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经济收益与生态平衡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在源头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至关重要。本文结合重庆渝东南地区,通过绿色审计的监督制度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探索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阶段的绿色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镇化率越来越高,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尤为迫切,这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力开发乡村旅游有利于吸引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根据渝东南乡村旅游业的现实情况,提出相关建议,对美化乡村村容村貌,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促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渝东南山区是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民族特困地区,是全市统筹城乡发展和改革的重难点。乡村旅游的开发是实现旅游扶贫的关键。从乡村旅游开发依托的资源、区位、资金、政策等基础条件着手,进而研究渝东南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最后分析该模式下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商》2015,(33)
渝东南作为旅游资源丰富的民族地区,为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导游作为旅游行业的冲锋员,其职业化水平关系到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旅游资源的开发。然而,导游职业化现状如何,如何实现导游职业化,如何发挥高校职能成为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笔者从职业化概念的界定、导游职业化的分析、渝东南导游职业化的背景、以及导游职业化的途径等方面展开了调查研究,提出了科学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金融支持渝东南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金融发展作用于城镇化的机制;证明金融发展较显著地促进了渝东南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提出通过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发挥政府作用、建设和完善担保体系、加快发展县域保险等促进金融支持渝东南民族地区加速城镇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唐超 《市场周刊》2004,(12):136-137
旅游是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以经济形式实现的社会文化现象。旅游活动是一项集自然美、艺术美与社会生活美为一体的综合性审美活动,而这种活动有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助于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研究通过对旅游的内涵和外延的浅析,揭示其普通、特殊和个别的审美规律及其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渝东南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对于促进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如何发展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成为目前研究重点。论文从分析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势、存在问题,以及发展途径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发展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8.
渝东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路径探讨——发展民族民俗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渝东南民族地区长期贫困落后,但当地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因地制宜发展当地民族民俗游是渝东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一条捷径。通过对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民俗游的SWOT分析,可见此旅游产品具有切合当地实际,富有特色,可操作性强等特点,但在规划和实施时应注意开发和保护的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9.
重庆渝东南民族地区与其它地区相比,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农村三产融合深度不够、村容村貌整治难度较大、脱贫攻坚工作艰巨繁重。基于此,域内各区县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关于旅游美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超 《财贸研究》2001,12(2):45-47
旅游是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以经济形式实现的社会文化现象。旅游活动是一项集自然美、艺术美与社会生活美为一体的综合性审美活动,而这种活动有助于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推动全社会审美化的进程和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旅游的内涵和外延的浅析,揭示其普通、特殊和个别的审美规律。  相似文献   

11.
区域旅游品牌组合管理综合模式,以特定区域旅游品牌整体为上位品牌,该区域中的代表性景区构成下位品牌,用品牌的示差性优势形成个性识别语。上位品牌及其识别语为旅游者提供品牌认知的宏观图式,是品牌记忆的关键提取线索,同时也为品牌策划者抓取识别特征的显性要素;下位品牌是上位品牌的子品牌,其鲜明特征是构建上位品牌旅游地吸引力的语义支持。由此,形成脉络清晰的渝东南少数民族区域旅游品牌框架。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剩余劳动力论”的重要内容包括:对人力资本形成途径和方式作探讨;充分调动剩余劳动力中的妇女同志;对剩余劳动力去向的深层思考。渝东南农村空心化表现在:举家外出现象较为普遍;田地荒芜多与村庄建设用地浪费现象并存;农村污染严重;留守者安全系数降低。得到的启示为:加速土地流转,研究闲置土地的有序退出机制;规范建设用地,提高农民参与土地整治的权益;成立多种农村专业合作社,鼓励留守者参与到农村专业合作社中采,使留守妇女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中坚力量;加大新型农民培训力度,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增强农业就业的竞争力;治理农村污染,提高留守者安全感。  相似文献   

13.
运用ADF平稳性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及方差分解,对2000-2013年渝东南民族地区城镇化和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渝东南民族地区城镇化和金融发展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二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金融发展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要大于城镇化进程对金融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出政策建议,以期对欠发达民族地区金融发展及城镇化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品牌》2015,(8)
民俗是民间的一种风俗习惯,是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被广大的人民群众传承、创造和享有一种悠久的历史的国家民族的生活文化。国家和地区民俗民俗风情的独特性、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和民俗体验的愉悦性决定了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现如今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在旅游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但可以转变传统经济的产业结构,带动饮食、住宿、娱乐、购物、交通、通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促进旅游业在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因此想办法挖掘民俗文化之精华来吸引旅游者,已成为当下各国旅游业相互竞争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杨迪 《商》2014,(8):83-83
萍乡春锣是一种“藏在深山人未识”的民间曲艺,因其悠久的历史、浓厚的地方特色、较高的美学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而成为不可多得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这对于丰富萍乡旅游文化内涵,促进萍乡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萍乡春锣的旅游开发问题提出了一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让度假酒店也得以接待更多的客户,促进了酒店行业的发展,而地域文化融入到度假酒店的设计中去,能够提升旅游品质,在国家战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酒店的同时,需要基于民俗旅游创新工作,为当地旅游业注入新的内涵,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使海南成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7.
人称“租房局长”的重庆市城市照明管理局原局长冉崇华,因利用职权收受贿赂288万余元,滥用职权给国家造成损失560万余元,经检察机关起诉后,2009年5月6日被重庆市黔江区法院一审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4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并处没收财产90万元,赃款252.7647万元,以及冉崇华和妻子龚良琼共同犯罪所得的一套位于江北区望海花园的房屋予以追缴,上交国库。同时,龚良琼因共同受贿,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  相似文献   

18.
民俗旅游是当今国际旅游业的一道新兴亮丽的风景线。作为一个旅游资源大国,中国具有开发民俗旅游市场的巨大潜力。以广州市越秀区为例,探析民俗旅游市场的开发,以及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渝东三县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渝东三县(奉节、巫山、巫溪)的旅游资源结构、旅游资源密度以及对于渝东三县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化零散为整合,以杠铃模式为品牌,构成重庆旅游主线东端重心的整合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崇尚自然"的生态观和"清逸意识"的生活观对旅游审美产生了重要意义。特别是人类对旅游景区的不合理规划和过度开发等破坏自然的行为,使"崇尚自然"的生态观对现代旅游的意义更为明显。从实际的旅游经历来说,对景区、景点的概括性说明,导游的渗透性讲解以及游客自身素质的提升可以使游客获得旅游美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