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政资金是指以国家财政为中心的预算资金、国债资金及其他财政性资金,既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还包括与国家财政有关系的企业、事业和行政单位的货币收支. 近日,笔者在基层进行财务检查时发现,一些地方的市直机关或事业单位在开展与挂钩村(社区)结对帮扶工作中,每年几次以财政资金向挂钩村(社区)赞助捐赠,有的一次5000元或上万元;在与这些机关单位核对时,都有据可查,有的单位还是年初预算安排的.这些资金有的用于"送温暖",有的用于村公益事业,也有的用于公开的"其他支出".  相似文献   

2.
为增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近年来各地普遍建立了财务公开栏.据笔者了解,财务公开目前在一些地方仍存在着不尽如人意之处:有的村怕群众了解财务活动真相,编造财务事项,搞假公开;有的村避重就轻,只公开无关紧要的财务收支,搞局部公开;有的村公开内容长期不予更换,一副旧脸看半年,甚至更长;有的村文字、数字写得潦草、模糊不清,穷于应付,流于形式;更有甚者财务公开栏长期不用,成了"通知栏"、"广告栏"等.  相似文献   

3.
<正>最近,笔者在农村财务审计和财务检查中发现,有的村对"发包及上交收入"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不规范,尤其是年终对农户应交未交的承包金尾欠和村属企业应交未交的利润尾欠、一次性集中收取几年承包金等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不正确,由此造成村级会计信息失真。对此,笔者结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应付工资"科目核算存在范围不清、使用混乱等现象,有的将管理人员的应发工资记入"内部往来"科目,有的将临时人员的劳动报酬记入"应付工资"科目,还有的将管理人员的应付工资记入"应付款"科目等,严重影响了会计核算质量。"应付工资"科目是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核算本组织管理人员及固定员工的工资、奖金、津贴、福利补助等  相似文献   

5.
笔者通过农村财务审计和平时工作交流,发现农村会计核算中有三种特殊情况经常处理不当,特写此文与同行商榷. 1.退承包费 有的村在承包费收取入账后,因合同无法履行或其他问题,经研究,退还原承包者承包费时,直接借记"发包及上交收入"科目.这样简单对冲,笔者认为不妥.现行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规定,本科目贷方登记发包及上交收入的当年发生额,借方登记年终转入"本年收益"科目的全年结转额.对于退还承包费时,应用红字在贷方冲销发包及上交收入即可.  相似文献   

6.
“挂职”会计应引起重视编辑同志:笔者在基层从事农村财务工作中,经常与村会计打交道,谈心,听老同志谈他们在业务工作上的经验。在交谈的过程中,有的村会计时常倾诉他们心中的苦衷。笔者确实有感触,农村基层会计难处多。有的虽是会计,其实是名义上的“挂职”会计。...  相似文献   

7.
<正>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用"割账"的方式交割现金或者其他债权债务,对这类业务的处理,有的会计颇为纠结。如某村在发放工资时,村干部王某利用村集体历年欠发的工资抵顶自己应缴纳的场所承包费,有的人认为这是一收一付的事,可以通过"现金"科目走账,也有的人认为凡是未动现金的业务,不应该使用"现金"科目。到底对这类"割账"的业务如何处理呢?笔者本着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分析如下。一、要严格遵守会计原则  相似文献   

8.
原始凭证的传递程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最近在进行村级财务审计时发现,大部分村的财务管理规范,群众满意放心,但仍有一部分村存在不少问题,有的甚至还相当严重,突出表现为:一是大量收支单据顶库,导致账面现金余额较大,实际库存很小,甚至收支相抵后出现赤字.二是非出纳员插手现金,特别是村书记、村主任成为事实上的"出纳",而真正的出纳员成了"单子"保管员.三是支出凭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疑点较多,整个单据上只有村主要负责人签字,没有经办人、证明人、出纳员、村会计、民主理财小组及组长的签字或印章,等等.  相似文献   

9.
笔者认为,当前村级财务公开须着重做到"四要":一是公开时间要及时。一般要求,经济业务往来频繁的村按月公布财务,业务往来少的按季公布。村级财务是连续反映村级经济活动的过程。及时地公开财务,老百姓才能及时掌握财务动态,才能对村级财务进行有效的监督。二是公开方式要设置固定的公开栏。在调查中发现,有的村财务公开是把收支项目用粉笔写在露天黑板上;有的村把财务收支写在纸上,随便贴在村子的一个什么地方;有的村把收支内容公布在村委办公室里,村民是难得一见。按规定,财务公开方式要设置一块固定公开栏,公开栏一般设在人群比较密集的地方,且要防风遮雨,这样老百姓才有地方看,有东西看。三是公开内容要完整、具体。许多村财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各地陆续开展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小金库"清理工作,但在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账(以下简称村账)核算范围和"小金库"的界定上,存在诸多分歧和问题。有的认为新农村建设旧村改造等多数项目资金来自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自筹,可以脱离村账单独记账;也有的认为代收代付、应收应付、借款还款、临时押金等是债权债务关系,  相似文献   

11.
正近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为各村街的主要任务,购买防疫物资、印发宣传资料、聘请专业人员、雇用临时人员等防疫费用成为村集体的重要财务支出。笔者发现,公共卫生支出存在账务处理不统一问题,有的记入"管理费用",有的记入"其他支出",有的记入"应付福利费",还有的记入"公积公益金"。下面依据《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规范农村集体福利费  相似文献   

12.
正资本科目作为所有者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摸清农村集体产权的基本依据。然而在清产核资工作中,笔者发现,有的村(组)虽然设有资本科目,但没有设置明细科目,资本来源不清楚。有的村(组)账上干脆就没有资本科目,所有者权益只有公积公益金及未分配收益科目。大多数村(组)的资本金和未分配收益科目长期挂账,清产核资时没有人能说清其形成原因,这些会计科目失去了应有  相似文献   

13.
时下,农村较为普遍刮起的"三风"亟待遏制。一是铺张浪费风,"面子大于里子"。婚丧喜庆、生日满月、入伍升学,摆阔气争面子,相互攀比,大操大办,致使人情涨价。笔者调查了苏北欠发达乡的两个村,去年人情钱户平800元以上,有的高达4300元。群众痛心地说:"吃不愁穿不愁,就是人情没尽头;亲戚朋友事连事,一年送掉一头牛!"二是赌博风,"愚乐"重于娱乐。有的农民精神空虚,寻求寄托,视搓麻将为娱乐,输赢从几元到几十元、几百元、几千元不等。笔者所在乡有一个村,男女老少都会"筑长城",连幼儿都能流利地说出搓麻将的行话来。  相似文献   

14.
村级财务公开的问题及成因笔者对某市农村财务公开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全市1900多个村中,95%以上的村实行村务和财务公开,但比较规范的不足三分之二。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公开的时间不及时。二是公开的内容太笼统,不全面,不完整。有些村公开的项目有的过于笼统,内容不详,或者残缺不全;有的对公开的事项描述含糊不清;对财务资料,有的只公布收入和支出的总数,而不公布具体的收入支出内容,让村民们“雾里看花”,起不到让群众监督的作用。三是公开的形式不规范。有的村把公开榜设在村委院内或办公室;或将公开的内容写纸上,然后随随便…  相似文献   

15.
村主要干部不宜代人经办财会业务笔者在下乡工作时,经常看到这种情况: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出纳员等财会人员配备齐全,但在涉及有关具体财会业务时,有少数村主要负责人(村民委员会主任或村党支部书记)往往撇开村财会人员,自己经办财会业务。而且,有的将自己经办的...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您好! 近期,笔者在审计村级财务中发现,凡是民主理财工作落实到位的,村级财务就少有问题,群众对村"两委"信任度就高;凡是民主理财工作落实不到位的,村级财务往往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而且群众对村"两委"负责人相当有意见.  相似文献   

17.
艰苦奋斗,勤俭持家,是中国农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美德。然而,在"拜金主义"、"享乐至上"思想的冲击下开始动摇。时下,农村较为普遍地刮起了"三风":一是铺张浪费风,"面子大于里子"。婚丧喜庆、生日满月、入伍升学,摆阔气争面子,相互攀比,大操大办,致使人情涨价。笔者调查了苏北欠发达乡的两个村,去年人情钱户均800元以上,有的高达4300元。正如群众说:"吃不愁穿不愁,就是人情没尽头,亲戚朋友事连事,一年送掉一头牛!"二是赌博风,"愚乐"重于娱乐。有的农民精神空虚,寻求寄托,视搓麻将为娱乐,从几元到几十元、几百元、几千元输赢。笔者所在乡有一个村男女老小都会"筑长城",连幼儿都能说出搓麻将的行话来。  相似文献   

18.
在日常的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工作中,经常发现村集体有"垫款"业务发生,大多存在于集体经济薄弱,又必须开支的村中.由于村里没有资金,但又必须开支,大多由村干部先用自己的资金予以垫付.在这里村干部因村务事项先用自己的款项"垫款"支付,实际上是村集体向村干部的一种借款,是村集体的一项负债.村会计在对这类业务进行处理时,大致有两种做法:一是村里没有收入资金前不记账,先由"垫款"入自行保存支出单据,待村里有了资金后"垫款"人再报账领取垫付资金.二是记账做负债处理.具体处理时,有的会计记入了"应付款"科目,有的记入了"内部往来"科目,在编制记账凭证时,根据"垫款"支出事项,借记某科目,贷记"应付款"或"内部往来"科目.  相似文献   

19.
日前,笔者在下乡工作中,正巧碰上某个村集体民主理财日。只见理财小组成员坐在会议室喝茶、聊天,而由理财小组长一人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盖章。闲谈中得知理财小组长竟是村支部委员。通过进一步调查了解,笔者发现有的村由村干部近亲属担任理财小组成员,甚至由村主要干部或报账员保管民主理财监督章。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通过加强村级集体财务管理,创新管理模式,实行"村有乡管",规范运作程序,有效推动了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务的健康快速发展.做好"村有乡管"工作,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应严格规范六个方面的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