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代经济增长过程中,消费热点推动了支柱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支撑了支柱产业的延续。因而世界各国都把培育消费热点作为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措施。现阶段,我国经济是否进入新的增长周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新的主导型消费热点的支撑。虽然消费市场的亮点很多,但是能够支持经济增长的新的主导型热点并没有真正形成。因此,培育主导型的消费热点,对拉动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消费率持续降至改革开放27年来最低点,不足6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消费成为一匹“跛马”,对经济拉动明显乏力。而浪费再攀新高,全国30亿只白炽灯比节能灯年浪费1000亿KWH电.相当于1个多三峡电站发电量;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7倍.甚至是印度的2.8倍,今年上半年不降反升0.8%。这表明,要消费不要浪费尤为紧迫。积极扩大消费,全面厉行节约.是中央着力改善宏观调控的两大战略举措。两者看似矛盾,在经济学上却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它们的共同作用,将有效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消费需求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一直是经济研究的重点,当然也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归宿.最近几年,国家、省和市都出台了很多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希望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增加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我国当前已经进入了经济新常态,经济新常态就要求我们要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以前依赖出口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不再可行,必须把经济发展的重心放到消费上面,消费也是经济发展的归宿.本文围绕扬州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需求,分析影响扬州城乡居民收入消费需求扩大的因素,并寻求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农民收入、消费水平有了较大提高.1978年~2007年,按不变价格计算,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消费水平分别增长6.3倍、4.3倍.但是,同期GDP实际增长14倍,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没有同步跟上经济增长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鞍山市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体制改革和增长方式转变,在突出抓项目,充分发挥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增长,1999~2003年五年问消费需求连续快速增长,分别为11.3%、10.5%、11.4%、11.0%和13.1%,在省内处于领先位置,但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怎样科学发展和扩大鞍山消费需求,本根据2003年的核算资料和居民调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一些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8年,在经济增速减缓、各种不利因素交互作用的情况下,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了平稳活跃的运行态势,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提高。随着经济减速的负面影响逐渐波及到消费领域,2009  相似文献   

7.
8.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形成较大冲击的现实表明,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尽快改变我国经济增长过多依赖出口的状况.把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建立在主要依靠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上。扩大消费需求,最大的潜力在农村。因此,必须把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期基点放在农村。  相似文献   

9.
一、近年来我国扩大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措施 针对全球经济失衡情况下如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问题,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财政政策,努力扩大内需。在扩大消费需求上,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0.
调整内需结构 扩大消费需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99年~2008年10年间国内需求的结构及变化趋势看,我国国内需求存在的结构失衡问题不仅没有解决,甚至出现加剧.因此,调整内需结构,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扩大内需政策的效果,更好地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外需严重萎缩的新情况下,扩大消费,强化内生动力,是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根本保障。扩大消费  相似文献   

12.
《中外企业文化》2006,(8):60-61
2006年1到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30390.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2%,占GDP比重与前几年相比呈下降趋势。这种情况,在目前的经济运行中是否正常,老百姓的钱花到哪里了呢?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今年3月份以来,月度消费物价涨幅呈逐渐加快的趋势。5月24日,成品油价格再次上调,北京93号汽油每升上涨了四毛多;出租车价格也从原来的1.6元/公里上涨到了2元/公里;最近北京市又在酝酿居民使用的中水涨价。央行在今年第二季度的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中发现,居民对物价上涨反应强烈,满意度大幅降低;同时,对未来物价预期指数上升至31.1%,比一季度跃…  相似文献   

13.
一、1978年~1992年:我国的消费周期的划分及特征自1978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来,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高,居民消费总额不断攀升,特别是1992年以来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见图1)。消费增速明显,1978年消费实际增长速度低于5%,30多年来消费增长速度只有两次低于5%。1992年之前消费还存在大起大落的波动,其中,一次是负增长率,消费增长速度难以稳定。  相似文献   

14.
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长期的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辽宁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经济格局和运行机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不断跃上新台阶,为辽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在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过程中,作为全国重要工业基地的辽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矛盾和问题。从近13年来辽宁经济运行轨迹与其他省份的比较来看,辽宁经济总量位次不断后移,GDP从1991年的第4位,降至2003年的第8位,并且。13年来辽宁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9。6%)在全国31个省(市)中仅居第21位,增长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本文从现阶段经济增长的角度,分析影响辽宁经济发展后劲的主要因素和发展潜力所在,从长期经济发展的角度。找出导致辽宁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潜力难以发挥的根本原因,据此提出增强辽宁经济发展后劲、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宏观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无锡历史文化悠久,不仅是吴文化的发源地,而且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也是中国乡镇工业的发源地。改革开放30年来,无锡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1978年至2007年,无锡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2%。2013年,无锡已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70.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46万元,按现行汇率计算,达到2.04万美元,成为省内首个人均GDP达2万美元的城市,连续3年保持全省第一。无锡在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传统发展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制约无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无锡要确保2014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向消费主导型转变,保持经济高质量的增长和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是省委、省政府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一项根本性战略举措。作为老工业基地的辽宁.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老工业基地改造仍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闯出一条节能高效、和谐发展的振兴之路.确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一直有人主张把经济增长的动力转到由国内消费拉动上来。而中国人民银行的最新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居民储蓄已超过14万亿元,按我国13亿人口来计算,目前我国人均存款已达到1.07万元。在人均储蓄过万元的情况下,消费为何还连年走低,国内需求为何启动不起来?对此本文进行了大量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十五”以来,辽宁省国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呈现出快速发展、稳中有升的态势,但制约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构性、机制性矛盾依然存在。从需求角度来看,在投资、消费、进出口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高投资并没有带来应有的消费增长,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推动力不足,高投资低消费经济增长方式,成为亟需采取有力措施解决的焦点问题。这关系到全省能否理顺“三大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将全省社会经济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9.
一、当前的消费特点(一)消费增长处于下行区间,增速为同期新低2012年1~4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9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从环比增长来看,2012年1~4月,分别环比增长0.91%、1.32%、1.19%和1.13%。为了消除春节日期不固定因素带来的影响,对比历年1~4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  相似文献   

20.
一、2011年消费形势回顾(一)消费增长总体情况201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8.12万亿元,同比增长17.1%,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3个百分点(2010年同比增长18.4%)。1~12月份各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速度分别为19.9%、11.6%、17.4%、17.1%、16.9%、17.7%、17.2%、17%、17.7%、17.2%、17.3%和1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名义增速比2010年同期有所下降,但总体来看高于20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