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研究了工业机器人在日本和韩国应用与发展的历史,探讨了决定一国工业机器人普及的社会经济因素,并利用OECD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工资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制造业出口和技术水平等,均对工业机器人的普及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发展中国家的数据也基本上支持这些结论。在此基础上,文章详细分析了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和制造业的发展情况,发现中国不仅具备了日韩等国家的基本条件,同时还拥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中国极有可能出现机器人对人工的规模替代。  相似文献   

2.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工业机器人给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也给制造业劳动力市场带来诸多挑战。为了厘清工业机器人对制造业劳动力的影响,本文利用2004-2018年省级制造业工业机器人数据,匹配制造业行业层面数据,通过联列方程识别工业机器人使用对不同技能劳动力工资和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显著提高了制造业劳动力市场整体就业和工资水平,对制造业劳动力市场的生产力效应和就业创造效应强于替代效应;对不同技能劳动力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工业机器人显著提升了高、低技能工人的就业,却显著降低了中等技能劳动力的就业,表现为就业“极化”效应;而对不同技能劳动力的工资均具有正向影响,表现为明显的“升级”效应。本研究有助于客观认识数字经济背景下工业机器人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为进一步理解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和保持就业稳定的政策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工业机器人进口贸易促进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理论假设,运用2001~2014年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工业机器人进口贸易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机理与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工业机器人进口贸易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提升,且工业机器人进口与制造业吸收能力存在交互作用;不同工业机器人及制造业分类的影响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在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背景下,提升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需注重工业机器人的进口与消化吸收,不断拓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生产率。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工业机器人进口贸易促进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理论假设,运用2001~2014年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工业机器人进口贸易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机理与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工业机器人进口贸易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提升,且工业机器人进口与制造业吸收能力存在交互作用;不同工业机器人及制造业分类的影响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在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背景下,提升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需注重工业机器人的进口与消化吸收,不断拓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生产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国际机器人联盟数据、国内地级市最低工资数据以及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从城市和企业两个层面考察在机器自动化背景下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制造业转移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低工资标准上升显著降低了城市制造业份额,加速了制造业转移,而机器自动化能够缓解最低工资标准上升对制造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减轻制造业外迁压力。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制度性约束低、贸易开放度高以及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地区,机器自动化对制造业企业成本承压转移的缓解效应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自动化技术能够抵消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利冲击,降低其退出风险。此外,机器自动化的生产率效应是推动制造业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投资积极性、抑制企业外迁的重要机制。现阶段劳动力成本上升已成为趋势,政府在优化布局产业承接转移的同时还应相机制定适当政策鼓励企业自动化转型,以保持中国制造业产业链完整、提升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王永钦  董雯 《世界经济》2023,(7):88-115
本文利用中国城镇住户调查和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匹配区域工业机器人渗透度水平,分析了机器人兴起对中国劳动者收入和工资结构的影响,尤其关注了劳动力市场制度的作用。研究发现,从直接影响看,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部门的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工资性收入都具有显著负面效应;但从间接影响看,机器人应用对非制造业部门的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此外,就工资结构而言,机器人应用对劳动者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工资极化”特征。本文进一步从劳动者的相对议价能力和不同部门劳动力的替代性与互补性视角,检验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劳动者工资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机制。本研究表明,在人工智能时代,健全统一的劳动力大市场、兼顾工作的安全性和灵活性,对推动高质量就业和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人口红利缺失、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的背景下,国家提出了"智能制造"。在此背景下,文章综述了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及应用现状,并结合现阶段制造行业现状以及我国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情况,分析了企业对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技能的需求和现阶段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主流模式,为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韩民春  韩青江  夏蕾 《改革》2020,(3):22-39
利用2013-2017年中国28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中国制造业就业总量存在显著的负影响,工业机器人渗透度提升1单位将导致制造业就业总量下降3.35个百分点。针对影响制造业就业结构的实证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东部、西部地区有显著的负影响,对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影响不显著,对制造业细分行业、低技能劳动者和男、女劳动者就业均存在普遍的负影响,对高技能劳动者就业存在正向影响,但不显著。深入研究后发现,工业机器人替代不是导致制造业就业下降的根本原因,而是对制造业就业岗位的补充与延伸。政府在制定针对智能制造的产业政策时,应根据地方制造业劳动供给与企业生产需求进行灵活安排。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聚通过促进工业低碳转型,有效推动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结合2011-2021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探究产业集聚对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分布在H-H型与H-L型聚集区;劳动力集聚抑制了本地及邻地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而产业密度等指标则具有促进作用,相关结果已通过稳健性检验;产业集聚对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如东、中部地区劳动力集聚具有抑制作用,而西部则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劳动力迁移可改变迁入地收入分配机制,解决制造业技术创新资源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矛盾,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结合新古典经济增长和新迁移等理论,实证检验劳动力迁移与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劳动力迁移可显著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且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人口集聚效应、知识溢出效应是劳动力迁移与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关系的中介变量;劳动力迁移对东部和中部地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市场化程度和政府干预均能增强劳动力迁移对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但这一影响存在最优边界。  相似文献   

11.
曲玥  都阳 《改革与战略》2014,(10):90-94
文章结合汇总数据和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微观数据,全面测算了中国制造业在面临工人工资上涨冲击时,其单位劳动力成本的变化。发现在2004年之前,总体上看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化解了工资的上涨,单位劳动力成本始终下降。而在2004年后,非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轨迹开始分化,劳动密集型产业单位劳动力成本开始上升,而非劳动密集型产业单位劳动力成本依然下降。因此,中国制造业未来的竞争优势需依靠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来带动。  相似文献   

12.
以德国工业4.0和美国工业互联网为代表,各国纷纷进军工业的智能化领域。3D打印、机器人、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普及为制造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生产的智能化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智能化,融合人-机-物于一体的社会信息物理系统(Social-Cyber-PhysicaI Systems,CPSS)将大大改变制造业及其相关行业的格局。从本土的情况来看,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中国突破发展瓶颈、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关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不可替代的中心地位,为我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提供了足够的支撑和动力。文章基于2001-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我国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物质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水平、技术投入、出口因素、制度因素等对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都有正向的驱动作用,但劳动力投入、金融发展水平对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的驱动作用,因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代理变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世界制造业经历了200年的发展及变迁,进入21世纪,中国凭借其劳动力资源优势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新的中心,但世界金融危机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种种隐忧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低廉的劳动力要素价格及不健全的劳动力保障机制,使制造业劳动者无法享受工业增长所带来切实利益。另外,中国低廉的劳动力要素价格正在面临周边国家的挑战。因此中国必须依靠市场机制及政府的政策措施对制造业进行提升改造,逐渐向资本及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转变。  相似文献   

15.
将机器视作与人工并肩协作互动的新型劳动力形态,以1999-2020年期间工业机器人应用与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相关统计数据为样本,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探究了工业机器人与劳动力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结果发现:(1)劳动力与工业机器人总体呈正相关关系,二者呈现一定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但其同步双向互动效应现阶段仍较弱,且第二产业劳动力、三大产业总体劳动力均与工业机器人呈现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2)人工对工业机器人的影响强于机器对劳动力的反向影响,表明现阶段机器对劳动力的依赖和互动作用力要强于人工对工业机器人的反作用力,且人工对工业机器人主要呈现为补偿或创造效应,而机器对劳动力主要体现为替代效应;(3)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劳动力的影响要先发于劳动力对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影响,这两种效应较长期来看均体现为正向影响且呈人机混合劳动力协作共生、同步增长态势;(4)短期内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就业人员总数的影响要强于工业机器人应用对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影响,且工业机器人应用短期内综合受到三大产业劳动力的共同影响,而长期来看其主要受到第二产业劳动力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人工智能对制造业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文章选取2009—2019年中国A股主板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国际机器人联盟(IFR)分行业工业机器人安装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有利于降低中国制造业企业金融化程度,且在多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有效;理论分析和机制检验表明,人工智能对制造业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是通过提高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增加企业政府补贴实现的;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效应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融资约束较强的企业中更加明显。据此,建议政府从供给侧、需求侧加大对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的支持力度,以缓解制造业企业过度金融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工业互联网是推动二者深度融合的关键因素,且工业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程度逐步提升。在工业互联网推动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和工业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能级逐步提升的趋势下,本文研究工业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模式,构建包括能级维度、价值维度、工业互联网平台层维度的制造业融合模式三维架构体系,探寻流程型制造业、离散型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模式;总结出工业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要素资源驱动、创新驱动、技术驱动三大驱动机制;同时从关键核心技术、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运营场景、人才等四个方面分析中国工业制造业融合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并从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提高数据数量和质量、加快系统集成建设、构建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推动中国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将机器视作与人工并肩协作互动的新型劳动力形态,以1999-2020年期间工业机器人应用与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相关统计数据为样本,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探究了工业机器人与劳动力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结果发现:(1)劳动力与工业机器人总体呈正相关关系,二者呈现一定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但其同步双向互动效应现阶段仍较弱,且第二产业劳动力、三大产业总体劳动力均与工业机器人呈现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2)人工对工业机器人的影响强于机器对劳动力的反向影响,表明现阶段机器对劳动力的依赖和互动作用力要强于人工对工业机器人的反作用力,且人工对工业机器人主要呈现为补偿或创造效应,而机器对劳动力主要体现为替代效应;(3)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劳动力的影响要先发于劳动力对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影响,这两种效应较长期来看均体现为正向影响且呈人机混合劳动力协作共生、同步增长态势;(4)短期内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就业人员总数的影响要强于工业机器人应用对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影响,且工业机器人应用短期内综合受到三大产业劳动力的共同影响,而长期来看其主要受到第二产业劳动力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超日本成全球机器人最大买家,国产不足1/10便宜的十几万元,至少5年寿命,不要工资,不用上五险一金,不会和老板吵架,没有休息日,不会主动离职,干起活来以一当三。如果你是老板,这样的"员工"你要吗?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制造业大国。然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人口红利持续消失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业内专家认为,发展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制造技术将成为必由之路。术来30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将至少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20.
程虹  袁璐雯 《南方经济》2020,39(1):46-59
文章通过独特的"中国企业综合调查"数据,应用OLS、IV和中介效应的实证方法,验证了机器人的使用对于质量改进的显著效应。机器人的使用带来了工艺创新,也就是新的加工方式、生产流程以及检测方法的应用,从而改进了企业的质量。文章的政策启示为,我国加快推进质量强国战略,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就是要在制造业企业中全面推进机器人使用;我国制造业的技改项目中,要突出对机器人使用工艺的创新;我国各级政府的科研项目中,要突出对机器人共性技术的公共投入。关键词机器人工艺创新质量中国企业综合调查DOI:10.19592/j.cnki.scje.3707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