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碳足迹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运用2008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浙江省投入产出表》统计数据和IPCC相关实验数据,采用分层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法,构建五个层级对农业系统碳足迹进行量化,深度分析农业碳排放的数量和结构特征。研究表明:(1)按照国际惯例IPCC核算的农业碳排放只占总碳足迹的43.55%,隐含在农用能源和农业工业投入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被忽视或被低估,这将严重影响农业系统减排和低碳农业发展战略的制定;(2)从农业碳足迹结构来看,农业种植、养殖活动本身排放的温室气体所占比重不大;农用能源直接和间接碳排放、工业投入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农业废弃物最终处置是农业源温室气体最重要的三大类来源;其中以化肥(氮肥)生产、运输、施用过程中引致的碳排放在整个农业系统碳排放中所占比重最大;(3)农业技术和管理措施具有积极的减排增汇效应。  相似文献   

2.
《中国林业经济》2021,(2):69-72
选取南京林业大学的学生作为探究对象,从水电、交通、饮食等方面通过生命周期定量分析对环境影响做出评价,同时给出开展减排活动、建立专门的回收设施、提高食堂服务能力等建议,其目的在于倡导师生主动加人到建设低碳校园的行动中来,创建低碳校园。  相似文献   

3.
[目的]由于自然要素组合的特殊性,与传统内陆农区相比,滩涂围垦区农业生产特点鲜明。摸清该区大田作物碳足迹,可减少区域碳排放,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方法]采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结合IPCC田间温室气体计算方法,建立大田作物碳足迹评估模型,估算滨海滩涂垦区大田作物温室气体排量。[结果](1)滨海滩涂地区大田作物的碳足迹(以CO_2当量)总体在0.63~0.769kg/kg范围内,不同作物的碳足迹由大到小依次为:玉米0.769±0.224kg/kg、水稻0.739±0.241kg/kg、小麦0.636±0.183kg/kg和大麦0.630±0.184kg/kg;(2)氮肥生产和施用环节对该区碳足迹贡献度最大,贡献率分别为26.46%~37.12%和29.06%~51.94%。该地碳足迹数值和结构上呈显著地域化特点,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氮肥施用贡献度大,水田灌溉贡献度大。[结论]降低该地区碳足迹,重点关注施氮和水稻灌溉工程两个方面。采用降低施氮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与生态农业等措施,可达到降低碳足迹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能源消费碳足迹的广西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为探索人类活动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经济活动与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成为目前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阐述碳足迹概念和构建碳足迹模型,计算分析了2000~2009年广西的能源消费碳足迹,并在分析能源消费碳足迹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能源结构、引导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适当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和积极发展服务业等广西低碳经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之一,畜牧生产及水稻种植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甲烷.本文运用计量模型对影响甲烷排放的相关生产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随着水稻种植结构的改善和畜牧养殖方式的变化,稻谷种植面积和大牲畜饲养数量对减少农业源甲烷的排放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能够有效控制和减缓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进而促进我国低碳农业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碳足迹理论为基础,对青海省旅游业2010—2019年的碳足迹和碳承载力进行科学计量和动态比较。结果表明:①青海旅游碳足迹与碳承载力均有提升,碳承载力始终高于碳足迹;旅游人均碳足迹增加,2015年后相对稳定至103 kg/人左右;②青海旅游人均碳承载力由稳定波动转变为持续下落,旅游人均净碳足迹逐年上升至-172.1 kg/人。因此,旅游业对青海省以草地资源为典型代表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但同时也为生态保护提供了可能的资金保证。青海省应提高旅游业的碳排放效率,将粗放式的旅游开发转向精细化运营,深入发展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7.
改进的区域旅游业碳足迹测度模型及张家界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成分法和生命周期法结合运用,建立起区域旅游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测算模型,将区域旅游业的碳足迹分为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碳足迹,旅游消费过程中的旅游交通碳足迹、旅游餐饮碳足迹、旅游购物碳足迹、旅游住宿碳足迹、旅游游览碳足迹、旅游娱乐碳足迹,旅游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旅游用水碳足迹和旅游固体废弃物碳足迹,并对张家界旅游业碳足迹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张家界的旅游业属于低碳旅游业。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专项资金作为农业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职尽责、支持"三农"发展的有效手段。农业专项资金的审计是资金良性运行和政策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更是加强监督、提高资金使用绩效、防范廉政风险的"守护神"。但是,从一些实际情况来看,这项工作仍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农业专项资金监管水平参差不齐、同一专项多头下达、专项审计涉及面广而不深,等等,这都对资金执行效果有一定影响。为此,有必要进一步聚焦农业专项资金审计重点,提高农业专项资金审计效率。本文以国家发改委2010—2015年度种植业相关数据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因素为例,对确定审计方案的关键点提出一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9.
以区域经济为出发点,制定相应指标衡量体系,采用基于时序全局立体表的因素分析方法――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新疆5大经济区域的有关数据进行了经济、社会状况分析,研究比较不同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各经济区域城市化水平的度量;第二主成分则反映了人口规模及其基本素质方面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对各区域的城市化水平及综合经济实力进行了分析对比,为新疆各区域的平衡发展提供了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Rrcgis10.0和Fragstats3.4软件,以长春市1984年、2014年土地利用调查数据为主数据,采用景观空间格局的分析方法,从斑块类型水平、景观水平等2个方向分析了该研究区近30年各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该研究区以耕地为景观基地,林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耕地、建设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和水域面积增加,各土地利用类型间发生了复杂的双向变化,林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2)不同的景观指数对于土地利用类型动态效应的敏感性不同,其中最敏感的指数有斑块面积百分比和最大斑块指数,其次是斑块个数和平均形状指数,最不敏感的景观指数为散布与并列指数;(3)整体景观水平上,该研究区的景观多样性增加,破碎度增加,连通性降低,分布趋向分散,除斑块密度外,其他景观指数的动态效应不敏感。并提出合理规划建设用地,限制建设用地的扩展,坚持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等建议,以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低碳农业是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是低碳经济在农业中的实现形式,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本文以四川省内江市为例,对该地区低碳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其既具备一定的有利条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提出了促进低碳农业发展的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1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破除阻碍我国农业发展壁垒、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具有较强战略意义。农业结构性改革需要金融服务大力支持,同时又推进了金融服务领域的发展。以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为切入点,结合潍坊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山东省潍坊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金融服务所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首要任务,由于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种植,因此,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必然会影响农民收入。基于湖北省1978—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表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比重变化对农业收入都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程度相当。在粮食作物内部,小麦种植比重有稳定正向影响;在经济作物内部,油料、棉花和蔬菜有显著影响。本文据此对湖北省种植结构的调整提出了建议:要保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整体播种面积保持稳定;非优势粮食作物要向优势作物分流;要因地制宜重点发展优势经济作物;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要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  相似文献   

14.
低碳高效现代农业是我国“三农”政策的重要导向和建设现代农业的最终方向.近年来,安徽农业大省,结合农业资源禀赋条件和区域产业布局特点,积极探索低碳高效现代农业发展的区域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也面临高耗能产业比重大、清洁能源不足、低碳产业发展滞后等的约束;从区域发展规划、产业支撑体系和政策保障等方面加快推进低碳高效现代农业的发展是现实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面临资源与环境的严峻挑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成为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文章以广东省为例,探讨在低碳背景下如何走出一条低排放、低污染、低投入、低能耗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对低碳经济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挖掘制约广东省农业发展的几点问题,如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农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加剧、森林生态系统脆弱、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素质偏低、农业科技含量低,转化成果速度慢等。明确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过程中的选择途径有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生态农业经济、有机农业经济,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经济。并提出建立低碳能源结构、建立低碳的生产结构、实施低碳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长效机制,旨在为其他相似地区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过程中如何选择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以福建省建溪流域为例,基于2010—2016年的景观类型数据和农用地整理数据,分析农用地整理对区域景观动态和生态风险的影响。研究方法:单一变量法,景观格局指数,生态风险指数。研究结果:(1)2010—2016年间通过农用地整理工程增加的耕地主要在海拔高于300 m的区域;(2)农用地整理工程中的新增耕地主要来源于草地、园地和林地,也有部分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等由于村庄合并或矿区土地复垦等原因被整理为耕地;(3)每一种农用地整理工程类型都是一种风险源,其释放的风险压力主要有景观单一化和景观破碎化两种;(4)2010—2016年建溪流域的生态风险值介于2 386.11~2 394.76,2010年后生态风险指数逐年降低。研究结论:本文对大尺度上关于农用地整理对景观生态的影响研究有借鉴意义,可以为区域尺度的土地利用优化设计和农用地整理设计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水平。采用熵值法、模糊数学方法选取了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5个方面31个指标进行评价,确定指标权重。采用指数和公式计算各年度的综合指标值,评价浙江省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状况。研究结果: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整体水平持续提高,人口、经济、社会呈可持续发展趋势,资源子系统呈非可持续利用态势,环境子系统呈不稳定态势,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5个子系统处于非协调发展中。  相似文献   

18.
汶川地震后灾害链产生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衍生效应。研究以统计年鉴为基础,应用生态足迹法分析地震重灾区绵竹市在2005—2014年期间的人均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变化情况及其与地震衍生效应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区域人均生态足迹对耕地、化石能源类生态足迹反映比较敏感,与区域产业发展特征相符;区域生态承载力结构不均衡、依赖耕地承载力;地震灾害衍生效应对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存在明显的影响关系。衍生效应对生态承载力的"侵蚀"作用与生态承载原生的结构型问题相互交织,绵竹市在恢复重建和发展振兴阶段生态质量一直处于人均生态赤字水平。未来区域发展战略部署应更注重灾害衍生效应背景下,产业布局、结构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互动关系,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提高生态承载质量,从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构建基于碳足迹测算和生态足迹测算两种方法的生态效率评估模型,以张家界为实例,分别测算2012年张家界旅游活动各环节的生态效率。结果表明:张家界旅游具有高效性,旅游收入与生态环境负荷没有线性关系。基于碳足迹的评估方法揭示:提高旅游生态效益主要是要提高资源及能源的利用率,降低旅游活动尤其是交通、住宿环节的碳排放。基于生态足迹的评估方法揭示:提高旅游生态效率的措施,除了节能减排外,提高生物性生产土地的生产力尤其是耕地也是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种植业产量数据,在县域层面上分析1997—2016年广东省农业专业化的时空演化规律及空间集聚效应。[方法]在通过区位熵模型计算农业专业化指数的基础上,引入重心模型和GIS空间可视化技术分析广东省农业专业化程度的时空分异特征,最后利用空间自相关探究广东省农业专业化的时空集聚效应。[结果](1)1997—2016年广东省农业专业化程度逐渐提升,尤以2007—2016年提升速度最快,这种变化趋势得益于广东省专业镇相关政策实施效果的显现。(2)粮食生产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目前已在粤北(河源市和梅州市西部)、粤西(阳江市)和珠三角(江门市)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蔬菜专业化集聚优势区基本未发生变化,主要分布在广州市和东莞市等城市化水平较高区域。瓜果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空间集聚效应不明显,种植区域分散和相对集中并存,专业化集聚优势区从粤北地区转移到珠三角及偏北区域(肇封开县、德庆县、郁南县)。桑茶专业化区域重心从广东省东北部转移到西南部,目前在粤北的云浮、粤西的茂名形成了明显的专业化分工区域,但规模较小。(3)广东省已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专业化格局。粮食专业化产区的空间布局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劳动力成本和运输成本决定了蔬菜专业化产区的分布呈现杜能模型的圈层结构,瓜果和桑茶专业化产区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其空间布局具有一定的继承性。[结论]应从优化调整农业专业化空间布局、突破和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完善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广东省农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