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0年代以来,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提出的企业再造理论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管理革命。企业再造理论以一种再生的思想重新审视企业,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运用企业再造的思想,再造知识管理的流程,对建立企业竞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知识CPU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组织的财富,组织的知识随着组织的成长而积累沉淀下来,知识管理的实质就是对知识价值链进行管理,使组织的知识在运动中不断增值。一般来说,组织的知识价值链包括:知识的采集与加工→知识的存储与积累→知识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使用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1990年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教授出版了《第五项修炼一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掀起了组织学习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热潮。本文介绍了学习型组织的内涵和特征,分析和探讨了创建学习型组织对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学习型组织理论由彼得·圣吉提出后,受到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许多企业争相学习。文章认为,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所提出的是一种理念,一种软管理,一种企业文化。通过对学习型组织和传统企业两种文化的对比研究,探寻一种合适的方式将学习型组织文化融入到现代企业当中,以提高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19世纪的文盲是不会识字,20世纪的文言是不会电脑,而21世纪的文盲则是不会学习。当今世界,人才和资讯决定着企业未来,而人才、资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学习能力的竞争。1990年,麻省理工学院彼得&;#183;圣吉博士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践》一书中,强调未来组织所应具备的最根本的品质是学习,而且把研究带出了纯理论性与概念性的探索,进入了可操作化的实践领域,从而使其影响力大增。  相似文献   

5.
《上海质量》2006,(2):46-46,51
最近,美国总统布什和商务部秘书长卡罗斯·古迪亚瑞兹宣布了2005年度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得主的名单,其有6个组织获奖。得奖的组织包括汽车经销企业、社区学院和石油行业企业——这些行业的组织是第一次赢得波奖。这些组织是:  相似文献   

6.
传统企业组织结构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的理论基础是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亚当·斯密认为,企业要提高生产效率,就必须对组织进行分工。因此,企业在设计工作任务时,一个最重要的目标是使这些任务尽可能的简单,并且分派一些简单的人来完成这些简单的任务。所以,在亚当·斯密的理论中其实就包括了一个基本的假设:给简单的人简单的任务。这个假设的本质就是把一个个完整的流程完全割裂为许许多多简单的工作,再由一些简单的人来完成这些工作。但问题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生产线的增加,这时,企业就不得不再雇佣一些简单的人做其它的…  相似文献   

7.
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永春 《企业活力》2005,(12):58-59
<正>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也是企业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而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激励这个概念用于管理,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企业实行激励机制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正确地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盛行的古装戏里,我们经常听到“贵号在哪里发财”“贵号生意如何”的话语,闪现在眼前的也是众多的写明“××号”的旗帜和牌匾.从现代企业组织的角度,我们不难发现,“号”字本身具有企业组织形式的含义在里面,具有我们现在所称的“店、堂、公司”等的含义在内。[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在企业经营管理,甚至日常生活中都有一些我们不可不知的法则,这些法则看似简单,但却是我们思考和处理问题时应认真关注的。 一、彼得原理。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一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一级。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183;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认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乡镇企业科技》2010,(26):51-51
有人的地方就有组织,有组织的地方就有管理,有管理就有管理和被管理一说。从事管理工作,大小就会有个职位,有了职位,也就区分了领导和下属。领导和下属,也就构成了组织拼图的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版块。  相似文献   

11.
企业组织本身不可能十全十美,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组织形式也应随之做出调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经营业务的拓展变化,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内容越来越广泛。因此,组织的结构不仅要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还要随企业规模、技术、战略等不断做出调整。随着信息科技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企业组织结构更加具有弹性,企业与外部市场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同时,为了降低治理成本,企业内部采用内部市场等分权经营模式,于是,在企业内外部都可能出现科斯所说的半市场、半企业的中间性组织。  相似文献   

12.
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理论入手,阐述了学习型组织的内在特点,结合国内外企业的实践,对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地位和重要性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组织转型与企业再造理论是现代管理学领域中两个流行概念,而企业组织结构的再造则是组织转型与企业再造的紧密结合。论文从企业组织结构的角度对再造理论进行了分析探讨,分析了现代企业组织的组织结构再造的目标,策略与基本方法,并以商业企业作为分析对象对企业进行组织结构再造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论述,并对新型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企业组织的模式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组织结构指企业内部各要素互相作用的方式与形式,是实施企业战略的组织保障,也是决定组织效率的首要因素。有效地进行社会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有效的组织结构。现有的企业结构大多是以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为核心原则、结合泰罗科学管理的方法所形成的科层结构,应该说,这种科层组织在工业经济的大规模生产方式下,是适应要求的。但是随着企业原有边界(垂直边界、水平边界、外部边界及地域边界)的模糊化,作为管理基础的企业组织结构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与创新,以提高竞争的灵活性和反映能力。一、科层组织结构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如今,我们的经济环境以知识为基础。大多数组织的价值是由智能资本、而不是物质资产所决定的。惠普公司的瓦尔阜&#183;卡那瓦斯基(Valery Kanavsky)指出:“现代企业的基础要素是知识。”所有组织都具有知识要素,但多数组织不了解、没有运用和重新使用其内部知识。在当今社会,知识就是力量,而力量促使组织走向成功。组织的失败、生存或成功取决于其运用知识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论企业文化构建中的非正式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决策的每一个程序,几乎都离不开对信息的传播。这些信息的传播,主要依靠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两个渠道。前者是建制型的,主要传递正式信息,即官方信息;后者是非建制型的,主要传递非正式的文化信息。非正式组织在企业文化理论中,是与非正式信息联系在一起的,是指非建制型的信息传播渠道。企业中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是与人们在社会中的多种角色密切相关的。从一个特定的企业来看,每一个人都只能在特定的岗位上扮演特定的角色。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同时扮演着其他的一个或几个角色,这些形形色色的角色在企业正式组织之外,构成了一个隐形的联合体,成为企业中的“人际潜流”,影响着企业的各种决策和协调。管理者应有效地掌握住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使其为企业发展所用。  相似文献   

17.
面对激烈的的市场竞争,企业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生存和发展。无论是企业技术创新还是企业的制度创新,都需要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的有效配合和适时推进。这是因为,首先,组织结构创新有利于企业核心能力的提高。在短期内,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当前产品的价格、性能等属性,但从长远看,企业竞争优势则来源于其核心能力的持续提升。人力资源是核心能力最重要的载体,而改变传统组织模式对人力资源的束缚,必须通过组织结构创新才能实现。其次,组织结构创新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动态能力。“动态”是指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能力”是指对市场环境变化的适应力和应变力。企业组织理论的一个重要法则是。组织结构变革与创新的目的是使组织不断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从这个角度来看,制度经济学所提出的“制度是第一生产力”是有一定道理的,在这里可以解读为:组织结构创新是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的最重要的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8.
论网络经济下企业组织设计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组织设计就是对组织的结构和活动进行创构、变革和再设计。二十一世纪伴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人类正在逐步进入一个“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组织设计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手段,是一种新型的生产力。因此,如何设计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的组织结构,成为企业管理领域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一、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组织设计的必要性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组织设计成了决定现代企业效率高低乃至效力强弱的重要因素,每一个成功的现代企业都有其独特的企  相似文献   

19.
基于成功悖论的摧毁型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企业发展的成功悖论出发,通过阐明成功悖论的原因,提出了应对成功悖论的可行性选择——摧毁型组织。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摧毁型组织的企业价值曲线,分析了摧毁型组织的哲学思想,提出了摧毁型组织的战略,最后对摧毁型组织与学习型组织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李明 《企业经济》1993,(6):21-24
<正> 一、加速我国企业组织改革是时代的要求企业组织是企业制度的最基本的重要内容。企业组织对企业生产和经营机制的建立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的企业组织方式,会形成不同的企业机制,包括不同的企业经营方式、生产形态和不同的企业管理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