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订阅《农村工作通讯》.当时,农村改革刚刚开始,新问题、新矛盾不时出现,我经常在刊物中寻找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的依据和办法.1983年10月,我调任中共山东省委农工部副部长,此后不久,《农村工作通讯》通联处的同志到山东做刊物的宣传发行工作,我陪同到青岛市所辖的平度市调查,并召开全省第一次《农村工作通讯》宣传发行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农村工作通讯》的老读者,我首先要向编辑部的全体工作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你们多年来的辛勤工作表示敬意和感谢。我最初接触这本杂志是1959年,那年我进入了当时的四川财经学院主修农业经济。有一天到图书馆看书,就看到了《农村工作通讯》。因为我本人是在农村长大的,又学农业经济,就拿起来看,用大概半天的时间一口气读完。我感觉里面的内容太丰富了,很多说的都是我们农村的事,从那以后我就和《农村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许多年以后,我依然记得那个阳光打在脸上的明媚午后,第一次看到《农村工作通讯》,看着、抄着,如饥似渴地写了那么多的笔记,忘了下班时间。从此,作为一个"三农"工作者,我与《农村工作通讯》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一个普通读者到一个省的通联站长,她一如黑暗中的光亮,在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路上,她让我照见自己,也照亮明天,我获得过温暖的力量,我找到过前行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我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订阅《农村工作通讯》。当时,农村改革刚刚开始,新问题、新矛盾不时出现,我经常在刊物中寻找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的依据和办法。1983年10月,我调任中共山东省委农工部副部长,此后不久,《农村工作通讯》通联处的同志到山东做刊物的宣传发行工作,我陪同到青岛市所辖的平度市调查,并召开全省第一次《农村工作通讯》宣传发行工作会议。这次会后,刊物在平度市和青岛市的发行量大增,青岛市所辖地区成为刊物在山东的发行大户。由于省委农工部和各级农工部(有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从事农村工作的干部,我自然与《农村工作通讯》息息相关,自然是她的热心读者。总之,现在我是越来越不能离开《通讯》了,特别是在工作中经常把其作为我的老师,她甚至是我生命的一部分。相识《农村工作通讯》,每个人都有自已的故事。那是在六年前,记得那时我刚参加工作,无意中从同事的办公桌上发现了一份杂志,拿起来一看是《农村工作通讯》。本想顺便翻翻,没想到一看便入了迷,我被其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住了。自那以后,6年来我无论是在炎热夏天,还是在严寒冬天;无论是在下乡搞“三农”调研,还是在办公室上班,工作不管有多么的繁忙沉重,…  相似文献   

6.
正每当《农村工作通讯》捧在我的手中,一种难以言述的情感拨动着我的心弦;《农村工作通讯》,陪伴我走过青春岁月……《农村工作通讯》是我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失的珍藏。这本由毛泽东同志于1956年5月亲自提议创办并题写刊名的期刊中,专题报道、特稿、新视点、创业故事……每一个栏目的设置都立意新颖,观点明确,语言精练。我是地方党报的一名记者。2013年,有缘结识了《农村工作通讯》,我便成为一名忠实的"粉丝"。记得刚调到地方党报农村部的第一天,正赶上市属一个县举办水稻播  相似文献   

7.
正值此《农村工作通讯》创刊60周年之际,我对《农村工作通讯》创刊6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刚才观看了纪录片,回顾了《农村工作通讯》创刊、复刊的发展历程,听取了韩长赋部长的寄语和余欣荣副部长的讲话,深受教育和启发。刚才,省、市、县、村的代表同志谈的切身感受很深刻,很接地气。代表们讲的观点和体会,彰显了《农村工作通讯》在基层"三农"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各级"三农"干部对这份杂志的厚爱  相似文献   

8.
正《农村工作通讯》走到今天这样一个时间节点:这是与您见面的678期,是这份杂志迎来60华诞的时刻,也是毛泽东同志提议并题写"农村工作通讯"刊名60周年纪念的日子。1956年5月,经毛泽东提议,由当时的中央农村工作部创办了《农村工作通讯》,用以指导全国农村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在中组部二局的指导下,《农村工作通讯》编辑部与中国农村网现面向全国驻村第一书记开展"第一书记讲村庄故事"有奖征文活动,由第一书记结合在基层工作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讲村里发生的新鲜事、有趣的事。征文要求以小见大,真实活泼,字数在1800字以内为宜,可配发图片。我们将择优在《农村工作通讯》杂志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中组部二局的指导下,《农村工作通讯》编辑部与中国农村网现面向全国驻村第一书记开展"第一书记讲村庄故事"有奖征文活动,由第一书记结合在基层工作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讲村里发生的新鲜事、有趣的事。征文要求以小见大,真实活泼,字数在1800字以内为宜,可配发图片。我们将择优在《农村工作通讯》杂志  相似文献   

11.
恩师伴我行     
一本杂志想要拥有广泛的读者且立于不败之地,追求高品位与高质量是唯一的制胜手段。我原是一名农村财会人员,平时喜欢读书,也喜欢到邮局购买自己喜欢的杂志。初识《农村财务会计》是在1979年,当时叫《公社财务》。那时我任大队会计,被杂志里的文章深深地感染着。当时,我虽从事会计工作,但由于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对会计业务知识知之甚少,是《公社财务》帮了我大忙。我从事农村会计工作近20年,《农村财务会计》一直伴随着我,真可以说是我的恩师。后来我的工作虽然几经调动,当了6年村委会主任,现在又调任镇审计站站长,无论…  相似文献   

12.
致读者     
《农村工作通讯》走到今天这样一个时间节点:这是与您见面的678期,是这份杂志迎来60华诞的时刻,也是毛泽东同志提议并题写"农村工作通讯"刊名60周年纪念的日子. 1956年5月,经毛泽东提议,由当时的中央农村工作部创办了《农村工作通讯》,用以指导全国农村工作,毛泽东亲自题写了刊名.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以前是做企业的,是村里的老党员和2000多名村民联名邀请我回村干村书记的。做企业我是成功的,回村里干书记我觉得应该也轻轻松松就能驾驭。然而真正接触到村里的工作后,我才发现自己有点想当然了。面对村里千头万绪的工作,我有点手忙脚乱。就在这个时候,一份刊物成了我在村里工作的指明灯,那就是《农村工作通讯》。记得我看到的第一份《农村工作通讯》是2010年5月份的一期,其中有一篇写我们山东招远的文章:"不  相似文献   

14.
我从1975年开始从事农村工作,到现在已经整整有30多个年头,也算是一位老农村工作者了。30多年来,由于工作关系,我与《农村工作通讯》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我既是《农村工作通讯》的忠实读者,也是一名通讯员,还做过几年的发行工作。在诸多刊物中,我订阅时间最长、读得最多的是《农村工作通讯》,从中受益最多的也是《农村工作通讯》。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农村工作通讯》是基层农村工作者的指南和好帮手。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全面拉开农村改革的序幕。改革的春风吹进燕山,广大山区农民欢欣鼓舞。但是由于农村…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中组部二局的指导下,《农村工作通讯》编辑部与中国农村网现面向全国驻村第一书记开展"第一书记讲村庄故事"有奖征文活动,由第一书记结合在基层工作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讲村里发生的新鲜事、有趣的事。征文要求以小见大,真实活泼,字数在1800字以内为宜,可配发图片。我们将择优在《农村工作通讯》杂志和中国农村网上发表。征文活动结束后将组织专家对作品进行评选,评选出角度新颖、逻辑清晰、可读性强、易于传播的好故事,  相似文献   

16.
1996年,内蒙古巴彦淖尔盟正式被列为全国农科教结合示范区,全盟以37个示范乡镇(苏木)为重点,以健全农村牧区人才培养、科技推广、社会化服务为主线,实施"典型引路,面上推广,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积极开展了农科教结合工作。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府统筹力度农科教结合工作是一项需要多部门参与才能搞好的新生事物。1996年,盟、旗县市及37个农科教结合示范乡镇(苏木)相继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农业、科技、教育、畜牧、林业、水利、农机、乡企、气象、财政、农行、人事等部门参与的农科教结合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事机…  相似文献   

17.
农村工作在线是《农村工作通讯》杂志的电子网站平台。《农村工作通讯》于1956年5月20日由毛主席提议创办并题写刊名。创刊之初,邓子恢、谭震林等老一辈领导同志对办好《农村工作通讯》关怀备至,悉心指导。《农村工作通讯》先后作为中央农村工作部、国家  相似文献   

18.
正在我收藏的一些刊物样书中,有一本小巧精致的2009年第5期《农村财务会计》。我非常珍视她,不仅因为她记载了我在农村财会文苑里留下的第一行脚印,更因为她记载了我与《农村财务会计》初识的印象和对我最初的扶持。记得我第一次向国家级财会刊物投稿,是在通山县辖区内最边远的库区燕厦乡财政所工作时,投给《农村财务会计》的那篇有关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的短文。当时自己从县财政局下派到基层财政所工作,虽说之前在县  相似文献   

19.
农村工作在线是《农村工作通讯》杂志的电子网站平台。《农村工作通讯》于1956年5月20日由毛主席提议创办并题写刊名。创刊之初,邓子恢、谭震林等老一辈领导同志对办好《农村工作通讯》关怀备至,悉心指导。《农村工作通讯》先后作为中央农村工作部、国家农委、中  相似文献   

20.
我首先对《农村工作通讯》创刊40周年表示祝贺!对杂志社捐资助学的义举表示崇高的敬意!《农村工作通讯》创刊40周年了,可喜可贺!我对《农村工作通讯》这个刊物比较熟悉,我觉得她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有很高的声誉。她是由毛主席提议创办,并亲自题写刊名,由当时的邓子恢副总理一手创建的。有这样很高声誉的刊物恐怕不多了。第二,有40年的历史。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高潮时就有了这个刊物,"文化大革命"时期中断了10多年,恢复后越办越好。第三,拥有广阔的领域,在农村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阶段,《农村工作通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第四,拥有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广大的读者——我国广大的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农村基层干部、农村青年、退伍回乡的军人,对这个刊物给予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