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以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和产业为视角,提出在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中,要以政府为主导,重点做好加强组织领导、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在繁荣文化产业中,要以政策引导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制定综合配套人才、财税扶持、放宽市场准入等政策,引导、扶持、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为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推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和政策的探讨,通过对比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从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促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机制,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服务,为我国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民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文化需求多样化是农村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一直以来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自上而下"的供给模式,忽视了对农民文化需求偏好及发展态势的研究,影响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文献分析和调查分析研究农村文化需求偏好和发展态势,为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杨莹 《农村经济》2017,(8):91-94
文化产业发展在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今天,已经走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涉及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我国农村地区文化资源琳琅满目,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有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改善,提升农村地区经济水平。但目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中固有的滞后性仍比较突出,意识薄弱、人才缺失等仍阻碍着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本文试图从文化产业的产生背景、现有困境入手,来解读其发展的现状,研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推演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作为城市文化基本表现形式的文化产业以其独有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功能,成为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笔者深入七台河市勃利县开展文化产业发展调研,并对其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构想进行整理。勃利县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共同提高、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原则,通过整合资源、创新体制,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活力,促进了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化具有精神指引与引领作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途径。作为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农村文化产业兼具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我国农村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但是,由于农村仍然存在一系列限制性发展因素,导致文化产业受到发展限制。基于此,本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其创新发展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SWOT分析,指出要实现农村文化良性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快速稳步增长,必须在发展过程中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会,应对威胁,探索具有河北特色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海洋文化产业是富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是文化经济学在海洋经济领域应用的具体产物.海洋文化产业是指提供涉海文化产品生产与服务的行业,包括海洋新闻出版发行服务、海洋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海洋文化艺术服务、海洋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海洋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海洋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海洋工艺美术品的生产、海洋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海洋文化用品的生产、海洋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发展海洋文化产业,需要秉承以下原则:提高认识,政策保障;公益优先,经济协同;重视传承,大胆创新;注重共性,打造个性;高雅为轴,通俗为脉;塑造品牌,立足长远.  相似文献   

9.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浙江在"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高出同期GDP增幅3.4个百分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3.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一个百分点。浙江文化产业之所以快速发展,除了领导重视、政策到位、措施有力之外,一个很有特色的做法就是:坚持城乡统筹,找准"三农"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的切入点,有效推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第一,以民营经济为基础,促进工业生产向文化生产转变。浙江是民营经济活跃之地,如何促进民  相似文献   

10.
文化产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重要新兴产业,在城市和农村均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就农村而言,巴蜀地区农村文化资源丰富、区域特色明显,具备了深度产业开发的基础条件。从产业的角度,巴蜀地区的农村文化资源大致可分为特色农业资源、自然景观、古镇、民俗文化和世居少数民族文化风情五大类,这些文化资源的乡土性、休闲性和生态性特质正是巴蜀地区农村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立足于资源特质,采取资源整合和以城带乡等开发策略,是巴蜀地区农村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1.
创意产业在提升区域经济硬实力与软实力方面的巨大作用与潜力不断彰显.目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存在着规模较小,产业化链条较短,发展比较单一,综合效益比较差等问题.这种状况不仅使农村文化的传承和繁荣日益困难,而且很难应对全球化时代西方发达国家强势文化的挑战.加快农村文化产业自主开发,突出其创意独特性,提升其创意科学性,推动其创意持续性.以创意经济作为切入点推动农村文化资源产业化又好又快发展是一条切实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志毅  邹唯 《农村经济》2005,(1):99-102
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开发 ,对于促进农村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为此 ,本文从发展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视角出发 ,指出了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所具有的积极作用 ,探讨了促进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文化产业园的发展历史虽然比较短,但是总体看来势头迅猛,然而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以及文化产业园区越来越多的繁荣表象下,一系列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多以政府主导为主,短时间内一拥而上。不遵循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盲目跟风是导致文化产业出现泡沫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认为,应合理利用地区资源,明确文化产业以及产业园区发展定位,强化政府的服务角色,弱化其管理作用。加强文化产业市场规范,让企业成为产业园区的主导力量。修改文化产业评价标准是促进我国文化产业与文化产业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王义杰 《农业经济》2012,(10):48-50
旅游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就决定了该城市在旅游城市当中的竞争力大小,为了让旅游城市的竞争力得到提高,必须从城市的整体水平出发,让城市的支持力度、环保力度和旅游魅力相互协调,才能保证旅游城市的长期发展。本文以保定市的乡村文化产业为题材,针对该产业的发展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和措施,为保定乡村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国内外农村文化产业研究现状进行归类分析。结果表明,国外对文化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文化产业涵义及其功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个案、行业、区域以及人文理论的研究等方面;国内对农村文化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农村文化建设、国内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以及地方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个案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文化产业足朝阳产业,是有效保障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文化产业足形象产业,是激活城市发展要素、展示城市风采、打造知名品牌、提升文化品位、提升城市美誉度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文化出口全面提速。但是,我国文化产业对外贸易却长期处于逆差境地,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弱,文化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低,文化资本"走出去"缺乏政策支持。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对外贸易更好地发展,需要搭建文化贸易服务平台,培养一批优秀的文化企业,打造优质文化产品,大力培植"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黑龙江省八五二农场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2014年、2015年成功举办"中国龙舟公开赛""全国钓鱼锦标赛"全国性两大赛事为契机,通过发挥文化品牌拉动、文化设施拉动、文化投资拉动三个效应,文化产业已成为农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城市发展速度逐步加快。相较于城市,我国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层面考虑,需着重关注及重视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以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为切入点,结合当下农业经济管理现状,深入研究优化农业经济管理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策略,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稳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海洋文化产业作为新的产业形态,是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高度融合的产业,对充分发挥舟山海洋文化资源优势,推动舟山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海洋文化名城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舟山海洋文化产业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其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制定战略规划、谋划空间布局、确定重点领域、建立产业基地、建设重点项目等建议以促进舟山海洋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