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报道》2011,(4):11-11
5岁起就开始照顾瘫痪母亲的起居;10岁起就试着帮父亲推车、掏垃圾…… 如今,自幼生活在一个特殊家庭里的女孩罗磊即将研究生毕业,在她曾经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中国儿基会向她伸出了温暖的手。在中国儿基会“春蕾计划”的资助下,罗磊顺利完成了小学和中学的学业。  相似文献   

2.
<正>她的手机24小时开机,因怕有人向她紧急咨询问题;她跨越1500多公里,为贵州孩子带去梦想与希望;以她名字命名的党代表工作室,不设服务"门槛"……她就是党的十九大代表、宁波市公安局北仑分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大队长胡朝霞。从警20多年,胡朝霞一直用行动诠释服务,用心去温暖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成为无数群众心中的那一道温暖"朝霞"。"作为基层干部,要时  相似文献   

3.
犹太教教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真理赤裸着身子,冷得浑身战栗,她到村子里的每一家时都被驱赶出来。她的赤裸使人们感到害怕。当寓言发现她时,她正蜷缩在一个角落里,瑟瑟发抖,饥饿难耐。寓言对她充满了同情,于是把她带到自己的家中。她用故事把真理装扮起来,使她感到温暖,然后又把她送出去。真理在穿上故事的外衣之后,当她再一次到每一户村民门口敲门的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34年,四川宜宾县一个12岁的农家少女罗昌秀,为了躲避恶霸地主的残酷迫害,只身逃进了深山老林,以岩洞栖身,树叶蔽体,野果充饥,17年与世隔绝的非人生活使她白发披肩,形同野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派人进山找到了她。罗昌秀回到人间,回到亲人温暖的怀抱,不久建立了幸福美满的家庭,还多次被评为省、地、县劳模,选为县人大代表。作为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典型,她的故事曾传遍海内外。 40多年过去了,宜宾白毛女罗昌秀  相似文献   

5.
赖波平 《老区建设》2009,(17):48-49
在江西省修水县渣津镇长仑村移民小区里,有一位被当地村民称为“移民好媳妇”的刘祥花。九年前,她丈夫英年早逝,家庭负债累累。面对苦难,她自立自强,靠坚韧、执着,肩负起家庭重担。她用柔弱的双肩撑起一个家。去年,刘祥花被评为首届五矿杯“感动修水十大青年”。  相似文献   

6.
朴宣 《东北之窗》2013,(21):50-50
刘清华在普兰店特殊教育学校工作,从教13年来,她身兼保育员、心理医生、老师三个角色,用真情关心爱护每个残疾孩子,照料好他们的日常生活,让孩子学会了做一个自立自强、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让他们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  相似文献   

7.
进入数九寒天,洗温泉已成为大多数市民家庭出游的选择。然而,让市民备感大连冬季旅游越来越“温暖”的背后,一个更大的“温暖”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地全力实施——  相似文献   

8.
心地善良的郭兰香,因家庭变故8岁便成了孤儿,正需要温暖呵护的年龄,却挑起了养活5岁和3岁的妹妹的重担。乞讨要饭的经历、同胞姐妹骨肉分离的刻骨铭心之痛、寄人篱下的小保姆,成为郭兰香童年痛苦的回忆。同情弱者,珍视生命,也成为郭兰香的经历使然。每年春节。她总是要封许多红包,送给员工和她认识不认识的人,有左邻右舍、电梯工、保安、清洁工、民工……。  相似文献   

9.
她曾经有过一段不幸的婚姻。当她经历过炼狱般煎熬,最终走出婚姻失败的阴影后,却发现在这场婚姻纠缠中最受伤的是自己的儿子。由于家庭的影响,儿子变得自卑和孤僻,作为单亲母亲的她心中愧疚万分,费尽心机给儿子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最终让儿子走出了单亲家庭的阴影,她自己也获得了一套独特的育子经验。由此,她想到了社会上许许多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孩子们由于缺乏家庭的温暖,而形成颇为怪异的性格,这无疑将影响到他们以后的成长,甚至一生,她想到了如何来“拯救”他们。试教获得成功后,她成立了专为单亲孩子提供教育服务的家教中心。并由此成为国内单亲教育第一人,个人资产逾百万。她就是重庆市一位普通的单身母亲孙劲松。  相似文献   

10.
陈焱 《东北之窗》2014,(22):38-39
正她总是用欢快的情绪感染你,他总是用憨厚的笑容帮助你;她像提神醒脑的冰咖啡,他像滋润养人的纯牛奶,这样两个性格迥异的年轻人,在充满浪漫的大连机场,相遇、相知、相恋,最终融汇成一杯芬芳四溢的牛奶咖啡,构成了又一个爱意浓浓、温馨幸福的机场家庭。她是刘辉,集团公司信息部软件工程师,担负着机场办公网功能软件开发的重任。别看她一副瘦弱的形象,干起工作可不含糊。  相似文献   

11.
山妹子在山花烂漫的季节来到人间,她那不识字的爹,随便从嘴里溜出一个"山妹子",便成了她的名字。那年月不讲计划生育,她妈几乎每隔两年就开一次"花",结一个"果"。山妹子13岁那年已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小妹才4岁。闹饥荒的日子她妈大病不起离开了人世。小学没毕业的山妹子,就用稚嫩的双肩挑起了沉重的家庭重担,拉扯  相似文献   

12.
党丽 《东北之窗》2014,(14):59-59
正无论是严寒酷暑,无论刮风下雨,无论艰难险阻,你总能在街头巷尾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她手臂带袖章,时刻保卫着锦华社区居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成为锦华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就是社区义务治安楼长——吴有志,她用一脉真情温暖了居民心窝。吴有志家住锦华社区锦华南园4号楼,是锦华社区一位地地道道、不折不扣的社区志愿者。为发挥余热,70岁的吴有志把退休关系落到社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主动找到社区书记要求干起这不拿津贴的差事——楼长。  相似文献   

13.
这是位既幸运又不幸的女人。幸运的是,在人无法选择出生地及出生家庭的时候,她降生在一个环境优越的大城市的富有家庭中;不幸的是,幼年时就患有风湿性心脏病,是一个深受病魔缠绕的弱不经风的小女子。然而,一切的幸与不幸都在她后天的努力奋斗中失去了意义。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耕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热土,创造出一方光辉灿烂的天地。 这位女士就是千百万香港人都知晓的  相似文献   

14.
陆军 《魅力中国》2010,(3):312-313
一、引言 “用艺术盎亮生命,以真情温暖人生”.曾经热播一时的《艺术人生》从绚烂至极归于平淡素雅,作为央视继《实话实说》之后又一个标杆性栏目,她自身遇到怎样的困惑。抑或酝酿怎样的超越或蜕变。对国内谈话类节目的形态流变有怎样的导向和启示,无疑都是值得关注和期待的。  相似文献   

15.
<正>冯大娘,这是晋豫边区游击队员对她亲昵的称呼,饱含着尊敬、爱戴和仰慕之情。她本名叫李河运,1891年出生于河南省沁阳县义庄村一个贫苦家庭。抗日战争时期,她日夜操劳,费尽心血为革命,同时,引领三女四子及女婿、侄子数十人投身抗战。党组织赞誉她的家庭是“革命大家庭”,同志们称赞她是“革命老大娘”。  相似文献   

16.
陈焱 《东北之窗》2014,(16):32-33
正她总是用欢快的情绪感染你,他总是用憨厚的笑容帮助你;她像提神醒脑的冰咖啡,他像滋润养人的纯牛奶,这样两个性格迥异的年轻人,在充满浪漫的大连机场,相遇、相知、相恋,最终融汇成一杯芬芳四溢的牛奶咖啡,构成了又一个爱意浓浓、温馨幸福的机场家庭。她是刘辉,集团公司信息部软件工程师,担负着机场办公网功能软件开发的重任。别看她一副瘦弱的形象,干起工作可不含糊。刚来到机场信息部工作的时候,去使用单位做维护,捧起"大  相似文献   

17.
李玉霞 《中国西部》2014,(24):96-97
<正>走进学生家庭,带去学校的重视、老师的关爱。学校和家庭两个教育主体的对话和交流,必然激起学生心里的浪花。心灵的距离,有时就等同于脚下的距离。一个小女孩跑到我身边,满脸笑容地说了声"老师好!",便开心地转瞬离开了。刚准备回应她,蓦地,只看见了她身后和她一样蹦跳的马尾辫。"老师好!"在课间操时间再次听到了似曾熟识的声音。是她,二班的一个小女孩,笑靥如花,一脸阳光。两次的相遇让我突然想起,这是我们家访小组所家访到的一个学生。那天过后,她的笑脸多次扑入我的眼帘。我心释然。不禁重拾起了这段家访的记忆。  相似文献   

18.
张慧 《今日重庆》2004,(6):70-75
江碧波是一位多才多艺、刚柔相兼、剑胆琴心、个性独具的女性。她用她独有的线条和色彩穿插编织出来的画面,体积和空间转折组合出来的形体,奉献给人们以浪漫、绚丽的柔情和豪迈、旷达的刚烈力量,温暖着人们,鼓舞着人们。她曾经多次说过:我从绘画走到雕塑是我艺术生涯中的一个艰苦而又勇敢的历程,尽管我仍然迷恋色彩魅力,往往也有许多构思在我胸中涌动,但是,我最强烈的,不可扼制的,要喷射出来的创作激情,也只有那在空间独立存在着的、起伏扭动凝聚在一起的、坚硬结实、固而不化的形体才能表现出来——一个多么执著而坚毅的雕塑家倾吐的话语啊!  相似文献   

19.
唐卫 《中国西部》2013,(12):38-38
现在许多年轻父母面临的经济压力和生活压力很大,为了生活、为了工作,平时只得、只能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这些都缺少家庭的温暖,不能享受完整的父母爱护,感受不到完整的父爱和母爱,从而导致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严重创伤,心理上会存在孤僻、胆小、任性等问题。因此,食堂应充分发挥"家"的功能,让孩子感觉到家庭般的温暖,以弥  相似文献   

20.
留守儿童是伴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而产生的群体。本文从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分析了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认为留守儿童并非"问题儿童",要充分利用留守儿童的自身资源,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温暖、健康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