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2002年我市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以来,全市各级粮食部门围绕确保粮食安全,积极探索加强地方粮食储备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初步建立起以地方储备中心粮库为支撑,以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为抓手,设施完善、管理规范的市县两级粮食储备体系,为强化粮食宏观调控、推动储备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全市建成中央储备直属库3座,地方粮食储备库5座。  相似文献   

2.
1 统一的规划管理 对于粮食的异地储备,国家粮食局应有更明确的宏观管理思路,对于已经先行试点的异地储备应积极总结经验并推广,为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牵线搭桥,密切粮食产销区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协作关系,有必要时组织点对点的异地储备沟通见面会;协助制订主销区储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要求主销区要尽快健全地方粮食储备体系,按国家规定充实地方粮食的实物储备并应用多种储备模式.  相似文献   

3.
威海市自2002年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以来,粮食部门围绕确保粮食安全,积极探索加强地方储备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初步建立起以地方储备中心粮库为支撑,以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精心化为抓手,设施完善、管理规范的粮食储备体系。近几年,先后建成中央储备直属库3座,地方粮食储备库5座,库总容量达到35.5万吨,为粮食物流现代化,促进粮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城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是我国粮食的重要载体,既区别于一般的粮食购销企业,又不同于单纯的粮食储备企业。近年来随着粮食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粮食购销企业内部改革不断推行,其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区粮食购销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笔者对扬州市城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其优势与不足,对其未来发展做初步探究并提出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城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是我国粮食的重要载体,既区别于一般的粮食购销企业,又不同于单纯的粮食储备企业。近年来随着粮食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粮食购销企业内部改革不断推行,其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区粮食购销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笔者对扬州市城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其优势与不足,对其未来发展做初步探究并提出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建立了中央、省及市、县多级粮食储备制度。地方粮食储备企业(本文所述地方粮食储备企业专指市、县级粮食储备企业)承担着本地区储备粮的管理和流通主渠道任务,对稳定地区粮食市场价格。确保地区粮食供求平衡起着重要作用。总的来看,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市(县)级储备粮在管理上逐步规范,成果渐现,朝着更高层次方向发展。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改进和提升的方面。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宁夏粮食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家粮食局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创新工作,对粮食流通机制体制的完善与创新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在基本解决了“老人、老粮、老账”问题的基础上,逐步构建行政管理、粮食储备和购销市场三大体系;建立粮食价格监测、应急成品粮储备、粮食指导价收购、储备粮轮换风险防范等机制,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和手段进一步加强;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市场竞争力和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今年1-10月,全区共收购粮食7.65亿公斤,其中:国有粮食企…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的粮食平准储备制度建设胡继连所谓粮食平准储备,即以稳定粮食市场为目的的粮食储备。为了稳定国内粮食市场,世界上不少国家特别是一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都先后建立起了自己的粮食平准储备制度。本文拟对我国的粮食平准储备制度的建设问题作些分析。一、粮食平准储...  相似文献   

9.
粮食储备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储备粮的储存业务都是由国有粮食仓储企业承担的,在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中央储备粮承储主体出现了新的变化,非国有粮食企业能否参与竞争、获得代储资格问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为背景,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国家粮食储备系统运营效率为目标,通过对国家粮食储备承储主体资格的理论分析,探讨非国有粮食企业参与国家粮食储备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方案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各级粮食储备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为确保储备粮“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粮食轮换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显。目前,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粮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全国性粮食购销市场的放开,中国已经形成了粮食购销主体多元化的竞争格局。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市场环境。储备粮轮换经营工作的成败将进入客户关系起决定作用的时代。  相似文献   

11.
从2001年秋粮收购起,江苏省实行了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改革,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离社会主义市场化的要求还相去甚远,应致力于与新形势相适应的粮食流通新格局。其基本内容与要求是规范的市场、合格的主体、合理的储备、稳定的购销衔接关系与灵敏的粮油信息。与此相适应,应注重强化省长负责制下的市县长负责制,对生产流通全面考虑、统筹实施;应有效设定江苏粮食安全目标,促进粮食生产、储备与市场建设相协调;应充分发挥粮食风险基金作用,促进尽快形成流通新格局;应加快依法治粮步伐,逐步建立健全粮食市场法律环境等。  相似文献   

12.
粮食仓储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然而,长期以来,国有粮食系统内部并没将粮食仓储业当成一个独立企业,许多粮库仅是个报帐单位。随着中国粮食储备制度的建立,有一批粮库成为国储库或中央直属库或专储粮代储库或地方储备库后,才逐步成为独立核算的企业。  相似文献   

13.
国有粮食企业承担着粮食储备、军粮供应等政策性业务,发挥着粮食购销的主渠道作用,是粮食安全的重要载体。就整个粮食流通业务而言,国有粮食企业各个业务环节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操作性。国有粮食企业应高度重视粮食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和使用,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为确保粮食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以来,乳山市粮食局及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强化粮食宏观调控,建立地方粮食储备体系上来,确保地方粮食安全。2006年,顺利建成设计容量4万吨的乳山市地方粮食储备库,同时狠抓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使储备粮管理工作迅速走上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轨道,2007年被省局授予“山东省地方储备规范管理示范库”称号。  相似文献   

15.
按照国务院和山东省政府的部署,青岛市于2002年在省内率先实行了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放开了粮食收购、粮食市场和粮食价格。为适应粮食市场化的新形势,确保粮改顺利推进和全市粮食安全,我们在全面认真贯彻落实各项粮改政策措施的同时,根据青岛的实际,着重抓了地方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一、以确保粮食安全为目标,适时足额扩充地方粮食储备青岛非农业人口较为集中,流动人口多,军供任务重,粮食产需缺口较大。粮食市场放开后,如果没有足够的地方粮食储备做支撑,就难以调控和稳定粮食市场,保证军需民食。为此,我们…  相似文献   

16.
《齐鲁粮食》2006,(5):42-43
在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新形势下,国务院和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做好粮食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使粮食工作走上了有法可依的轨道。中央及地方粮食储备体系的建立,为做好粮食仓储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粮食仓储工作是粮食流通环节的重要一环,关系到粮食经济的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是大力整合社会粮食收购、加工、运输、营销网络,促进粮食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初步构建起以国有骨干购销企业为核心、以社会粮食企业和粮食经纪人为补充的粮食购销服务新体系。去年以来,全市共培训粮食经纪人691人,整合食品加工、供应企业15家,兴办农村粮油服务社193个,为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在继续对承担粮食储备的购销企业和军粮供应企业实行国有独资外,引导其他国有粮食企业采取股份制改造、租赁、  相似文献   

18.
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题,是粮食企业增强活力、走出困境、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改革是粮食经济发展的动力邛崃市国有粮食企业坚持以市场化为取向,积极稳妥地推进粮改,继粮食工业、饲料工业改制全面完成后,又对粮食购销企业进行布局结构调整,将8个粮站撤并为5个,形成了全市东南西北各经济区域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较为合理的布局。实施企业定员招聘重组,建立新型用工机制。重组招聘的220名员工全员转换了国有粮食职工身份。重组后,全市粮食企业人员较1998年1189人减少969人,减81.5%,2003年8月份全市5个粮食购销企业实现了零亏损。粮食企业…  相似文献   

19.
粮食是关乎国计民生社会安定和谐的大事,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作为市场主体之一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既是经营性组织,应承担经营责任和投资决策风险,又是完善粮食储备体系的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一、粮食市场放开给我国粮食储备与轮换带来的机遇首先,粮食市场全面放开后,国家保护粮农利益的做法将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粮食收购价格由市场形成。这样,在我国粮食储备与轮换上出现的收购价与销售市场价之间的矛盾将随之化解,我国粮食储备与轮换运作的政策环境将趋于宽松,有利于与市场全面接轨,提高储备与轮换的效益。其次,粮食市场全面放开后,农发行的粮食收购贷款方式将逐步改为商业化运作,按市场原则运作粮食收购贷款。由于承担国家粮食储备的企业信誉较高,有一定的政策支持,银行回收贷款有保障,绝大多数承担国家粮食储备的企业将会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