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不得抵扣"和"视同销售"的税法规定及会计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列举了增值税进项税不得抵扣的五种情形:一是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二是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三是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四是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五是本条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的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  相似文献   

2.
<正>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纳税人自用的应征消费税的摩托车、小汽车、  相似文献   

3.
非正常损失存货会计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值税暂行条例》第10条规定下列项目的进项税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二)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三)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24条进一步规定条例第10条第(二)项所称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虽然税法明确规定非正常损失存货进项税不能抵扣,会计处理时基本上也考虑到增值税的转出问题,然而非正常损失存货的不同的账务处理却会对增值税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试就非正常损失存货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 一、进项税额转出的核算问题进项税额转出是核算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税额,包括未按照规定取得并保存增值税扣税凭证;外购固定资产;外购应税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非正常损失;非正常损失的原材料和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外购货物或应税劳务。按照现行的有关会计处理规定,对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的会计处理有两种方法:(一)购进时,直接计入资产价值,不通过“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核算。(二)购进时,先通过“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相似文献   

5.
我国企业对增值税尤其是对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等税务敏感问题的现行会计处理方法不尽合理,人为地扩大了进项税额转出,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和净损失,而且增加了不必要的账务处理,需进一步完善,即:注重客观实际,按不同情况,依据税收法规计算出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规范会计处理程序。  相似文献   

6.
问题解答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如何做账问:《税法》规定,工业生产企业购进货物,必须在购进的货物验收并办妥有关入库手续后,才能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商业企业购进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必须在购进货物付款后,才能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尚未付清货款或尚未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作为纳税人当期进项税额予以抵扣。我们是商业企业,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果购进货物已经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但尚未付清货款的情况下,其进项税额如何反映呢?答:《税法》对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时限作了明确规定,但现行会计制度没有明确对进项税额的账务…  相似文献   

7.
1、增值税计价不能反映实际成本原则。企业购进的材料物资等必须按实际发生的费用计价,包括买价、采购费用和各种税金。但现行增值税法规定:“一般纳税人在购进货物并取得专用发票的情况下,增值税额可以单独抵扣,不计入成本”。一般纳税人在购进货物时,实际付出的是买价(含增值税)和采购费用。而现行会计处理将价税分离.反映出的货物成本只是实际成本的一部分,扭曲了实际成本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商业会计》1997年第10期发表的《谈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的核算》一文中谈到:只有属于非常损失造成的存货短缺,才涉及进项税额转出,并且在查明货物短缺前不作有关增值税的账务处理。笔者对此谈点不同看法,以共同探讨。1.“非常损失”和“非正常损失”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相似文献   

9.
部分免税商品如何计算增值税郭建民税法规定:纳税人销售免税货物,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计提增值税销项税额,其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也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因此,如何分清外购货物用于免税项目与应税项目的数额及其进项税额,是企业正...  相似文献   

10.
现行制度规定了企业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不予抵扣的三种情况:1购入固定资产或购入的货物或接受劳务直接用于免税项目、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时,其取得的进项税额直接计入固定资产或购入的货物和劳务的成本;2购入的货物改变用途用于免税项目、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以及遭受非正常损失时,其进项税额通过“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转入相关的承担者予以承担;3购入货物或劳务,没有按规定取得并保存增值税扣税凭证,或者扣税凭证上未按照规定注明增值税额及其他相关事项的,其进项税额只能…  相似文献   

11.
企业在购进货物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货到票未到”、“货到票到未付款”与“票到货未到”的现象。这里的“货”是指企业购进的货物,“票”是指企业购进货物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存在差异,同样是“货到票未到”、“货到票到未付款”与“票到货未到”,其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均不同。现将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方法说明如下:一、会计处理(一)“货到票未到”的会计处理对于尚未收到发票账单的收货单位,应当分别材料科目,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借记“原材料”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科目,下月初…  相似文献   

12.
递 延进项税额是指一般纳税人已经取得抵扣凭证 ,且属于法定抵扣范围 ,但据国税发 [1 995]0 1 5号文规定 ,抵扣时间尚未到期的进项税额。国税发 [1 995]0 1 5号文规定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 ,其进项税额申报抵扣的时间 ,按以下规定执行 :1 工业生产企业购进货物 (包括外购货物所支付的运输费用 ) ,必须在购进的货物已经验收入库后 ,才能申报抵扣进项税额 ,对货物尚未到达企业或尚未验收入库的 ,其进项税额不得作为纳税人当期进项税额予以抵扣。 2 商业企业购进货物 (包括外购货物所支付的运输费用 ) ,必须在购进的货物付款…  相似文献   

13.
保税加工货物又称为加工贸易保税货物,是指经海关批准未办理纳税手续进境,在境内加工、装配后复运出境的货物,具体包括进口的料件和出口的成品(半成品),它遵循“两头在外”货物基本流动原则:料件由境外流向境内,成品由境内流向境外。上述两种流动方向的报关属于保税加工货物报关的正常情况,报关单的“贸易方式”和“征免性质”两个栏目均填制“来料加工/进料对口”,其报关操作相对比较容易。但在实际工作中,保税加工货物涉及的情况错综复杂,货物流动方向也呈显千姿百态,它们并非沿循保税加工货物基本流动原则,报关单位或报关员屡次遭遇保税加工货物“违反”基本流动原则“非正常情况”报关的困扰,这不仅催生了较高的报关差错率和较低的通关效率,同时也给报关单位、进出口单位以及报关员造成了诸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正视保税加工货物“非正常”情况的报关规范,探索灵活有效的处理技巧,是解决保税加工货物报关实践工作中所面临困境的必然之举。  相似文献   

14.
现行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应退增值税税额,依进项税额计算,具体计算公式为:应退税额=出口货物数量&;#215;加权平均进价&;#215;退税率,其退税依据是外贸企业购进出口货物的进价。而生产企业自营(委托)出口应退的增值税是执行“免、抵、退”或“先征后退”政策,出口退税的税额取决于出口的离岸价销售收入及其进项税额。  相似文献   

15.
所谓提前抵扣进项税额是指经检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未付款之前,账目上“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借方直接对应着“库存商品”(“加工商品”)借方和“应付账款”贷方,说明企业存在购进商品或应税劳务未付款就提前抵扣进项税额问题。根据现行税收法规,“商业企业购进货物,必须在购进的货物付款  相似文献   

16.
国家税务总局 国税函[1999]124号  1997年6月1日国家计委、铁道部对铁路货物运输价格体系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铁路运输费用如何给予抵扣,各地执行不一,为统一现行税收政策,现将铁路运输费用抵扣范围明确如下: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或销售货物(固定资产除外)所支付铁路运输费用准予抵扣的运费金额范围,仅限于运输单位开具的货票上注明的铁路货物运输运营费用(即发到运费和运行运费)、铁路建设基金。除此之外,对于纳税人购进或销售货物支付的其他铁路运输费用,如丰沙线、京秦线、大秦线、临管加价、电气化铁路电…  相似文献   

17.
商品削价损失的进项税额是否转出,关键是区分削价损失是属于正常损失还是"非正常损失";而判断正常损失与"非正常损失"的关键,在于区分造成存货损失的原因是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商品削价损失既有正常损失,也有"非正常损失",对"非正常损失"导致的削价损失,其相应的进项税额应当转出,而对于因正常损失造成的削价损失部分的进项税额则不必转出。  相似文献   

18.
一、购进货物改变用途时增值税会计处理方法理论分析 判断一项业务所产生的增值税是进项税额转出还是视同销售,笔者认为应首先判断货物有无发生增值.对于已经进入生产环节,成为产成品或在产品的购进货物,由于发生了增值,若发生特定经济业务时,就应按照增值后的计税价格计算缴纳增值税.对于没有进入生产环节的购进货物,没有在企业内发生增值,这时就需要判断购进货物有无发生流转,如发生流转,则视同销售,作销项税处理;如未发生流转,只是企业内部资产不同形态的转化,则作为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相似文献   

19.
对企业自用货物增值税会计处理的思考欧阳爱平商品流通企业从外部购进的货物,绝大部分被转手销售或经再加工后出售,但也有部分货物是由企业自己使用或用于其他用途,如购入自用的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和固定资产;购入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以及对外投...  相似文献   

20.
按照税法的规定,非正常损失的存货是指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存货。本文主要讨论了企业增值税法限定下的存货非正常损坏的范围和内涵,存货非正常损失的基本会计处理以及涉及变价收入的存货非正常损失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