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黑龙江金融》2006,(5):39-40
一、背景:特殊的农村经济金融环境滋生并促进了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发展 (一)佳木斯市土地资源丰富且人均占有量大,为“土地使用权”可设抵押提供了有效的物质基础。佳木斯市地处三江平原,土地总面积3270400公顷,2004年末人口2473111人,人均土地占有最为13.22公顷/人。其中耕地面积1229600公顷,林地面积630000公顷,草地面积54720公顷。在佳木斯市有15家大中型国有农场,占用土地面积916666垧,农场职工承包地多,单户农民拥有土地几十公顷甚至上百公顷,且拥有30年经营权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需要迈出更大步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的土地权利仍然很弱 最近几年,由于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由农民负担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得到缓解或者基本消除了。现在农村最尖锐的矛盾主要跟土地问题有关,土地问题已成为当前农村经济中不容回避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用不同方式剥夺农民的土地,已成为新形势下侵犯农民利益的最重要的形式。  相似文献   

3.
引导农民增加农业投入必须从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农民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人手,想方设法调动农民投入的积极性。1.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经营形式,这是引导农民增加农业投人的关键。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又是农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培植和加深农民对土地的感情,这是增加农民投  相似文献   

4.
论文选取河南省X市城郊土地利用的调查数据,对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和农民经济收入增减进行个案研究,发现土地利用方式多样性对农民经济收入增减存在正向性影响。正确发挥土地利用方式多样性对农民经济收入的正向性作用,需要政府创新土地灵活利用权限,在城郊建立土地灵活利用试验带;鼓励农民创新土地综合利用方式,适当放宽农业用地的非生产性管制;鼓励社会资本创新土地经营模式,增加农民对土地的物权范畴;引导农业经营范畴多样化,更新土地种植作物种类、种植形式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一轮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建设用土地需求量逐年增加,被征地农民数量随之剧增。这些被征地农民在享受着现代文明的同时,也饱受着因缺乏生产资料而引起生活困顿的煎熬。据统计,东宝区目前失地农民累计达1753人。如何妥善处理好土地征用中  相似文献   

6.
程昊 《金融纵横》2005,(7):37-40
一、马克思传统地租理论与现实的差异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要靠加快城镇化、城市化发展,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逐步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这无疑指出了一条让更多农民离开土地的出路,然而土地是农民生存的本钱,离开了土地,农民是否可以脱贫致富。或者根本就无法生存?要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就必须首先从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入手。  相似文献   

7.
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昆山,是苏南地区外向型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去年的GDP就达到570亿元,随着当地经济的迅猛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很多农民的土地被征用,正在兴建的厂房随处可见。只有在村民的房屋前后,能见到他们见缝插针种的油菜花和一小块蔬菜地。农民就此告别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当地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一一失地农民。近年来,这一群体不断扩大,失地农民的生活和社会保障问题也成为当地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被称为"三农"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均衡发展的重要问题。虽然各方面的人士提出了许多解决"三农"问题的建议和办法,政府也不断采取措施,但离彻底解决"三农"问题还差得很远。 "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地少人多,不解决这个问题,"三农"问题永远是不能破解的难题。而要解决农村地少人多的问题,必须改变现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让大多数农民离开土地,进入第二和第三产业,使土地相对集中,让少数农民拥有大面积的土地,实现大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9.
郑雄  夏伟民  丁悦 《金融纵横》2004,(11):42-45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产经营方式、经营对象发生了巨大变化,相当一部分农民已不是传统意义上以土地耕作为主的农民,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从事其它产业的农民日益增多.农村信贷客户群体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种新的变化对农村信贷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这种变化,适时调整和改革农村信贷服务方式,加大信贷支农力度,促进农民增收,是当前金融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农村金融研究》2013,(7):79-79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避开不必要的争议,应该做虚所有权,做实使用权。这样,土地确权之后,基层干部自由裁量的空间就大大缩小。不过,对于土地问题中的相关法律需要修改,不能逃避。党国英说,中国可以通过改革,让农民忘记土地是公有的,只记得土地是自己的,相当于使用权和承包权转变为所有权。比如英国,土地属于国王,但是英国人没有人记得。  相似文献   

11.
党国英: 如何维护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现在全社会都在关心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过去我谈的不少改革急迫性的话,现在大家都热起来,我倒以为要冷静一些。改革要搞,但要守住几个原则。第一,要讲公正,不要把改革变成少数人侵害农民长远利益的机会;第二,要讲效率,不要在微观机制上降低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2.
以湖北省农业大区襄阳区而言,税费改革前全区有9.4万人外出务工经商,抛荒的土地一度达到1.2万亩;现在陆续返乡要地的农民达3.7万人,占外出农民总数的40%。  相似文献   

13.
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也是农民最可靠的社会保障。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归根结底是土地问题。土地也是农业税的一个关键构成要素。农村费改税,化简了农村名目繁多税费,还给了农民一个明白税制,有利于从根本上减轻农民的负担,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农地制度的完善和改革。同时,农地制度改革为农村税费改革提出新课题,将进一步拓宽农业税收的征管领域。  相似文献   

14.
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增长,不断完善的产权制度是制度创新的关键。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制是土地制度创新,农民有了自主的经营权,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增长,使广大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但产权的残缺不利于农地市场化经营,不能形成规模经济,阻碍了广大农村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步伐。进一步的农地制度创新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农地产权制度,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制度创新,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5.
韦公远 《税务纵横》2003,(11):67-67
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基本没有面向农业的独立税种,农民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是纳税人,是按其经济活动的属性分别在相应的税种下纳税,收入超过规定起征点的农民缴纳个人所得税,以企业形式从事活动的农业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农民缴纳地产税,继承遗产的农民缴纳遗产税,生产活动缴纳增值税。  相似文献   

16.
贫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旧中国,没有土地的农民,因贫困而沦为乞丐,甚至饿死人、冻死人的事件时有发生,而政府不闻不问,新中国成立后,每户农民都分得了土地、住房,只要国家政策对头,农民勤奋耕耘、勤俭持家,在风调雨顺之年,温饱是满有保证的,而且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还专门设立了民政部门、扶贫办公室,专司救济和扶盆工作,民族地区除民政部门外,还有民委部门过问救灾、扶贫等事宜,因此,新中国的贫困问题,是农民在具有基本生存资料条件下,或因天灾人祸,或因人口增长过快,或因生存环境恶劣,或因政策导向失误与工作不平衡等因素,所造成的缺衣少食,还未达到温饱界值的贫困,这与旧中国的贫困有着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汪恭礼 《乡镇财政》2001,(10):30-30
目前,农民群众外出务工经商的很多,还有些人则因年老病弱而无力耕种,因而弃耕抛荒或把土地转交他人经营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一现象给农税征管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如何解决,当然根子在于做好土地流转工作,但这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在土地流转制度尚不完善,落实尚不彻底的眼下,怎样说服纳税人承担自己的义务呢?还是要依靠法律。  相似文献   

18.
声音     
《云南金融》2012,(12):12-13
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如果只着眼于短期的成本收益,如果把地方政府视作一家经济主体,就会走入歧途。压低土地征收价格、抬高土地收益、剥夺农民权益将成为常态,这都是一家企业常用的提高赢利的办法。这样的城市化很漂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忠县的土地现状的调查,包括被采访者的基本情况,农民对农村土地整理的认知程度,农民参与农村土地整理制度的情况,农民想要的土地整理模式几方面,整理分析后提出了问题与对策,为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整理法律制度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金融家》2008,(11):109-110
一位学者曾说:“中国农民对土地的黏着性,远较他国为大。……美国农民把农场看成商品,中国农民则把土地当作婴儿。”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土地是农业国家最重要的社会资源,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因而土地制度也是影响古代社会冶乱兴衰的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