阶段所作的理解和说明;必须是对特定的法律事实的解释;是与待决案件有关的能影响处理结果的规范性文件的解释;法律解释的核心是对法律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中的法律风险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中的法律风险确切地说是金融风险的法律方面。凡是在贷款期间,足以导致质物的价值减少、消失、转移,或者担保权无法实现的法律事实,都叫法律风险。其中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质物既存的瑕疵;另一类是质物或者担保物在贷款期间发生的既发性的一些法律事件、法律事实或者法律行为,比如法律的变更,或者专利被他人申请宣告无效等,从而导致银行拿到的质物变成空质,或者价值极剧减少。这两类法律风险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0.
《金融会计》2006,(8):29-31,23
一、中外反洗钱执法依据比较 欧美国家在反洗钱法律体系建设方面起步早,形成了较为严密的反洗钱法律体系。(一)美国的反洗钱法律体系。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对洗钱活动进行法律控制的国家。为了打击洗钱活动,1970年通过了《有组织犯罪控制法》,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提出“禁止非法资金投入合法企业,不允许通过法律禁止的犯罪行为获得、维持和控制合法企业”,并通过著名的《1970年银行保密法》,建立了以大额现金交易报告为核心的反洗钱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最近又有许多人来信,讨论法律的公正问题。对这个问题,由于各个国家的体制不同,一般不好妄说。一般来讲,许多人都认为法律是公正的化身,法律就像一个天平,对什么样的纠纷都会给一个公正的说法。所以,从古到今,人们对法律有时几乎达到了狂热崇拜的地步。但是,法律有时却颇为令人失望,严格按照它办事,就会造成不公正,甚至是助纣为虐。  相似文献   

12.
王奎 《金融博览》2010,(4):68-69
全球经济伴随着复苏形态的争论进入了2010年,在高端理财的领域,金融危机仍然硝烟未散,危机中投资者巨亏后的保守和法律诉讼的清算仍然使理财业务保持低迷。全球各个国家的高端理财业务,也在进行着风暴后的反思与改革。  相似文献   

13.
依法清理不良贷款是当前各家商业银行调整信贷资产结构,优化信代资产质量的重要途径,从现实角度出发,探讨清理不良贷款的基本法律方法和注意事项,同时研究商业银行在收抵贷资产和处理抵贷资产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法律方法的防范意见,不仅能够明确清理不良贷款实际工作中的法律界限,而且也有利于规范,导,推动商业银行清理不良贷款,本文从清理不良贷款的基本法律方法入手,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清理不良贷款,收取抵贷资产以及鼾抵贷资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基本法律问题,对当前商业银行清理不良贷款具有十分现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经济发展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密切,健全法律制度,将有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授有法律制度的保驾护航,在美好的经济发展方案都是空中楼阁。但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法律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协调、不匹配、不对接的现象也在不商凸显,我国有必要通过法律制度的进一步调整、完善、创新、发展以及变革来实现其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债务承担若干法律问题研究及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法律对于债务承担尚未予以特别明确规定,从而造成司法界和实务界对此存在诸多争论,难以形成统一的认识。而在债务承担中,由于涉及利益的重新分配,加上当事人的动机复杂多样,作为债权人的银行不但要面临客户的道德风险,还要面临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本文拟通过对债务承担的研究,分析银行在债务承担中面临的若干法律风险并提出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王霞 《投资与合作》2011,(11):203-203
世界各国的法律都是以语言作为媒介表现出来。因此,成变法律的创造者通过语言来表达法律文件的意义,但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法律意义和信息很可能会被误解或者被歪曲。所以从语言学角度出发,法律的表现形式会存在两种形式就是显现的法律和隐在的法律。那么,本文就针对基于语言学角度论显现的法律与隐在的法律进行浅显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由于法律对一些争议规定并不明确,实践中也存在争论,因此审时度势地确定诉讼与否,对维权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策略不当,北京的由先生与原公司打了一场官司,最后不仅少得了近2万元,还多支付了一笔不菲的律师费,实在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相似文献   

18.
徐芙蓉 《金卡工程》2008,12(12):28-28
检察权的性质问题是检察制度的基础问题,也是核心问题.它牵扯到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以及检察机关的职能分配.但理论界对此问题的看法不一:行政权说、司法权说、准司法权说和法律监督权说各领一路风骚.本文的立脚点在于解决这种争论的关键所在,同时结合本土国情,给予检察权一个准确地、贴合实际的、有意义的定位.  相似文献   

19.
作者认为,有关风险投资方面的国际法律,对于我们正确理解风险投资活动和加强合作帮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首先必须了解有关国际法律的内客和框架,然后才能在风险投资方面进行更好的合作。由于中国和美国的法律背景和环境不一样,所以在合作前双方一定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并签订法律方面的协议,这样对双方都有利,通过签订法律协议,双方不仅可以提高沟通的效率,同时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在合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有关问题。协诚内容必须切实可行,里面的条文不仅要符合双方的意向及当时的具体环境,还必须具有可操作性。签署协议的时候要考虑到未来,要设想未来的各种可能性,并把主观判断以及如果出现这种可能性应该怎样处理等等,体现在所签订的法律协议中,以使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最小化。签订法律协议,也是我们对风险认知的一种事前准备,这样做可以让我们知道可能会有哪些风险,从而在合作中尽量避免这些风险的发生,使双方的合作更加顺利。因此,法律协议是业务合作中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不是游离于业务之外的事情。  相似文献   

20.
在《法律东方主义》一书中,络德睦旨在揭示的只是对“中国有法与否”这一问题何以成为问题以及为何西方人对其答案如此在意的认识论根源与政治根源,并未触及作为法律东方主义之反题的东方法律主义问题,更谈不上所为此举是在为当下中国法的任何具体观念进行的辩护与背书。如何界定东方法律主义及其未来将呈现何种样态,本质上仍是一个译介政治问题,需要仰赖于中国知识与政治精英未来的耕耘与塑造。迈向东方法律主义,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工程,需要尽可能摒弃褊狭的法律自我东方主义倾向,需要解决好如何认真对待本土资源的问题,需要处理好政治共同体软硬实力的均衡匹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