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欧盟在2010年12月结束的坎昆会议和2009年12月结束的哥本哈根会议上为建立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气候框架积极发挥作用,并一直试图取得未来国际气候合作机制构建的主导权,这反映出气候与环境已成为了欧盟当前主要关注的国际政治经济议题.欧盟的"气候外交"背后所隐藏的,是日益凸显的全球能源政策与经济利益博弈,这关切到欧盟自身以及中欧经贸发展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2.
李菲 《市场论坛》2005,(9):91-93
欧盟政要纷纷来华 中欧峰会成世界焦点。9月5日第八次中欧领导人峰会在北京召开.温家宝与英国首相布莱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及欧盟理事会秘书长兼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索拉纳举行会晤。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合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目前,欧盟已跃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技术供应方和重要的外资来源地,而中国也已成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虽然中国与欧盟在一系列经贸合作中取得了瞩目的成果,但双方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的分  相似文献   

4.
2014年,中欧经贸合作取得较大发展,双边贸易趋向均衡化,中国对欧投资出现新一轮大幅增长,在中国与主要经贸伙伴的合作中表现最为抢眼。与此同时,中国与欧盟在双边与多边层面开展积极对话与合作,中欧合作既为欧盟经济复苏提供了动力,也是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外部推动力。《中欧2020合作战略规划》规划了深化中欧合作的蓝图,而  相似文献   

5.
2004年8月,中国总理温家宝在接见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工作会议代表时,公开使用"经济外交"的概念,此后,中国的经济外交迎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代。经济外交已经是我国和平与发展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已从"以经济促外交"进入"以外交促经济"的时代。但是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强国,除了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之外,还必须以负责任的态度,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的带头作用。中国政府在实施经济外交时要配合政治外交、文化外交,以消除"中国威胁论"的不良影响,切实达到中国与世界"共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张静 《商业科技》2008,(17):16-16
2004年8月,中国总理温家宝在接见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工作会议代表时,公开使用“经济外交”的概念,此后,中国的经济外交迎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代。经济外交已经是我国和平与发展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已从“以经济促外交”进入“以外交促经济”的时代。但是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强国,除了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之外,还必须以负责任的态度,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的带头作用。中国政府在实施经济外交时要配合政治外交、文化外交,以消除“中国威胁论”的不良影响,切实达到中国与世界“共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商》2016,(11)
经济外交作为公共外交的一种,对推动国际交往与合作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十八大后,中国的经济外交摆在了我国外交战略的重要位置并有了新的内涵,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合作为我国开展经济外交提供了重要平台,但我国的经济外交也充满着各种机遇和挑战。为此,我们应该提出相应的对策,处理好和域外国家的关系等来应对这些挑战。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传统的外交模式遭遇信任危机,冷战阴影严重制约了政治外交和军事外交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经济外交的地位愈加凸显,国家经济活动逐渐摆脱政治交往的框架束缚,经济外交逐渐成为政府间外交的重要方式。因此,如何把握经济外交的内涵与优势,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实现综合国力的稳步增长,推动我国整体外交的持续发展是当前经济外交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以来,随着世界各国、地区相互依存的日益加深和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多边外交已演化成为一种普遍性、经常性和日益制度化的外交方式。多边外交主要是指由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体参与的外交行为和活动。本文围绕多边外交的终止问题,并先后结合联合国、阿拉伯国家联盟、经合组织、欧盟以及非洲统一组织等实际案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以期能为多边外交实践提供一些法学理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输欧纺织品设限引发欧盟空贷架危机,中欧协议下暴露出的“超限”问题确实值得中美正在进行的纺织品谈判协议借鉴。为限制中国出口欧盟国家的纺织品“过多过快”,中欧双方曾于6月签订了一项被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称之为双赢的谅解备忘录。不料不到3个月,曼德尔森再度派代表团前来北京,与中方就中国大量纺织品积压欧盟25国港口的紧迫问题进行谈判。从8月24日起到目前为止,谈判仍未取得双方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渠道"若"渠"     
<正>销售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管理工作。消费者需求是企业营销源头活水,销售渠道如灌溉系统。从中国农民几千年总结出来的田间管理经验中,我们的销售工作似乎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事实上,在我们的销售工作中,制造商这一大水库,一直控制着整个灌溉系统流量。经销商是分散在各地的小水库,它从制造商那里获得水,并通过水渠向田间送水;零售商就是田间地头的蓄水池,农民从池里取水浇田。从大水库列小水库再到  相似文献   

12.
曹玫 《电子商务》2005,(1):37-39
<正>一旦诚信问题被化解,网上商城与传统卖场的尖峰对话时刻也将不远矣在国美、大中、苏宁三大巨头奋力鏖战,分角必争之时,数码网上商场的主力“搜易得”,消除羁绊,大举发力,提前投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之中。它的参与,使零售业的市场格局变得更加微妙,也让三大巨头深感危机。  相似文献   

13.
14.
15.
茅于轼 《大经贸》2001,(7):12-14
茅于轼要为中小企业正名。在国外,政府"帮小"不"帮大",在我国,政府是"帮大"不"帮小",中小企业甚至往往成为打击和刁难的对象。这几年,政府花大力气关闭五小企业,理由是技术落后、破坏环境、恶性竞争。茅于轼认为,三条理由似是而非,都站不住脚。而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原则,就必须善待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16.
"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是"异名同质"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社会上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两者合一研究的文章很多,有的观点则将两者归为“异名同质”问题。本文从物流与供应链的概念、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研究的对象及内容出发,针对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是“异名同质”的认识提出质疑,认为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目标的一致性并不能证明二者工作性质的一致性;既要看到二者部分管理内容的重合性,也要看到管理范围的局限性:“企业物流一体化”向“供应链一体化”的转变,是对物流服务对象的认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既有相互联系、相互包容的一面,也有其各自的运行规律,分清两者之间的区别不仅对设置与专业发展相关的课程、培养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企业清晰管理组织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韦峰 《大经贸》2001,(8):90-91
2000年底,由美国中国商会、美国太平洋开发集团、美国零售连锁企业协会和美国采购商联盟等联合组织的美国采购团,开始了在华的第一轮采购.按照规划,从当年12月份开始,美国将派遣采购团每月来华采购一次,预计年采购额将高达4亿美元.大采购的第一站选在了美方认为国际贸易发展最先进的北京地区,计划中的采购金额为4000万美元.而最后结果却出人意料,首轮采购以无果告终.分析造成这一尴尬结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北京企业的电子贸易化程度太低,无法与美方习惯采用的电子化、网络化国际贸易操作方式配合协作,因而不能正常地进行商务沟通和运作.……  相似文献   

18.
现今的营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发现顾客的芳心已越来越难打动,顾客的购买已越来越精明了。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准确分析全球技术贸易的格局及中国所处地位的基础上,力图从理论上探讨“新技术民族主义”的合理性,进而深刻地认识基于WTO规则下的技术贸易和技术发展的实质和特征,借鉴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推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及其措施,以促进中国的科技进步及其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