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建设现代农业,不仅涉及生产力,而且涉及生产关系,先进的生产力与先进的生产关系相匹配,整个农业的生产力才会走上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江苏人显然深谙此中道理,这几年在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发展设施农业、努力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实行标准化生产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业的生产经营机制,使江苏农业展现了勃勃生机.江苏的农村改革在许多领域里有自己的创新,笔者侧重就近几年来江苏农业经营出现公司化、园区化、合作化"三大新趋势"作一粗浅剖析.  相似文献   

2.
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人们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决定的。不同的生产关系就有不同的分配关系。但分配关系会对生产关系起巨大的反作用,会促进或阻碍生产关系的发展。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又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生产方式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生产关系由生产力水平决定,但它会反作用于生产力。可见分配关系会直接影响生产关系进而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分配关系合理与否在于它是促进还是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南方集体林区木材市场的放开,木材价格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其初衷在于提高林业生产者即广大林农的收入水平,调动他们林业生产的积极性,促进林业生产  相似文献   

3.
社会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它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方式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物质关系。而农村经营管理者从事的工作正是这些关系的具体内容。如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农村的方针政策、农村财务管理、集体资产管理、农村股份合作制、农村承包合同管理,村务公开、减轻农民负担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一对矛盾,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在对立统一中发展,生产关系归根到底由生产力所决定。但生产关系不是消极被动的、它可以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时,就对生…  相似文献   

4.
判断农村现行土地承包关系是否合理,根本的尺度应该是:看这种土地承包关系是否与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促进还是阻碍农村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果一种生产关系能够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它就是合理的;否则,它就是不合理的,应当改变或抛弃。离开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当地调整生产关系,只能适得其反。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耕种土地是农民最主要的生产活动,土地收益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土地承包关系是现阶段农村生产关系的核心。这种生产关系是否适应并有利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呢?回答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5.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哲学定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指出: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并贯穿于每个社会形态发展过程始终,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这两对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根本的矛盾。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生产力是主要方面,起着决定作用;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着重要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时候,  相似文献   

6.
正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否则就会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新余市渝水区探索"党建引领,五力聚合"乡村治理模式就是主动变革生产关系的重要表现形式,推动乡村治理实现从"堵"到"疏"的根本转变。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都对乡村治理作出了明确要求,提出要围绕实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不断推进改革创新。渝水区乡村治理的模式就是践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要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努力实现‘九五’计划和二○一○年远景目标,为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遵循党的十五大精神,供销合作社应该积极引导千家万户的农民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发展高产、优质和高效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一、正确认识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关于社会生产的理论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经济体制的转变,正是根据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状况而提出的,体现了改革是发展的动力。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告诉我们,扩大再生产可分为外延扩大型再生产和内含扩大型再生产。即现在所说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和集约型增长方式,外延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扩大生产规模,内涵扩大再生产则主要依靠提高资本的运用质量和劳动生产率。这一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就必须正确地认识两个转变的辩证关系。不改变生产关系,不改变生产方式,生产力难以发展。也就是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会带动和促进经济体制的转变,而经济体制的转变也会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生重大影响,两个转变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又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是落实党的政策、调节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维护农民利益的重要环节.要抓好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必须要处理好经营和管理两者关系,使其协调发展.当前,一些地方的农经工作,往往"重管理、轻经营",结果农村经济发展趋缓,经营管理工作没有新的拓展.  相似文献   

9.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理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一对辩证的关系,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革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二是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反作用表现在对生产力的促进和阻碍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强调"发达地区在农业现代化方面一定要带好头、领好向。"据此,笔者作为江苏的一个老农业工作者,针对"十三五"期间江苏农业的转型,特提三点建议,仅供参考。一、既要发展先进生产力,更要重视生产关系变革,把培育和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新型生产关系变革的重要切入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专业大户生产,开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又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并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我们的任务是要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每一阶段上创造出与之相适应和便于继续前进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目前,农村实行的联产计酬责任制,就是群众所创造的适合当前农业生产力水平的而且能够更好地推动  相似文献   

12.
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的危机显现揭示了我国农村的两大矛盾:一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和我国正在发展的现代社会生产力的矛盾,二是"单打独斗"的小农经济与现代企业为特征的市场经济的矛盾。"三农"问题的解决在"反哺"中治标不治本。从根本破解"三农"问题出发,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核心是消灭传统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一方面,发展农村生产力是根本,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实质是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另一方面,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是关键,只有把农民组织起来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集体经济经营,才能构建农村自生发展的内在机制,才能进一步保障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推进。  相似文献   

13.
议题:高速增长30年与发展模式的转变中国企业30年:历史经验与改革走势常修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30年改革是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关系和解放人自身的过程对这30年的改革,我个人是从"三个解放和发展"角度来把握的,第一是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第二是生产关系的解放和发展;第三是人自身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主要就是追求富强和繁荣。生产关系的解放和发展是追求活力和公正。人自身的解放和发展关键是追求自由和人权,这里侧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农村开始了一场伟大的变革,使农业生产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农村的形势一年比一年好,证明党中央提出的发展农业靠政策靠科学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它具体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够促进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新的生产力决定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生产关系又要依靠新的生产力来巩固。  相似文献   

15.
<正>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经济规律,对发展社会主义林业也不例外。三明市林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过去存在许多弊病。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以致林业长期吃“大锅饭”。造林靠国家补助,森林管护“统”在集体手中,有名无实;林业收益分配层层克扣,农民得不到实惠,严重阻碍了林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合理调整林业生产关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农业生产领域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突出表现为生产社会化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小农生产方式的不匹配。具有规模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特点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标志着农业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能够有效解决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领域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本文基于国内四个家庭农场典型示范区的建设经验,从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元视角提出了未来我国家庭农场的培育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仅就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两个问题,谈谈认识。一、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包括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的合理组合和技术革命。生产关系的改革。经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已经使全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使农业生产力获很大解放。农林牧渔各业兴旺,产量产值效益都显著提高,卓有成效。不仅对壮大国家实力有很大贡献,而且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达到温饱并向小康水平过渡。农村第一步改革完成以后,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已不再是生产关系的束缚,而是生产力如何合理组织,推进农村改革步入第二阶段,目前应逐步把重心由生产关  相似文献   

18.
<正>农垦推行大农场套小农场双层经营体制以来,家庭农场已经成为生产的主体,有了生产的自主权,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难以对接,这种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迫  相似文献   

19.
一、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性质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特点表明,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分工愈来愈细;另一方面,综合性的和边缘性的科学和技术越来越发展。农业技术经济学就是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经济科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发展中不同的规律。自然科学是研究生产的技术手段和规律,目的是为了采用最新的科学成就去改进生产技术,促使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科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目的是为了使生产关系不断地适应生产力的要求以促  相似文献   

20.
在各种各样的经济问题中,"三农"问题最复杂.复杂的原因在于矛盾的多重性和累积性,可以说是盘根错节,它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政治问题;既是一个生产力问题,又是一个生产关系问题;既是一个发展不足的问题,又是一个发展结果的问题.这就决定了"三农"问题不是几项政策、几条措施或者几个经济战役就能够解决的,也不是农村、农业、农民本身就能解决的,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它需要各个方面协同配合,各种措施,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措施同时作用.笔者认为,解决"三农"问题,需要构建"五大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