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叶怡雄 《财会月刊》2011,(12):51-52
【摘要】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核算的关键是根据实际利率法编制摊销余额进度表。本文通过摊销余额进度表的编制,阐述了“实际利率”、“复利”、“计息期间”、“摊余成本”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相关概念,进而对计息期为非整数情况下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核算提出了简易、可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核算的关键是编制摊销余额进度表。本文从资金时间价值原理出发,介绍Excel下摊销进度表的编制,进而提出年中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叶怡雄 《财会月刊》2010,(11):51-52
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核算的关键是编制摊销余额进度表。本文从资金时间价值原理出发,介绍Excel下摊销进度表的编制,进而提出年中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企业购买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入账后,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其利息调整金额。但对于债券法定计息期与会计计息期不一致时的实际利率法核算,目前尚存争议。有观点认为,上述情况的实际利率不按债券法定计息期计算,而按会计计息期(含法定计息期和年末)的总计息期数  相似文献   

5.
现行会计准则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但当出现非整数计息期时,持有至到期投资按实际利率法进行会计核算变得十分复杂。本文通过设计债券摊余成本计算表及跨期投资收益与摊余成本计算表并利用EXCEL提供的财务函数、公式填充等功能,使这一复杂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6.
许长荣 《财会月刊》2011,(25):52-53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按照实际利率法对持有至到期投资中的利息调整进行摊销。本文介绍运用EXCEL财务函数IRR及XIRR辅助核算现金流间隔期相同以及现金流间隔期不同的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中一系列问题的处理进行了探讨,如持有至到期投资概念的界定、明细科目的设置及内涵、相关交易费用的处理、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的计算以及利息调整的摊销等问题,以期对实务操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按照实际利率法对持有至到期投资中的利息调整进行摊销。本文介绍运用EXCEL财务函数IRR及XIRR辅助核算现金流间隔期相同以及现金流间隔期不同的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企业在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后续计量时,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照摊余成本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核算。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过下列调整后的结果:扣除已偿还的本金;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相似文献   

10.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及其他金融负债进行后续计量。其中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项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此规定明确债券的溢折价摊销只可采用实际利率法进摊销。债券按付息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另一种是期满时一次还本付息。不同版本的《企业会计准则》的讲解中比较详尽的阐释了实际利率法下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溢价或折价摊销,而对于到期还本付息的债券如何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其溢折价,则未提及。文章试从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应付债券溢折价摊销两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企业在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期间,采用实际利率法,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①扣除已偿还的本金;②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  相似文献   

12.
企业进行债券投资大多是在二级市场上购买流通债券。流通债券的估价时点不在发行目,可以是任何时点。因此就出现了“非整数计息期”问题。新会计准则要求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在出现“非整数计息期”情况下投资的实际利率计算变得十分复杂。本文以投资07长电债为例,对如何利用Excel求解出现“非整数计息期”的实际利率计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企业会计准则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这类金融资产的核算引入了摊余成本的概念,并在收益计算时要求采用实际利率法。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是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核算的两大难点,其数据计算过程十分复杂,给广大会计实务工作者处理此类业务带来了困难。本文利用Excel的财务建模建立计算模型,实现数据计算的自动化,简化了相关的会计核算工作。  相似文献   

14.
企业会计准则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这类金融资产的核算引入了摊余成本的概念,并在收益计算时要求采用实际利率法。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是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核算的两大难点,其数据计算过程十分复杂,给广大会计实务工作者处理此类业务带来了困难。本文利用Excel的财务建模建立计算模型,实现数据计算的自动化,简化了相关的会计核算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中级会计实务中持有至到期投资首次接触到实际利率的摊销,理论相对较深。作为从事财务会计教学的老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将如何贯彻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将理论较深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好懂作为努力的目标。本文就时间数轴、T型账户分析在"持有至到期投资"教学中的运用分别就溢价购入、折价购入分期付款的核算作一次有益的尝试。一、溢价购入(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1)债券首次发行时购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计量,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入账成本。初始入账成本高于面值的部分,应借记"持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会计准则要求按实际利率法摊销债券溢价和折价。目前一般的做法是以债券投资溢折价摊销计算表计算债券摊余成本,本文运用T型账户进行计算,使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的确定方法更为简单、明了。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实际利率法下提前赎回持有至到期投资计量的探讨,提出了二次实际利率法,并试图借助该方法来增强提前赎回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计量的合理性和可理解性,从而进一步完善实际利率法在持有至到期投资计量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刘啸尘 《财会月刊》2013,(12):96-97
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核算的难点主要在于持有期间的收益确定及溢折价的摊销。而T型账户法能直观、全面地反映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整个过程,使得会计业务处理过程变得清晰明了。本文主要阐述T型账户在持有至到期投资中的应用,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初学者更易掌握。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会计准则要求按实际利率法摊销债券溢价和折价。目前一般的做法是以债券投资溢折价摊销计算表计算债券摊余成本,本文运用T型账户进行计算,使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的确定方法更为简单、明了。  相似文献   

20.
在财务会计相关核算中,涉及到一些与资金时间价值相关的内容,如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应付债券的利息调整摊销、非流动资产减值、融资租赁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带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中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摊销等.文章以持有至到期投资相关会计核算为例,结合现行会计准则规定与财务管理知识,分析资金时间价值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方法及目的,认为资金时间价值的引入使得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更接近其经济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