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在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5周年之际,我们重温他在视察深圳时要求深圳要在造社会主义香港方面带个头的重要指示,对于我们维护香港的长期稳定繁荣,对于特区进一步扩大开放,更好地发挥“四个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1984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厦门时指出,厦门特区“可以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1988年小平同志又提出:“我们在内地还要造几个‘香港’。”自此,北自大连,南至海南岛,造“香港”呼声四起,理论界也众说纷纭,但仍大多停留在战略研究上。在江泽民总书记春节发表对台重要讲话,海峡两岸关系将步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今天,从技术分析入手,探讨南澳辟建自由港之可行性,具有重要政治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3.
“虽然在中国的版图上,黑龙江和香港是相隔最遥远的两个地区.但是,我们之间的经济互补性很强,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我们已经在香港举办了两届‘香港周’活动了.现在看来,效果相当好。”7月2日下午,黑龙江省商务厅厅长叶晓峰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通过在香港举办活动,先后有22300余家香港企业、香港各界人士13500人次来黑龙江省参观考察。”  相似文献   

4.
李微 《沪港经济》2009,(12):52-53
9月8日,香港举办的亚洲国际航空展,国产大飞机C919外形样机正式亮相,这个汇聚全场最多“眼球”的中国造大飞机模型首场秀,引发了外界无限遐想。  相似文献   

5.
2.香港金融监管给我们的启示通过分析香港金融监管的特点,为我们完善金融监管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明确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目标和责任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制度不同,金融发展水平也不同,因此,许多做法不能盲目照搬。但香港金管局金融监管目标明确,责任清晰,这一条完全可以借鉴。建立和健全金融监管法规香港金融监管法规健全,有法可(上接第3期)依,执法严厉。内地的金融业处在向市场转轨的过程中,金融法规在不断建立和健全。目前已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保险法”、“担保法”、“信托法”、“证…  相似文献   

6.
本介绍了香港、美国几十年来是如何解决住房问题的,认为上海解决中低收入住房应该借鉴香港、美国的经验教训,使解决住房问题的举措“与收入俱进”。中提出“解决最大多数人住房问题是人民政府的天职”,在城市地价上升成必然趋势之时,政府应该在各个行政区留出土地、腾出土地、回购土地为中低收入造房,以减低成本。本指出,由于国内房地产商自有资金比例极低,因此,调控房价不能照搬市场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动用政府之手,必须借助于宏观调控之力。  相似文献   

7.
何杨 《民营视界》2007,(2):28-29
近年来,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浪潮中,境外上市成为民营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选择到香港、纽约、伦敦等资本市场,通过境外IPO(首次公开募集)、红筹股、买壳上市、造壳上市等方式实现境外融资。据统计,截至2005年12月,在香港上市的境外非国有企业有125家,到2006年3月,国内已有270多家民营企业通过红筹股方式实现海外上市。  相似文献   

8.
香港前特首董建华在任时信誓旦旦,要将香港搞成科技港、中药港,如今香港却成了大中华区的购物港、名牌港。但有一点,香港从1950年代至今未变的是——香港是个造梦港。  相似文献   

9.
“合并不是迎接新挑战的惟一方法。在目前情况下安排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发行股票并没有吸引力,谁又会购买着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的股票呢 ?”   ——中国建设银行行长王雪冰说。   “我们将在中国大陆复制我们在香港的成功模式。中国是未来市场,如果你不在中国市场,你根本就不在市场之中。”   ——香港东亚银行董事长李大卫说   “我们一直很失望。但这是当今世界剩下的最后一块处女地。”   ——花旗银行亚洲业务总裁史蒂芬·龙说  相似文献   

10.
声音     
“香港散户不识货”;“烟草一打喷嚏,我们就感冒:烟草一感冒。我们就发烧。”;“他们说我傻,但我觉得比他们聪明点。”;“没有中国产品,我只能不穿内衣衬衫。”。  相似文献   

11.
至于著名经济学家王琢的文章《论“大香港”开放经济圈》,则从客观的角度探讨了“造香港”的问题。王琢指出,构造“大香港”开放经济圈的积极目的,就是要在我国南方开辟一条从中国本土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的大通道,让深圳、珠海以及开发中的大亚湾规划区等港口城市相继成为直接跻身于世界市场的开放的国际都市,把中国对外开放推上一个新台阶。该文论题新颖,论点突出,论据充实,颇具说服力,读者将会得到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2.
两年多前,香港开始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伟大事业。几乎同时,亚洲金融风暴猛烈吹袭香港,导致香港经济急剧恶化。在经历了严重衰退的1998年之后,香港经济正步入复苏阶段。  相似文献   

13.
名流吴光正:要看到有“两个香港”香港名流吴光正,时而语出惊人。再出惊人之语。他说,现时有“两个香港”。他接着说:“你看到的又是哪一个呢?”在谈及香港现时面临的经济困难与出路时,他说,现时有“两个香港”:一个是“面对全世界的香港”,这个香港非常蓬勃,有无限的机会;另一个是“堡垒香港”,漠视外边,守株待兔。他说,他担忧的是只看到后一个香港的人。他话锋一转说,港人要因时调整自己,自我增值,学点普通话,去闯大陆。他说:一觉醒,楼价升了,股价升了,饭来伸手,这支“歌”现时没有了。今时今日再守株待兔已没有出…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提出用“一国两制”方式解决香港问题,恢复中国政府对香港行使主权。今年“七·一”香港回归之后,大陆同香港的联系更加紧密,统一战线的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首先,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利用香港的经济优势,为经济建设服务。众所周知,香港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上的一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贸易中心和功能齐全,高度自由开放的重要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具有完整的经济运作体制和良好的经济法律制度,是我们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先进东西的好地方。统一战线是连接香港与大陆的桥梁,通过众…  相似文献   

15.
助年代初开始,港商为寻求低成本优势而将加工程序大规模迁往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厂北迁”现象大规模地发生。到了90年代,经济特区已经成长到一定水平,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水平的提升,于是一些劳动密集型工业开始迁往内地其他地区,是为本文所称的“特厂内迁”。“港厂北迁”与“特厂内迁”有共通之处,研究“港厂北迁”的教训,对我们正确认识“特厂内迁”必有神益。一、“港厂北迁”及对香港经济的负面影响香港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之后,在80年代面临严峻的挑战。地价、租金、工资飞扬使香港的低成本优势遭到严重削弱…  相似文献   

16.
“上山下海”,是香港之旅不可或缺的。“上山”就是乘坐缆车登上香港之巅的太平山顶,凭栏俯瞰港九美景。“下海”就是游览香港海洋公园。这次到香港,我们登上了太平山顶,港九的璀璨夜色和山  相似文献   

17.
2004年,龙应台写了一篇《香港—你往哪里去》,用“中环价值”来形容香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当时,不少评论针对“中环”这个表征,尝试以“旺角”作为相反的例子,印证香港除了“中环价值”外,还有江湖味道、草根情怀。的确,在地道香港人的心目中,旺角才是他们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8.
邓键一 《沪港经济》2012,(10):76-77
数月前,在一个小组讨论中,我们邀请了居住在港岛半山的香港人,谈谈对香港社会的印象。毕竟,在香港普罗大众心目中,半山是传统高尚住宅区。家住半山,非富则贵。席间,一位受访者却说:“人人都以为半山最富贵,其实,现在西九豪宅的眠价,比半山高得多。”  相似文献   

19.
香港人称“水”为财。因此,中央政府不停地送礼,被香港人称为“北水南调”。“北水南流”的结果是香港没柯时间准备足够的“水桶”装“水”,且没有选够“水官”来引“水”。  相似文献   

20.
1950年前后,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50美元。工业产值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左右,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超过了85%。用毛泽东的话来讲,“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