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时间推移到了1999年,中国书商的地位问题已变得越来越重要,需要认真地加以解决了。按理说,中国的私营、个体经济等非国有经济的合法性已不是问题,这早在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上已得到解决,但在书报刊发行领域则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谁都无法否认,我国存在这...  相似文献   

2.
常青 《经济导刊》2003,(1):44-47
证券投资基金是酱市场中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理财服务的组织,是沟通投资者和投资对象的通道,也是投资者的投资工具。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投资基金组织形式主要有信托型和公司型两种。国内通  相似文献   

3.
浅谈金融产品的完善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耀敏  李涛 《经济师》1999,(4):82-83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了新阶段,即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随之而来,由于客户居于主导,金融主体不断增多和金融市场空间相对变小,使得金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下,如果仍一味满足传统的业务服务和一味追求增机构、增人员的外延性扩张的粗放型经营,...  相似文献   

4.
楼洁洁 《技术经济》2003,22(10):16-17
一、引  言从 1996年至今 ,我国已经连续八次调低利率 ,按照常规理论讲 ,连续大幅度降息会迅速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 ,从而带动经济的快速增长。但这一措施没有达到人们期盼的效果 ,总的来说 ,投资和消费需求仍然不足。于是许多人提出了我国是否出现了“流动性陷阱”的疑问。所谓“流动性陷阱”是指当利率已降至无可再降的低点时 ,货币需求变为无限大。换言之 ,无人再愿意持有公债或债券 ,每个人都只愿持有货币。用凯恩斯的话来说 ,即“流动性偏好”变成绝对的。但是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概念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在现代金融制度下 ,…  相似文献   

5.
缓解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宏观经济运行平稳的条件下,面对微观经济不够活效需求不足的状况,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带动非政府投资;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作用,尽快变物价持续下策局面,要致力于深层次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切实扭转企业和消费者预期不稳、信心不足问题;训动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6.
胡吉平 《技术经济》2004,23(7):61-63
1 .引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正面临着普遍的困境:各个利益集团争夺有限的资源,并追求各自部门利益最大化,忽视社会整体效益,导致资源使用的均摊、不能形成规模效益、重复建设、社会福利损失以及整体的低效率。这一问题正不断引起大家的关注,但由于各利益集团的利益难以协调,制度创  相似文献   

7.
吴斌 《当代经济》2003,(10):46-46
一、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逐渐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较大的进展,在今后两年内应继续按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大额后小额、先长期后短期的次序,在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金融市场的国债利率、同业拆借利率、支农再贷款利率等层面取得重点突破.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要灵敏地反映资金供求状况和货币政策的调控意图,以基准利率为核心结合再贴现利率调节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并促使其均衡发展;国债利率可以率先实行市场化;同业拆借利率则应通过扩大拆借网络和交易量,逐步发挥其引导市场利率水平的作用;金融市场的债券利率和股票发行利率也应率先完全放开;同时,可选择市场基础较好的部分地区,进行人民币大额定期存款利率浮动和贷款利率上限管理的试点工作,争取5年内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中国正在进入以客(用)户为主导的客户经济时代,人们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层次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些都对企业创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是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企业是创新主体。技术创新本身就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产品竞争力为目标的机制。但是很多人在谈论企业“创新”时,往往忽视“市场创新”的重要性。我们可以看到,当前我国绝大多数产品已开始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一般的中…  相似文献   

9.
余波 《现代财经》2002,22(9):27-30
金融产品创新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引入,可以增加金融交易配置资源的迂回度,从而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我国金融业在开放过程中能否具备后发优势,决定因素是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能力。但是,我国金融产品创新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市场规则、金融制度等方面的制度性因素压制了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能力,使得金融产品创新活动长期以来处于一种低效的“锁定”状态。创新我国金融产品的关键在于突破制度性的障碍。  相似文献   

10.
科技创新体系的动力机制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运用演化经济学、组织知识管理等方法,对科技创新体系进行动力设计。该体系原动力是人的需要和利益追求,竞争和环境波动会增强这些原动力;惰性、既得利益者以及路径依赖构成体系内在惯性;两者的制衡维体系平衡,创新意识是体系的导向。体系在微观、行业和宏观分别表象为企业对环境波动的适应性反馈、合作竞争形成的制度网络、国家的宏观控制和超国界的科技合作。体系具有系统性、风险性、路径依赖性和制度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1.
刘颖 《经济视角》2009,(12):49-50
面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各商业银行为了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不断进行业务创新以满足客户需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网上银行业务作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新型方式和重要渠道.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发展必不可少的竞争手段.也是现代商业银行转变经营方式.实现战略转型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2.
13.
机会识别是创业研究的一个核心话题,然而我们对创业机会的绩效转化机制还缺乏认识。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通过引入商业模式创新这一概念,本文探讨了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将创业机会转化为绩效的机制与路径。实证研究发现,创业机会识别能够显著改善企业绩效。本文还分析了商业模式创新中介机会识别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需求不确定与环境包容性削弱机会识别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竞争强度加强机会识别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引入为企业将创业机会转化为绩效提供了现实操作路径,基于交易成本和资源依赖理论的对比分析较好地解释了创业机会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关联,从而为商业模式理论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王庆军 《经济论坛》2002,(24):17-20
为了改善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和存在质量以及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减少内部人控制,强化对内部董事及经理层的约束和监督,保护中小股东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上市公司的信任度,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8月22日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独立董事制度的运作提出了具体的规范与政策支持。这一规范性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正式建立,并且成为人们广泛讨论的话题和各方面关注的焦点。本文拟就我国上市公司引入…  相似文献   

15.
储蓄者和投资者是市场金融的两个微观主体。一方面,两者资源的配置是由市场通过利率和竞争来协调的。当利率偏高时,储蓄增加而投资降低,反之则相反。所以只有市场利率反映均衡利率时,储蓄与投资才能达到有效均衡,储蓄才可转化为投资。因此,利率只有市场化才能发挥其价格杠杆的作用。另一方面,居民作为微观主体之一即主要的储蓄者,其储蓄行为同时受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税收是居民收入的递减,会影响到居民的储蓄总量和储蓄结构,从而使储蓄进入不同的融资市场。影响着居民储蓄投资转化的效率。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却可以促使居民扩大消费者,从而带动投资的增加。而且,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对资本市场、银行业的发展和居民的实质投资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利率市场化:居民储蓄投资转化的重要步骤 利率是资金商品的价格。是调节经济的杠杆。利率由储蓄、投资供求关系决定;反过来,利率又是影响储蓄、投资的一个重要经济变量。为保证利率的合理调整,我们所选择的利率政策就应当具有自动、间接、适度、可变的特点。显然,这种  相似文献   

16.
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创新:一个基于企业家的解释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石军伟 《财经研究》2002,28(10):56-62
关于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创新过程中企业家如何定位,到底肯定还是否定了企业家以及制度缺失等问题,本文从另一个角度做出了客观评述,认为民营中小企业家在制度创新时不应只是简单地退休到“幕后”-交出经营权,而是应作为企业制度创新的主导力量。因此本文把企业家创新视为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创新的关键核心部分,并提出了相应的战略路径安排。  相似文献   

17.
金融创新是金融业日新月异、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它不仅是宏观经济条件变化的结果,同时又对宏观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在货币政策方面,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及其实施效果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传我国金融创新下的货币政策制定及其操作面临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区域公共品供给机制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游宇 《当代财经》2002,(12):35-37
我国区域公共品的提供目前呈现出了提供不足与过剩并存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当前我国区域公共品是分散提供的结果,在分散提供的情况下,各提供地区都面临大致相同的需求,由于提供能力的不同从而形成不足与过剩的局面。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要加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方面的立法,通过制度创新求实现合作提供,通过法律行政手段强制实现合作。  相似文献   

19.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都起着战略性作用.国际经济界、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小企业将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角.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更是突出:据国家工商部门2002年统计,截止2001年我国工商管理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1 000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5%以上,其所创工业总产值和利税分别占全国工业生产总值和利税的60%和40%多.目前我国大约有1.1亿劳动力在中小企业就业,占整个工业企业就业人数的75%以上.因此,研究探索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机制的规律性,促进其健康成长,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顺利与世界经济接轨,已成为我国在新世纪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2003年12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林汉川教授主编的<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机制研究>一书,正是为适应这一时代的呼唤而撰写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制度需求一供给模型,用外生制度因素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演进过程,提出劳动力要素的产权界定是自由转移的前提,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只能在公平的市场中实现。政府的作用是供给劳动力自由转移的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