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     
《企业文化》2008,(9):5-5
深圳楼市综合景气指数首跌;专家:北京房价奥运会后还会有调整;上海楼市:观望情绪仍浓;北京房价打破僵局特价房蜂拥推出  相似文献   

2.
杨平 《科技与企业》2002,(2M):20-23
北京的房价问题,一直是公众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众所周知,京城房价在全国楼市中一直是最高的。虽然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北京的楼价足以和发达国家相媲美。既然楼价已经达到国际水准,那么是否北京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居民生活水平也已经与国际接轨?还是让我们来看一下京城居民的房价收入比情况吧,无疑这是最能够说明问题的,据统计,北京人均GDP(国民生产总值)尚不足3000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刚刚超过1万元,按照目前商品房平均每平方米售价4771元计算,房价收入比为11:1,而国际惯例显示,当房价收入比为3:1到6:1时,住宅才能够真正达到市场化。看来京城的楼市患了虚火症,那么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由于商品房价持续高涨.一些购房者不得不把购房目标转向尾房.近日.记者从北京各大房地产中介得到的信息显示.尽管北京楼市存在大量的尾房,但推向市场的有限,目前。对北京楼市来说,150平方米以内的尾房比较好卖.并且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又到年尾时。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2006年的北京房地产市场,那就是:迷雾。 谁敢说自己真正看懂了现在的北京楼市? 谁能说清楚北京未来的房价是坚挺依旧,还是有所回落? 对于北京房价和房屋空置率,究竟正确的数据是多少? ……  相似文献   

5.
这几年关于楼市的话题总是说不完,但是我估计再过几年,就没有多少人说楼市了,主要是房价不会再涨了,房价不涨就没有人炒房了。大家都从楼市撤退了再炒房价就没意义了,房价不涨,就没有钱可挣了。但是现在楼市依然还是最热的社会焦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声音     
《东南置业》2008,(2):18-18
齐骥:加大查处力度 不诚信房企清出市场,任志强:房价下降并非拐点看跌楼市最终会失望,潘石屹:盘活二手房可使北京房价降五成,王石:“这个房市有问题三四年后再买房”,郎咸平:2008年房价不会大涨。  相似文献   

7.
市场动态     
《房地产导刊》2008,(3):23-23
2008全国各主要城市住房建设计划,北京楼市“滞胀”,广州十区房价跌破万元,郑州市1月商品房销量环比腰斩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导刊》2009,(10):34-37
8月一线城市楼市表现继续走弱,受上半年各城市供应紧缺影响,上海、北京、深圳成交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态势,当前市场供求缺口较大。从价格方面来看,一线城市的房价逐步趋于稳定,北京、上海房价仍有上涨,广州基本持平,深圳则出现了优惠促销活动。  相似文献   

9.
媒介视点     
《中国地产市场》2009,(8):74-75
1关键词房价再涨很多人认为2007年至2008年上半年是我国楼市的一个高峰期,然而从今年4月开始房价又重回高位。根据相关的统计显示,目前,上海,北京等城市的很多楼盘涨至其历史高位,成交量也超过2007年创下历史的最高水平,于是再次因房价引发的恐慌开始蔓延。为什么仅仅半年时间,楼市就再度逆转,从低迷变得火热?  相似文献   

10.
信息     
上海房价再居全国之首楼市综合消息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测算的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表明:5月份,上海的平均房价依然高居全国首位,每平方米达到5381元,高于北京和广东的每平方米5156元和3877元。近期由于上海市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市郊政策性人口引导,抑制了市中心房价的涨幅,但同时也造成了上海市郊房价大幅度上升。房价涨幅较大的地区是宝山和嘉定,平均房价每平方米都上涨了1000元以上,涨幅较小的闵行也继续维持在每平方米6000元的高价。奉贤的房价虽然不高,但从年初的每平方米  相似文献   

11.
吴衍 《上海房地》2010,(4):61-61
今年初春的上海楼市与去年同期有惊人的相似,在三月的最后几天,潜在的购买力突然释放,楼市成交量骤然加大,房价“高烧不退”。这使购房人茫然无奈,怨生再起。北京“两会”对楼市调控的讨论犹在耳畔,但新一轮楼市泡沫再现,无疑是对中央和地方政府调控市场又一次智慧的考量。  相似文献   

12.
《北京房地产》2008,(1):12-13
对于2008年的北京商品房市场的预测,可以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8个字来形容,随着奥运会的即将来临,2008年北京的房地产市场也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奥运会后北京的楼市会出现拐点吗?房价会像众人期盼的那样,出现明显的下滑吗?奥运经济过后,北京的房地产行业的整体走向如何?  相似文献   

13.
楼市抄底?     
股市抄底是投资者孜孜以求的行为,为的是更大获利。现在楼市抄底也成为不少消费者追求的目标,尽管人们对涉足楼市的一般思维逻辑是追涨不追跌,但在楼市下行的情况下,人们对抄底也蠢蠢欲动。例如由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的房价直线下降,个别地方的房屋甚至挂牌一个美元都无人问津,如此低廉的房价怎不令人心动,于是国内有人叫嚷到美国楼市抄底。但国人对其中的巨大风险也心知肚明,想必也没有几个人敢铤而走险。  相似文献   

14.
首付五成传言震荡楼市.房价数字暗藏调控玄机。楼市的气氛似乎与去年的春天一样.只是地点从上海转到了北京。  相似文献   

15.
观点集粹     
《东南置业》2014,(1):11-12
新春伊始,房价的走势牵动着许多人的神经。有观点认为,过去几年的楼市调控一直把重心着力于单一的房价调控上,应当将调控纳入到经济转型的大系统中,以经济转型、资源和要素的均衡分配流动,为楼市调控创建出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也有观点认为,楼市调控不见效果是没有开征房产税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牛刀 《房地产导刊》2008,(1):I0020-I0020
雪崩这两个字,对中国楼市而言,真是有着无穷的含义。既不代表房价全面狂跌,这种局面是政府不愿意看见的;也不代表房价局部回调,因为不符合楼市发展趋势;雪崩两个字,象征着局部狂跌,然后在前期投机过度的地方引起连锁反应,是局部的是狂跌的是挡不住的,一直到房价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17.
正一直高企不降的房价最近被贴上了"降价"、"打折"的标签,有关楼市促销的信息随处可见,一季度以来,全国多地楼市都在成交量下滑、房价走低的节奏里徘徊。进入4月份,市场成交量仍然未见明显改观。据地产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4月第一周,北京楼市量价继续走低,成交价格甚至  相似文献   

18.
《楼市》2014,(Z2)
正国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4年1月北京计划成交经营性用地约210公顷,一季度还将陆续推出约150公顷住宅用地。由此可见,北京绝对没有停止土地供应的可能。在掌握中国楼市的那些专家学者大佬们看来,不管政府出台什么政策都是错的,都是要导致房价上涨的,这也是中国楼市的一个显著特点。最近国土部出台的关于特大型城市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的政策,无疑又会成为这些人喊涨房价的有力理由。土地都停止  相似文献   

19.
同期声     
《北京房地产》2005,(8):34-35
我宁可楼市下跌,也不愿看到房价反弹!中国面临通胀压力,房价涨是原因之一。化。要进一步推进土地资源市场化。房价不应直接纳入物价指数!不是所有地下车位都能买卖!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时代》2009,(9):17-17
一系列统计数据和市场动向均显示,在经历了楼市寒冬的洗礼之后,房价迅速抬头,房地产的销售量和房价一路走高,房地产投资也开始迅猛增加,增长势头堪比2007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