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载人航天、交会对接等里程碑的跨越。实现这些跨越的正是一代又—代航天人,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人是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选准人、用对人、育好人、留住人成为企业核心利益所在。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以航天三大精神为代表的航天文化引领了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勇于承担、矢志追求、严慎细实、大力协同,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展的三大里程碑。随着近年来航天企业新老接替速度的不断加快,青年员工已逐步成长为骨干力量,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为例,35岁以下的青年员工已占员工总数的70%。这一群体  相似文献   

3.
2008年9月25日晚,举世瞩目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升空,3人飞行、航天员出舱、释放伴飞小卫星,这些都标志中国载人航天又将攀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正质量是航天事业的生命,60多年来,航天人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培塑形成了优良的质量管控传统作风,突出体现为对质量的传承、追求和责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投身强军报国的伟大事业,为国家国防事业和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新形势下,航天转型发展加速推进,在航天物联网产品研发实施过程中,我们要自觉把航天重视质量的优良传统物化到产品研发生产全过程,严格把控好产品质量,确保产品经得起时间、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相似文献   

5.
对于中国航天人而言,2004年10月16日是一个值得纪念和庆贺的日子:一年前的这一天,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抓总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承载着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遨游了14圈后,安全地返回到内蒙古中部地区。至此,我国成为继俄、美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是我国继“两弹一星”之后,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的又一伟大壮举。  相似文献   

6.
10年主要成就和贡献 铸就了载人航天和绕月探测两座里程碑,进一步奠定了我国航天大国的国际地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圆满完成了7次载人航天工程的飞行任务,实现了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一天、多人多天到成功实施空间出舱活动的重大突破,推动了我国空间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自主开展载人航天活动和独立掌握航天员出舱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天系统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航天事业走过了50年辉煌的历程,在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代航天人的努力奋斗,取得了以“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为代表的巨大成就,培育了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为我国的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为增强综合国力、确立我国的大国地位作出了重大贡献。实践中形成与发展的中国航天系统工程50年来,在航天事业的实践中,形成与发展了我国航天系统工程的理念、体系与方法,保障了我国航天事业健康、持续地发展,同时也为我国管理科学积累了新鲜经验。20世纪40年代,国际上提出并…  相似文献   

8.
<正>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中国航天的进步和创新凝结了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相比于航天科技成果的全民认同,航天品牌作为航天科技和航天精神的外在表现形态,其保护与运营则略显滞后和不足。在我国正式设立"中国航天日"的同时,航天人也要研究如何构筑航天品牌的保护体系,将航天科技和航天精神用航天品牌  相似文献   

9.
从“嫦娥奔月”的神奇传说到敦煌飞天的美丽壁画,从明代人“万户飞天”到早期的“曙光”号飞船,中华民族的飞天之路经历了跨越千年的“梦想期”、“孕育期”和“催产期”。直到1992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党的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地决策,实施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由此铺开了中国载人进军太空的宏伟蓝图。经历了11年的刻苦攻关,在四次无人飞行试验的基础上,中国人终于圆梦九天。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是20世纪末中国的三大工程之一。载人航天是高度复杂的、庞大的系统工程,是航天技术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整体科技…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中国航天人而言,2004年10月16日是一个值得纪念和庆贺的日子:一年前的这一天,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抓总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承载着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遨游了14圈后,安全地返回到内蒙古中部地区.至此,我国成为继俄、美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是我国继"两弹一星"之后,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的又一伟大壮举.  相似文献   

11.
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对载人航天工程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对载人航天精神及其精髓作了极为深刻的阐述。《人民日报》为此发表了5篇评论员文章,两次载人航天飞行的事迹也已经在全社会广泛传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其他军工集团一起走过了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不平凡的5年。这5年是艰苦拼搏的5年,是改革创新的5年,是成绩显著的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下,在国防科工委、国资委、总装备部等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全体职工发扬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开拓进取,求真务实,  相似文献   

13.
正自从1970年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截至目前,中国航天已实现载人航天、嫦娥探月工程等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批生产一代"的科研生产体系,也形成了具有航天特  相似文献   

14.
从转变观念,增强造就新一代航天人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把队伍建设与航天科技体制改革结合起来,与航天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列为改革和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加强接班人的培养,努力提高当班人的素质;建立适合航天科技工业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形成培训、考核、使用和晋升相结合的激励与竞争机制等四方面,探讨了在改革中如何建设航天科技队伍。  相似文献   

15.
运载火箭是人类开展航天活动的前提和载体,其发展直接促进了卫星应用、载人航天、D深空探测等技术的进步,推动了通信、导航、环境监测、资源勘察、科学研究等各领域的发展,并通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的管理方法的推广,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运载火箭是一个国家航天能力的基础,也是国家高科技核心竞争力的标志,体现着一个国家最终能够利用空间和发展空间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情报是企业的重要资源之一,建立健全企业情报工作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必要保障。我国航天事业历经50多年的发展,已从"两弹一星"发展到了载人航天时代。纵观历史,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情报工作的支撑。"十二五"期间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实现全面构建航天科技新体系,建设国际一流大型  相似文献   

17.
"神舟"号飞船的项目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载人航天工程是航天领域最具挑战性的大系统工程。在现阶段的载人航天大系统中,载人飞船系统作为航天员进入空间、在轨生活工作和返回地球的载体,处于大系统的核心位置,载人航天任务的技术要求主要是围绕载人飞船提出的。因此,载人飞船是技术要求最高、系统最为复杂的航天器。作为载人航天的起步工程,“神舟”号飞船的研制继承了返回式卫星的部分技术。但从工程角度讲,这是一个全新的系统,不仅技术关键多,系统复杂,工程管理上也遇到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工程大系统对飞船系统的技术要求随研制试验的进展不断深化;飞船系统自…  相似文献   

18.
在2012年5月对外公布将研发“自由”载人航天发射系统,并参加NASA第三轮商业乘员发展计划的竞标后,ATK公司于7月3日宣布,其将在“自由”载人航天发射系统中增加货运功能,由新增加的“自由”增压补给舱实现。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个“一边被人注目着,一边被人鄙视着;一边任人宠溺着,一边任人声讨着”特殊的一代,曾几何时,80后就被人们看作是“垮掉的一代”、“最没责任心的一代”、“最自私的一代”、“最叛逆的一代”。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 中国石油、石化和化学工业的建设者们用心血和汗水写下了一篇篇壮丽的华章,这些数据记录着共和国的石油、石化和化学工业所经历的从无到有的业绩,从小到大的发展,从落后到先进的飞跃,建设者们一步一个脚窝地走过了50 年的历程。当中国人民告别使用“洋油”的时代,中国的公共汽车不再背上大气包,当中国将“贫油国”的帽子甩进太平洋;当我们由化肥进口大国变成自给有余;当中国的化工产品由极度短缺到极大丰富……,人们不会忘记这些深深地打在心中的烙印,它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建设者用勤劳和智慧再铸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