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经济师》2018,(5)
闲暇质量是地区生产力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是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与每个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乃至生存息息相关。作为闲暇教育指导的主阵地,高校可通过明确闲暇教育目标、构建闲暇教育体系、丰富闲暇教育内容、拓展闲暇教育载体、加强社会交流沟通、创设成果展示平台等途径,提升闲暇教育质量,帮助人们更好地实现自我,促进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独立学院学生闲暇时间利用存在盲目性、闲暇活动单一、闲暇活动价值不高等问题。究其原因是社会闲暇教育意识淡漠、学校闲暇教育的缺失以及学生自我发展意识不强。为此,独立学院实施闲暇教育是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精神文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与发展个性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校高职生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这些大量的、尚未被有效利用的闲暇时间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学生价值观的偏差,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增大等.理解闲暇教育的意义,使闲暇时间更富有价值,更新教育观念,对教育工作和高职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带来大量的闲暇时间与收入的增长,而收入的增长又促使人们消费需求层次向上升级,“有闲”和“有钱”的结合点——闲暇消费,必将成为中国未来消费发展的大趋势。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要按照客观经济社会规律进一步推动和发展闲暇消费,提高消费质量。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闲暇时间存在运用质量不高的情况,需要对其进行闲暇时间教育。建议进行提高认识,重视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教育;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时间管理教育;对大学生进行时间管理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6.
孙瑞梓 《经济师》2023,(2):196-197
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为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对新时代高职教育模式的高质量发展也带来了巨大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闲暇时间较多,他们的闲暇生活与互联网密不可分,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应重视闲暇教育。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学生闲暇教育的培养路径是当前高职院校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把消费者时间分为工作时间、教育时间、闲暇时间,重点扩展了闲暇时间对人力资本积累作用和技术进步的外部性,将闲暇时间和教育时间同时引入经济增长模型中分析了两种时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最优平衡增长路径.随后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教育时间(即人力资本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有很大的拉动作用,同时,积极健康的闲暇活动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是由于我国处于工业化阶段,对闲暇的偏好还很低,总体上闲暇时间对我国经济增长有微弱的抑制作用.因此,合理安排闲暇活动和正规教育活动对我国经济增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魏翔  邓洲 《当代经济科学》2007,29(4):108-116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在考察增长时主要关注其规模与速度,本文认为随着对经济发展质量的日益重视,经济效率问题同样需要关注.本文注意到,传统增长模型主要涉及工作时间内的生产,但闲暇时间不但对工作时间形成替代,其中的活动还对个体素质及其工作效率有互补作用.为此,本文将闲暇时间引入内生增长模型,并用"时人均GDP"来衡量经济效率,建立经济效率模型,模型显示:受教育时间和闲暇时间是影响经济效率的重要因素,但这种作用是非线性的.随后,通过引用跨国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经济效率的最主要决定因素是技术因素,其次是受教育时间,闲暇时间最初对经济效率有负作用,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加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闲暇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对大学生的闲暇教育要从引导其正确认识闲暇价值和方式,培训闲暇技能等方面入手,通过闲暇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闲暇生活方式,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休闲经济所占国民经济比重逐步提升,在此背景下,我国对闲暇学的研究逐步展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然存在闲暇学的研究起步晚、研究对象狭窄、研究成果分散等问题。在我国闲暇生活方面,应该减少差异性,对民众不断进行闲暇教育,强化对闲暇生活的专业研究。  相似文献   

11.
闲暇时间与经济增长--兼对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翔 《财经研究》2005,31(10):95-107
文章放宽了国外对闲暇研究的假设条件,突出考虑闲暇时间对人力资本形成的作用和对技术进步的外部性,将闲暇时间引入增长模型研究了闲暇与增长的动态关系,并对中国1981~2003年的经济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健康的闲暇活动能促进经济增长,但工业化阶段居民较低的闲暇偏好会拉低经济增长率,因此总体上闲暇时间对我国经济增长展现出微小的负作用.为此文章提出,应在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的同时,合理安排契合本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公休假制度.  相似文献   

12.
闲暇消费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O年来,随着福建省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消费层次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人们在满足较低生存需求后,正向享受和发展需要跨进。由于人们的闲暇时间不断增加,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根本性变化,许多以前不敢想的以旅游为主的休闲消费,随着实施每周5天工作制和3个“长假日”后不仅成为了可能,  相似文献   

13.
湖南农村居民闲暇旅游活动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为旅游的发展,我国农村居民闲暇生活由单调正逐渐趋于多样化,出外参观、游览、学习等旅游消费行为增加了。同时,旅游的经历也在影响着农村居民的闲暇生活,使他们对闲暇时间的安排更积极,对旅游的认识不断加深。为此,当地政府和社区应该正确引导区内居民的闲暇生活,建设居民和游客共用的文化活动设施、组建乡村俱乐部负责居民出游管理、建立居民活动基金,丰富和繁荣居民的闲暇生活,使农村居民的闲暇生活“不闲着”。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将闲暇时间引入消费函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闲暇时间—效用函数模型,通过模型分析证明,由于闲暇时间对居民收入的影响效果不同,闲暇时间对居民的总体消费同时存在正、负两个方向的作用。通过对我国的实际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后发现,与新古典的观点不同,闲暇时间的增加对我国的消费有明显拉动作用。最后,根据理论模型的命题,本文对实证结果进行了解释,并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通过构建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基于1994年~2012年中国和丹麦的经济数据探讨了收入税、闲暇时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收入税和闲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该国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对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的中国,收入税和闲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的增长,而对处于后工业发展阶段的丹麦,较高的收入税水平和闲暇时间对经济增长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朱凡  许江山 《经济师》2009,(8):54-55
闲暇作为一种重要的广义消费品,对人类福利的影响非常大。但是我国研究闲暇的文献却不多。文章基于中西方在闲暇消费方面的重大差异,应用简单的经济学模型和数据处理方法,对中西闲暇消费差异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探讨。造成中西闲暇消费差异的原因很多。文章对大部分的原因只做了简单的定性分析。关于中西方在税收政策和中西方的消费文化对闲暇消费的影响。文章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模型并结合数据做了较为详尽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7.
马天平  卢旭蕊 《经济学报》2021,8(4):207-234
在微观家庭的消费升级中,时间和金钱是重要的决定因素,两者均与工作忙碌程度相关.工作忙碌既可减少闲暇时间,使得工作对消费产生替代效应,制约消费升级;又可能增加收入,产生消费的经济基础优势,表现为互补效应,促进消费升级.但受制于加总谬误等相关因素,以往研究尚未对上述净效应给出经验证据.本文以文体休闲为消费升级的代表,分析现阶段中国家庭工作忙碌程度对消费升级的净效应.研究发现:替代效应占据主导作用,经济基础优势弱于时间分配冲突,工作忙碌程度制约了消费升级.原因一是宏观上,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变高,使得工作忙碌对闲暇时间的替代效应增强;二是微观上,家庭年龄结构老龄化增加,消费受阻.由此建议,制定消费升级政策时,应考虑工作忙碌程度,尤其要增加中高收入人群的闲暇时间并关注家庭老龄化的消费约束.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上,劳动力供给模型认为在家中的时间为闲暇,认为效用直接产生于消费闲暇时间和购买的商品。而家庭生产理论认为,家庭妇女在家中的大多数时间在性质上更类似于工作而非闲暇。这个理论肯定了家务劳动的社会经济价值,家务劳动为整个家庭带来福利。如果一个家庭没有人从事家务劳动,那么就必须从社会购买市场服务。  相似文献   

19.
农民闲暇是农民群众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闲暇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农民对闲暇生活的需求日益凸显,但目前中国农村闲暇生活还存在休闲设施匮乏、休闲内容单一等困境,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即是农村公共生活的匮乏。重建农村公共生活是解决农村闲暇生活不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魏翔  陈倩 《财经科学》2012,(1):92-101
该文以闲暇促进效用(幸福感)的提升为线索、以闲暇对经济效率的积极作用为基础,建立内生增长模型。模型分析显示,长期经济增长率可以由闲暇的跨期替代弹性和边际效率增长率决定,如果闲暇能强化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经济体就可能保持稳定持续增长。因此,我国在制定和指导国民休息、休闲和休假等政策时,一是要努力促使国民的闲暇活动具有积极健康的内涵,发挥出闲暇对生产的积极互补效应,二是要保证这些政策具有连续有效性、政策效果被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