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案情介绍】近日,某市质量技监局接到群众举报,称某工厂无证生产建筑防水卷材。该局当即派出执法人员赶往现场,查获标注某防水材料厂厂名、厂址的建筑防水卷材共250卷,且产品包装上并 相似文献
3.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8,(11)
案情回顾《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8年第9期"抛砖引玉"栏目刊登的《谁是本案的违法主体》一文介绍了这样一起案例:近期,某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接群众举报称某工厂无证生产建筑防水卷材,执法人员立即赶赴现场,现场查获标注该厂厂名的建筑防水卷材共250卷, 相似文献
4.
5.
1.案情介绍
B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简称B县局)根据上级食品专项整治的统一部署,对该县甲白酒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在其仓库发现有765箱(每箱6瓶,每瓶500毫升)标注四川某品牌的18°白酒. 相似文献
6.
孔峥嵘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9,(11):32-33
2007年10月9日,江苏省泰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接举报,反映某化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无生产许可证生产销售工业甲酸,要求查处。接报后,我稽查支队立即安排执法小组于10月11日对该公司进行专项检查,公司很快对举报的内容表示认可,并如实提供了2007年4月至10月生产销售工业甲酸情况统计表。局案审会研究后,认为该公司2。07年4月至{0月销售的工业甲酸全部是违法产品,于2008年5月下发了行政处罚告知书, 相似文献
7.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1,(12)
案情回顾《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1年第10期"抛砖引玉"栏目刊登的《销售列入淘汰目录的产品是否可以直接处罚》介绍了这样一起案例:某质监局执法人员根据举报线索,对辖区内某钢材经销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进行执法检查。经查发现,A公司钢材产品堆场上有80吨待销的热轧带肋钢筋。吊牌显示:涉案钢筋生产企业为B公司,已经取得生产许可证,钢筋牌号为HRB335。其中,有50吨钢筋的生产日期为2011年8月20日,其余30吨钢筋的生产日期为2011年4月30日。 相似文献
8.
9.
11.
12.
赵森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6,(6):20-21
《复杂案件定性难》这一案例,列举了A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查处该市某啤酒有限公司时,执法人员在对案件定性时出现的4种截然不同的意见。笔者认为,该案定性的关键是要正确把握违法事实的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13.
[案情简介]近日,某县质监局接到群众举报,对一塑钢门窗加工厂进行执法检查,现场发现厂房内正在加工塑钢窗,共生产1.8米×2米的塑钢窗25个。该厂提供不出生产许可证即属于无证生产。据该厂负责人说,他们同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了委托加工书面协议。 相似文献
14.
赫成刚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4,(2):22-23
2013年第12期《中国质量技术监督》刊载了《高层建筑不装安全玻璃该怎么办》的案例,结合2003年12月4日,原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质检总局和工商总局四部委局联合发布了《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进行具体分析,不妥之处请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15.
小曲 《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07,(11):48-48
11月12日上午,根据群众举报,莆田市质监局执法人员对荔城区黄石镇西洪村一无卫生许可证、无工商营业执照的粉丝生产加工黑窝点进行查处。执法人员在现场发现,该窝点生产的粉丝生产违法大量加入半精炼工业用石蜡、焦亚硫酸钠(漂白剂)、黑色着色剂等有毒、有害辅料, 相似文献
16.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3,(3):18-19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第1期“抛砖引玉”栏目刊登的《究竟谁是违法主体》一文中提到的案例,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行政执法过程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如果在办案过程中不能准确地确定违法主体,不仅案件不能妥善及时地解决,甚至有可能使其成为死案。那么,本案违法主体究竟是谁?各地读者见仁见智,纷纷阐述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薛轶群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9,(7):32-33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优化配置诞生了委托贴牌加工生产的经营模式,具体表现为由委托方委托受托方加工生产产品,产品贴附委托方的品牌和名称,受托方仅获取加工费用,贴牌产品的销售权属于委托方.当委托贴牌生产成为众多厂家竞相选择的生产组织方式后,质监执法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质监部门在查办委托贴牌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违反行政法律的行为时,往往会因委托贴牌关系的存在,而在涉案当事人行为性质判断及违法主体认定等问题上产生争议. 相似文献
18.
问:我们在计量行政执法过程中发现,某企业生产的计量器具未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该企业曾经在办理经营资格手续时,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咨询过办理许可证事宜,但企业没有办证就生产、销售,属于行政相对人故意违法。在质量技术监督局资产审理委员会讨论案件时,大家对案件的事实、理由、违法规定等均无异议,但对当事人处罚适用“没收违法所得”的理解,产生了分歧。请问:如何具体确认违法所得。 相似文献
19.
案情介绍 2005年8月,乙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队接到群众举报:乙市某商贸有限公司正在销售未经CCC认证的XX牌电源插座.乙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执法人员在调查中了解到,2005年3月,甲省某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器公司)与乙市某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商贸公司)签订了《XX牌电源插座在乙市地区范围内销售总代理合同》. 相似文献
20.
夏希亮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8,(9)
当前,质监执法人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查处了大量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未取得生产许可证列入目录产品(俗称"经营性使用无证产品")的案件。在实施处罚时,有人认为违法所得无法计算,因此也就无法对违法所得实施没收,如果这样,案件办理得不彻底,留下了尾巴;也有人认为经营性使用无证产品无违法所得。对此,案审人员往往争论不休,但笔者认为,一般情况下,应当将经营性使用无证产品确定为无违法所得为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