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加快上海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步伐,就要走出一条能发挥上海自身优势的发展道路。对此,上海市政府领导提出了倡导“大众质量观”,铸造“质量城市”的要求。在2月10日专题研讨会上,来自沪上制造业、服务业的代表,教育等社会组织的代表,以及质量工作主管部门的负责人纷纷表示,要把倡导“大众质量观”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用自己的行动来为铸造“质量城市”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上海质量》2007,(6):56-56
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倡导“大众质量观”,不断增强全社会质量意识,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海市质量协会与上海铁路局联合在今年6月至9月举办第四届“我与质量”上海少儿质量画赛暨上海“铁路杯”少儿质量绘画赛活动。这是继1995年以来,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在全国开展“质量和安全年”的重大决策.使“质量和安全年”成为质量宣传年、质量提升年、质量服务年、质量整治年和质量建设年,进一步增强全社会质量观念,提升企业质量责任意识,健全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和政府监管体系.本市政府质量主管部门,有关协会等已积极行动,将全面启动沪上“质量和安全年”活动。  相似文献   

4.
曹礼 《上海质量》2004,(1):29-30
“质量精英”栏目与大家见面了。这一组报道的灵感,来自上海推选出来的188位“上海市质量能手”。应当说,188位的申报材料我们都看了,真是金子成堆,我们好为难。沈庆新、陈建强,都是素未谋面,但他们所做的一切,却是如此感人。他们是不同企业的两个人,但却有其共同点:好学、刻苦、钻研、创新,创造不同凡响的效益。上海经济连续12年呈两位数增长的“军功章”里,有他们的功劳。值此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上海通过《上海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行动纲要》之际,我们向读者奉上这一组文章。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去年11月4日在全国质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有些地方还相当猖级。”他说,“我们必须充分看到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美副总理最后强调要“努力提高全民质量意识和打假意识,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作用”,“要在全社会普及质量和打假法制教育”。近几年来,各地打假部门与假冒伪劣的斗争一直没有松懈过,尤其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用铁腕抓质量,挥重拳击伪劣,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打假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6.
应加拿大国家质量研究院和美国质量学会的邀请,上海市质量协会、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代表团一行,于2007年10B29日至11月10日访问了加拿大和美国质量组织,访问期间我们感受最深的是西方国家对“中国制造”和“中国质量”的认识,而此行也进一步增进了双方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随着上海产业布局的调整,中心城区与郊区形成互动发展,逐步实现“市区体现繁荣和繁华、郊区体现实力和水平”。同时上海市领导结合上海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整体要求,提出的“倡导大众质量、铸造质量城市”的整体质量工作思路,明确了质协在新一轮发展中的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立足质量新高地,开拓区县经济质量工作新局面,成为上海质协系统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和风 《上海质量》2007,(3):68-71
“品质视窗”开栏语 今天,“品质视窗”与您见面了!“品质视窗”栏目,主要关注上海城市质量的名片——品牌,尤其是与上海发展有渊源关系的品牌。设立这个栏目,也许与我们上海人割不舍的情结有关,因为上海是民族工业的发祥地,国产名牌诞生集中的地方;更与我们上海人越来越强的使命感有关,因为上海是全国的上海,也是世界的上海,上海人均GDP逾7000美元,大大超越了国际营销界“人均GDP4000美元以上产生本土世界顶级品牌”的指数,做大做强品牌的时机已经来临。首次推出的文章,是近日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2006年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的上海“外滩18号”。这是一张上海城市建筑的“老名片”,又是上海的“新地标”。接下来,我们将连续刊登有关上海品牌的故事和文章。  相似文献   

9.
《上海质量》2011,(5):26-26
为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质量提升的氛围,配合质量月活动和第八届上海国际质量研讨会暨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论坛的举办,上海市质量协会、天津市质量管理协会、江苏省质量管理协会、浙江省质量协会、安徽省质量管理协会、福建省质量协会、江西省质量协会、山东省管理质量协会和广州市质量协会等决定联合举办上海国际质量研讨会少儿质量绘画赛暨第六届“我与质量”上海少儿绘画赛活动。由上海美协儿童美术艺术委员会作为绘画指导单位。  相似文献   

10.
李堃 《上海质量》2009,(2):16-18
日本《质量管理》杂志于2008年1月起以每月连载的方式推出了总题目为“今后的商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系列专辑,并在第一辑中以“迎接新·质量时代”为题刊登了日本质量管理界权威人士、东京大学教授饭琢悦功的专题访谈录。饭琢教授以接受日本科技联盟出版社专访的形式,围绕“新·质量时代”这一热门话题发表了多方位的且富有启发性的长篇谈话,归纳起来主要谈了6个方面的问题。他首先论述的是支持并实现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以质量为中心”的经营模式以及日本之所以能够踏上“质量立国”之路的动力和时代背景。接着他明确地指出了经过高速增长期进入成熟经济和成熟社会后出现了人口老化和生产劳力锐减、物质剩余和质量要求提高等一系列新问题,特别是如何应对泡沫经济的新课题。过去的质量管理方法已不适应新的生产方式的需要,实现质量的体制也必须随之改变。目前已进入了所谓的“新质量时代”,应推行适应新质量时代的质量管理。组织的技术力量、知识的质和量将成为今后质量管理的关键因素,组织在管理上的方法和技巧也必须进一步提高。最后饭琢教授总结指出:“新·质量时代”的质量管理既是以质量为中心的经营,也是以人为中心的经营。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与《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社召开“中国信誉论坛”是非常及时的,很有针对性。市场经济混乱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厂商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不重视信用信誉。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提出:“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也就是要重建信誉信用。“要在全社会强化信用意识”,“要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产品质量是厂商信用信誉的基础与代表,质量工作需要讲信用重信誉──质量工作的核心是诚信。 一、诚信是质量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上海质量》2004,(3):23-23
“上海应该以质量取胜”、“质量是上海的生命”、“质量工作像接力棒一样传下去”等经典之言,确立了质量在上海经济社会和人全面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两会”精神,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中,市府领导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做好培育、倡导“大众质量观”;努力打造“质量城市”二项基础质量工作的要求,为推进本市各行各业在以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步伐中贯彻这一要求,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上海市质量协会联合主办,《上海质量》杂志社承办“倡导‘大众质量观’,铸造‘质量城市”征文和绘画赛活动。  相似文献   

13.
《上海质量》2006,(2):8-12
质量工作者要转变观念,思维创新,用先进的理念引领创新、支撑创新,创新工作方法。为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加快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实现“两个率先”,作出新贡献。这是上海市副市长周太彤在2006年上海质量协会年会暨全市质协系统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上对质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4.
良言 《上海质量》2004,(9):16-19
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把工作重点转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这就对质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上海市副市长周太彤在1月5日上海市质量协会团体会员大会上,提出了倡导“大众质量观”、打造“质量城市”的要求。倡导“大众质量观”,就是提高质量要充分  相似文献   

15.
《上海质量》2004,(9):10-13
我们走进9月,又迎来了一个“质量月”。在神州大地,到处飘扬着质量的大旗,涌动着宣传质量、推进质量的人群。今年,上海市质量协会以“倡导‘大众质量观’,铸造‘质量城市’”为主题,聚焦“少儿”,用儿童的眼睛看质量,质量教育从儿童抓起;对千名食品企业经营者进行HACCP培训,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坚持开展质量诊所工作,为企业排忧解难;举办中美质量交流研讨会,关注供应商和顾客关系管理;邀请国际著名质量专家哈林顿博士到浦东张江、松江,在“铸造质量城市”专题论坛上发表演讲;以“顾客满意与服务管理”为主题举办2004年上海顾客满意论坛,表彰了宝钢等一批六西格玛排头兵……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动着上海朝着更高的质量目标奋进。  相似文献   

16.
盛宝忠 《上海质量》2008,(10):29-30
近几年来,在国内,无论在政界,有的领导提出“要有市场经济的大质量观念”;还是在学界,有人专题撰文论述”大质量概念”,但是究竞什么是“大质量”呢?文章都未给出定义,语焉不详。  相似文献   

17.
顾训方 《上海质量》2007,(11):14-16
在纪念顾训方诞辰90周年之际,我们再次重温了他在担任上海市工业系统、质量工作领导期间,关于做好质量工作的一系列论述,许多理念、思路、观点,在今天依然贴近市场、贴近企业、贴近实际。其中发表在1990年第1期《上海质量》上的《质量工作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发展》一文,所提出的“要把全面质量管理同产品的结构调整和工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把大力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同创优赶超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同合理调整原材料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等要求,当前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在此,我们再次予以刊登,以缅怀他对质量工作的执著追求和无私奉献。  相似文献   

18.
《上海质量》2004,(5):39-39
“上海应该以质量取胜”、“质量是上海的生命”、“质量工作像接力棒一样传下去”等经典之言,确立了质量在上海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两会”精神,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中,上海市政府领导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做好培育、倡导“大众质量观”;努力打造“质量城  相似文献   

19.
“质量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所在;质量管理工作是促进质量事业健康发展的核心环节,是实现山西省‘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因此,一定要从服务山西省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全社会的‘大质量观’;要勇于创新,大胆探索,不断完善质量管理的工作机制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李正权 《上海质量》2004,(11):58-60
我们知道,任何产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产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对产品的生产具有相当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反映到产品上,除了产品的外观、包装等外部形态外,最主要的就是产品的质量。一个城市要“以质取胜”,市民没有较强的质量意识肯定不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自始至终都制约着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