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分析上海轨道1号线开通前后土地利用变化及由此引发的人口分布变化,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对人口再分布的作用机制,研究了轨道交通的具体影响范围、影响力度,及在城市不同区域对人口再分布作用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以"四普"和"五普"数据为依据,利用人口密度、人口再分布指数、区位商、Lorenz曲线、人口集中指数等指标和方法分析了广东省劳动力人口的空间分布、变动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十年来,广东省劳动力人口的空间变动呈现三个基本特点:市际差距进一步扩大;空间分布不稳定,变化幅度大;空间分布不均,集中化程度加剧.引起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外来人口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差异.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劳动力人口空间分布及变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四普”和“五普”数据为依据 ,利用人口密度、人口再分布指数、区位商、Lorenz曲线、人口集中指数等指标和方法分析了广东省劳动力人口的空间分布、变动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 ,十年来 ,广东省劳动力人口的空间变动呈现三个基本特点 :市际差距进一步扩大 ;空间分布不稳定 ,变化幅度大 ;空间分布不均 ,集中化程度加剧。引起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外来人口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的初步数据,对其人口发展变化的一些主要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分析的重点是性别、年龄和种族结构以及人口的分布与再分布.文章认为美国人口状况变化的所有特点都与国际国内人口迁移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美国 2 0 0 0年人口普查的初步数据 ,对其人口发展变化的一些主要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分析的重点是性别、年龄和种族结构以及人口的分布与再分布。文章认为美国人口状况变化的所有特点都与国际国内人口迁移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新冠疫情的"超常规"管控举措影响了城市人口分布,研究其演变规律有助于疫情管控期间城市人口活动规律认知、聚集趋势判断,以及指导精准化管控分区划分和场所差异化管控。基于百度热力和POI数据,采用人口密度指数、ESDA及地理探测器,分析了西安市在2020年2-4月疫情管控期间的人口分布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西安市人口密度值及人口密度波动幅度由一环向郊外递减,且人口数量及人口流动性逐渐恢复。与非疫情阶段相比,居民的日常活动周期未发生较大变化,但受复工后企业错峰午休以及居民减少外出影响,活动特征在局部表现不同。(2)西安市高、较高密度区逐渐增加,较低、低密度区持续减少,而随着疫情管控放开及复工复产推进,城市人口分布逐渐由"中心—外围"转变为"中心—外围、开发区延伸"的空间结构。同时,西安市人口分布呈现明显的高、低值聚集以及内热外冷圈层式特征,且随着人口活力的恢复,这种特征越来越显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出防控导向型、防控—就业需求导向型、就业—消费需求导向型、购物—休闲需求导向型四种人口活动模式的特征。(3)西安市7类设施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强度为:住宅小区>餐饮设施>生活服务>医疗机构>购物服务>办公场所>公园广场,且住宅小区、餐饮设施、生活服务、医疗机构的影响强度逐渐减弱,购物服务、办公场所、公园广场的影响强度逐渐增强,指出疫情管控影响下城市配套设施与人口分布的耦合关系变化是影响西安市人口分布由相对分散变为更加聚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人口红利有可能是正也有可能是负,正的人口红利表现为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负的人口红利表现为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即人口负债。在新时代下,黑龙江省人口数量、结构呈现新变化,其对全省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发生了新变化。通过测算黑龙江省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人口红利变化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趋势,以新时代为背景,提出推迟人口负债和激发"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少是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以瑷珲-腾冲线对我国东西两壁人口分布状况的划分为依据,结合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及我国古今的人口分布状况的差异,分析历史上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对我国东西两半壁人口分布格局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990年代上海人口密度模型及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两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利用单核心和多核心人口分布模型模拟了上海1990年代的人口分布模型。(1)单核心人口密度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1990年代上海人口分布。Clark模型在拟合1990年的城市中心区和2000年的城市中心区以及中心近郊区时占优。Smeed模型在拟合包括郊区的全市地域范围的人口分布时占优。(2)多核心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上海的人口密度分布。1990年的模拟,上海有2个人口分布次中心,都分布在城市的核心区边缘区,多核心结构刚刚发育,城市核心对上海人口分布起主要作用,2000年模拟表明,上海有6个人口分布次中心,分布在中心区和近郊区,各个次中心对人口分布都有重要影响,多核心结构已经发育较为成熟。2000年上海人口扩散的距离较1990年远。(3)随着上海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分布的变动,上海人口空间结构已经从简单的单核心结构变为复杂的多核心结构。由于上海城市郊区的发展,城市郊区和原城市核心区一起组成了新的城市核心区。上海人口空间结构变化日趋复杂化。  相似文献   

10.
以两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利用单核心和多核心人口分布模型模拟了上海1990年代的人口分布模型.(1)单核心人口密度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1990年代上海人口分布.Clark模型在拟合1990年的城市中心区和2000年的城市中心区以及中心近郊区时占优.Smeed模型在拟合包括郊区的全市地域范围的人口分布时占优.(2)多核心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上海的人口密度分布.1990年的模拟,上海有2个人口分布次中心,都分布在城市的核心区边缘区,多核心结构刚刚发育,城市核心对上海人口分布起主要作用,2000年模拟表明,上海有6个人口分布次中心,分布在中心区和近郊区,各个次中心对人口分布都有重要影响,多核心结构已经发育较为成熟.2000年上海人口扩散的距离较1990年远.(3)随着上海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分布的变动,上海人口空间结构已经从简单的单核心结构变为复杂的多核心结构.由于上海城市郊区的发展,城市郊区和原城市核心区一起组成了新的城市核心区.上海人口空间结构变化日趋复杂化.  相似文献   

11.
从瑷珲-腾冲线的形成看人口迁移对我国人口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少是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以瑷珲-腾冲线对我国东西两壁人口分布状况的划分为依据,结合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及我国古今的人口分布状况的差异,分析历史上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对我国东西两半壁人口分布格局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人口集聚和区域不均衡是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我国的人口空间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特征。人口集聚除了具有静态的人口空间分布状态的含义外,还具有动态的人口向特定区域流动迁移的含义。 人口集聚、产业结构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 产业结构在人口集聚促进经济增长中起着中介效应,文章阐述了人口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以及产业结构升级是人口集聚影响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商》2015,(31)
人口因素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我国处于人口转变的关键时期,生育率、老龄化等问题日益突出,这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未来人口发展趋势,人口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生育、死亡和迁移是决定一个区域人口发展变化的三大核心变量。其中,死亡是不可人为调节和控制的事件,死亡率随经济社会进步不断降低,寿命持续延长,是一个刚性变量;迁移是一个调节变量,对于国际迁移人口规模可以忽略不计的中国而言,只能起到人口在国内不同区域腾挪再分布的作用,不能改变国家整体的人口状况;只有生育具有可调节性,生育率是一个弹性变量,  相似文献   

15.
王天霞 《中国市场》2014,(51):95-96
关于重庆市人口流迁与人口再分布,社会各界更加关注从微观角度审视人口流迁中存在问题,将城市的发展看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城市系统的各部分的资源要进行优化配置,并且还要使人口在城市系统内部合理组合布局才能实现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利用"推力—拉力"理论,为重庆区域人口流迁和人口合理分布问题提供一个积极有效的研究视角,有助于解决重庆市人口流迁和人口合理再分布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人口问题是关系经济长期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性、根本性问题,也是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基础要素。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人口发展进入深度转型阶段,人口总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等人口特征的变化势必影响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与此同时,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部署下,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公共服务发展带来的影响也不断深入。适应新时代人口和科技创新变化,公共服务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一、人口和科技创新变动趋势(一)人口老龄化持续加深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正日  相似文献   

17.
孙春波  余劲 《商业时代》2013,(1):122-123
近30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和结构上均发生了急剧变化。以此为背景,本文对各学者的研究观点进行充分梳理,分别从人口自然和机械变动导致住宅市场如何变化、人口红利对住宅市场的影响及程度等方面进行探讨。结论如下:人口数量变动对住宅价格影响不显著;人口空间变动对区域住宅市场冲击巨大;人口红利、年龄结构、家庭结构通过各种方式影响住宅市场。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了我国人口的地区分布特征及其在过去70年中的变化过程.研究表明:中国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大,人口分布的总格局是东密西疏.70多年来,我国人口地区分布的总趋势是由东向西倾斜,全国人口分布的重心也向西北方向移动,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人口地区分布的变化趋势各不相同.我国人口地区分布的集中程度在降低,人口的分布趋于"均匀化".  相似文献   

19.
经济转型视角下广东省流动人口的时空格局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2010年间广东省流动人口增速高居全国之首,在此十年间,广东省也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那么广东省经济转型对人口时空变化有着怎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广东省各县城单元机械增长是总人口变动的重要因素,流动人口分布的空间差距渐趋缩小.广东省产业结构与布局的转变对人口分布的变化有显著影响,随着广东省经济转型,三产产值的增长对流动人口也会呈现出一定拉力.需求结构转变对广东省流动人口分布的变化有显著影响:对于珠三角地区而言,外需是吸引流动人口的主要因素;而对于非珠三角地区而言,固定资本投入是近十年来对流动人口的主要拉动因素.  相似文献   

20.
新中成立国以来,黑龙江省人口受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和生育政策的影响,从人口总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上,均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人口再生产类型完成了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转变。近年来,人口发展呈现常住人口总量减少、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双降"、人口连续净迁出、老龄化程度加深、人口分布不均衡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