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酝酿洽购皮尔.卡丹,只是温州商人收购国际品牌的第一步。温州的民间资本将组团收购更多的国际知名品牌。从当初的联合集资买房炒楼到现下的组团"出击"国际知名品牌,温州商人的"生意经"打到了海外。  相似文献   

2.
这个冬天,温州商人有点“冷”——迪拜楼市被套资金30多亿元,省外煤矿投资损失150亿元。“倒霉”与“倒煤”成为最近从迪拜与省外返乡温州商人的口头语。寒冬之下,温州商人开始反思“草根经济”。  相似文献   

3.
温州经济这几年发展速度一直稳居全国前列,“温州经济模式”更是闻名海内外,温州经济所取得的成就却是靠一大批快速成长的温州企业所支撑的,而温州企业的成功又是充分利用被称为“中国犹太人”的温州商人,依靠二百多万温州商人在国内外创建的市场营销网络,把温州商品推销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相似文献   

4.
线索来自杭州:俄罗斯“商人”意欲何为宁波贝发集团是国内最大制笔企业之一,其商标“贝发”是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品牌。1999年6月2日,一个来自杭州的可靠消息传到宁波贝发集团公司总部,有来自俄罗斯专门从事经营假冒伪劣商品的不法商人,携带贝发公司在独联体国家销售的数种文教样品前往浙江义乌、温州,寻找能够仿制该产品的供货企业以图建立业务关系。公司总经理邱智铭立即召集外协部、无形资产管理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开紧急会议,迅速部署打击这起侵犯公司利益的  相似文献   

5.
据报道,温州鹿城区南塘5组团小区接过了温州鹿城区民政局颁发的“南塘5组团小区业主大会”的牌匾,成为一个注册社团,这在全国还是第一次。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深圳立法赋予管委会社团法人资格,广州民政部门也曾向管委会发放社团法人证书。  相似文献   

6.
书香     
《企业研究》2012,(23):80
《温州商人的眼光》温州商人为什么处处都能赚大钱?温州商人凭什么能赚别人赚不了的钱?温州商人靠什么挥舞起上百万元甚至上亿元的投资基金?人们感到迷惑:温州人成功经商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财富密码?眼光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眼光有多远,就能走多远。同样是商人,眼光不同,境界不同,结果也会不  相似文献   

7.
媒体观点     
《经营者》2006,(7)
早在温州财团到北京之前,已经有很多媒体报道他们是携带百亿巨资炒北京国有企业的。周德文(知名温州智囊、温州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在谈及此次进京的目的时,显得十分谨慎,使用了“相亲”这个词,很有意思。据了解,这次主要对北京的国企改制的一些项目、还有一些高新技术实施项目来进行一些考察和洽谈,寻找投资的商机。——中央电视台在很多人眼里,一个“炒”字,几乎就成了温州商人的集体形象。这个“炒”包含着两层涵义,一是热,能把价格抬得高高的,让市场集体追涨;二是快,见利就收,资金快进快出。善于“炒”,说明了温州商人的精明,但同时多少…  相似文献   

8.
中国之大,地域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纷繁复杂,由此形成的各地商人群落个性更是多姿多彩。比如,北京商人豪阔,广东商人忙碌,上海商人“门槛精”,武汉商人小心不服输,温州商人四海闯荡,闽南商人敢拼敢赢,东北商人强悍易怒……凡此种种,皆为中国商人之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9.
<正>这个冬天,温州商人有点"冷"——迪拜楼市被套资金30多亿元,省外煤矿投资损失150亿元。"倒霉"与"倒煤"成为最近从迪拜与省外返乡温州商人的口头语。寒冬之下,温州商人开始反思"草根经济"。不少网友留言中充斥着幸灾乐祸声。显然,温州商人的名声在公众中间并不理想,社会上流传的除了他们的暴富神话,似乎一切都围绕着一个"炒"字。在很多人看来,温州商人应  相似文献   

10.
和所有的资金一样,温州资金在全国“攻城掠寨”的同时,总在寻找着最有价值的“猎物”,当料尾楼闪现商机的时候,精明的温州商人又一次走在了市场的前沿。  相似文献   

11.
不知今天是不是温州商人王均瑶特意选定的日子?“8·18”,在这个商人看重的日子,中国东方航空武汉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值得关注的是,新诞生的这家中国航空公司里.有着均瑶集团18%的股份。这是国内首家民营企业参股国有航空运输业。35岁的王均瑶,因此成为“民营资本进入航空业第一人”。尽管今天均瑶集团的总部已经在繁华的上海,但是王均瑶的成长是一个经典的温州商人案例:一个16岁辍学的青年,最后成为让资本“飞”上蓝天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12.
金秋十月,记者来到浙江海宁,采访了蒋益喜。海宁著名皮衣品牌“都彭”便是出自这位温州商人之手。  相似文献   

13.
故事     
《中国企业家》2004,(9):68-74
一次“艰苦卓绝”的石油收购,凸显了中国商人,中国企业立足海外的不易。  相似文献   

14.
青藏铁路给浙江商人带来无限商机 “去不去青海、西藏?”最近,在上海的一次聚会上,几个温州商人不约而同地相互问了这个问题。敢为天下先的浙江商人在青藏铁路通车后,又把眼光投向了西域青藏。  相似文献   

15.
物流资讯     
《物流科技》2006,29(10):I0001-I0001
2006年上半年我国物流运行情况;天津港联盟国际集装箱码头明年初竣工;我国首家中外合资货运航空公司开航;物流业有可能成为温州商人投资新热点;山西最大化肥仓储超市落成。  相似文献   

16.
2013年3月8日上午,温州鹿城区南塘5组团小区业主大会法人代表金巧口接过了由鹿城区民政局授予的“社团证”和“法人资格代码证”,这标志着全国首家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业主大会诞生了。但是,对于业主大会的主体资格争议并未平息。有人认为它是一个独立的民事主体,也有人持反对意见。温州将业主大会赋予法人资格的做法是否恰当?  相似文献   

17.
“‘儒商’已经被滥用了,商人的本性就是唯利是图。我喜欢做纯粹的商人。”王征并不喜欢给自己贴商业以外时髦的文化标签,但亚视股权收购至少眼下看来确是无利可图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孕育了温商的崛起。他们敢为人先,不畏艰苦,带着产品走南闯北,铸就了发展市场经济的“温州模式”,吸引无数专家学者前去考察调研,参观学习者更是络绎不绝。当今,温商和温州产品遍布全国,世界很多国家,也都有温州商人和温州的名牌产品,真可谓“哪里有市场,那里就有温商;哪里有温商,那里就有市场”。这确实让人称奇。然而,我们读完虎牌控股集团总裁陈建孟的“创业创新与温商文化”后,就不难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9.
殷雄 《经营者》2003,(3):8-10
2002年6月,在“中国·温州现代商业文明论坛”上,当有人向全国政协常委胡平问起温州人的优缺点时,他冒出一句话,“温州人会做生意,但没有企业家。”近20年来,温州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家族企业,但很少有用现代管理手段经营的名牌公司。本文主人公叶进博,今年25岁,和父亲都是土生土长的温州商人,不同的是父亲干的是传统生意,干了20多年资产不足500万元;他干的是反传统生意,爆炸似的发展,从8万元开始,干了1年资产就突破亿元。有专家预测:叶进博现象,预示着温州新一代经营者中要出大企业家。  相似文献   

20.
“中国制造”的尴尬困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极端的事情在不久前出现了:西班牙人烧毁了温州鞋,并爆发了一轮针对中国商人的示威游行,以抵抗中国商人的廉价产品给西班牙本地商人带来的不公平竞争.“中国制造”以占据全球第一的市场份额迅速取代了“日本制造”、“欧美制造”,但繁华并没有给“中国制造”带来实际的繁荣——始终在价值链最低端苦苦挣扎,甚至还在国际市场上屡屡受挫,各国针对“中国制造”的反倾销案此起彼伏。什么时候,世界各地的人们也能像我们喝着可口可乐、穿着意大利服装、用着法国香水、开着宝马车那样,享受着“中国制造”带给他们的物超所值的快乐?什么时候,“中国制造”也能在全球增值的大蛋糕上分得较大的那一份?本专题为“中国制造”的全球化生存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