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低碳经济模式下的产业发展新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碳经济是近几年来世界各国政府热议的话题,发达国家一般都经历了高碳经济发展工业的阶段,工业文明带来了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因此,国际上出现了碳减排的国际合作机制,发展中国家准备加入这些制度安排.本文对低碳经济的由来,定义及发展阶段加以分析后,认为中国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是在相关国际合作制度安排下,利用新技术和新政策发展低碳工业和实现服务业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2.
马赛 《大陆桥视野》2012,(14):7-8,10
今年是江苏沿海开发三周年,也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批复一周年,聚焦了多重国家战略的连云港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绩。站在新起点,根据新一轮转型升级、综合发展的新要求,连云港已经进入一个需要大型临港产业支撑、大力发展壮大临港经济,加快培育大型临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低碳经济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加工贸易存在着耗能高、出口商品结构不够合理、面临低碳壁垒等问题。应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重视加工贸易的低碳化发展,努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2013年3月17门,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首次提出了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中国经济升级版”概念一经提出,立刻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最核心的是快速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的大多是高消耗、低附加值产品,处于技术链和价值链的低端,难以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中小企业必须转型升级.根据低碳经济原则,中小企业应该努力挺进现代制造技术领域,发展以纳米技术为基础的微型系统制造技术,发展以电子束和离子束等加工为特色的超精密加工技术,发展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前提的低耗绿色制造技术,促使产品向技术链高端拓展.  相似文献   

6.
当前,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然而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三次产业的碳排放强度和排放总量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粗放型发展模式不仅使资源、能源和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同时给居民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健全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完善市场监督管理、调整工业内部结构、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建立落后产能淘汰机制是解决资源能源和环境压力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经济的发展过度依赖于煤炭资源,对山东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桎梏,无论从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能源消费结构还是目前的环境污染状况来看,都迫切要求山东省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型,迫切要求走低碳发展之路。文章分析了山东省煤炭产业低碳发展存在的能源结构不协调、产业结构不合理、粗放型发展模式未从根本上转变等问题,以及在低碳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从煤炭生产的低碳转型、煤炭利用的低碳转型、煤炭技术的低碳转型、煤炭业务的低碳转型等方面提出了山东省煤炭产业低碳转型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低碳经济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可以解决煤炭城市面临的窘境。基于此,以黑龙江省煤炭城市为例,在分析了黑龙江省煤炭工业的发展历程之后,提出了以产业升级、制度创新为主的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以来,加工贸易为拉动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缓解就业压力,参与国际产业转移和分工,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浙江省加工贸易因其两高一低,缺乏核心技术与自主品牌,处于产业链最底端等问题而面临着碳关税、碳排放权、碳足迹等发展瓶颈。文章首先分析了浙江省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其次对浙江省加工贸易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关系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最后为浙江省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出了一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人工智能时代以及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产业智能化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经济实现低碳转型的有效途径。本文借助网络爬虫、手工搜集数据等方法,围绕智能化条件、智能化创新和智能化应用三个维度构建出中国283个地级市的产业智能化指数,探讨了产业智能化对低碳经济转型的影响;将产业结构升级划分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探析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在产业智能化与低碳经济转型之间的作用机理和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较大的低碳转型压力,产业智能化能够显著促进低碳经济转型,在控制了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稳健。产业智能化能够通过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技术创新水平推动低碳经济转型。进一步研究表明,产业智能化对低碳经济转型存在显著的非线性门槛特征。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位于中等水平时,产业智能化对低碳经济转型的推动作用最强;当技术创新跨过门槛值后,产业智能化对低碳经济转型的促进作用才得以显现。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产业智能化主要作用于低碳试点城市、高碳排放强度城市、东部城市和一线城市的低碳经济转型。本文研究结论为促进我国产业智能化升级,推动低碳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有益...  相似文献   

11.
自然资源价值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国内外尚未建立成熟的自然资源价值理论,这对于定量化研究自然资源价值和价格造成了严重的阻碍。本文在深入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西方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基础上,借鉴价值哲学中关于价值本质的定义,从价值哲学的角度对边际效用价值论进行修正,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修正后的边际效用价值论都是自然资源价值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界定了自然资源的价值构成。  相似文献   

12.
冯玲  吴运平 《技术经济》2012,(10):117-125
基于随机贴现因子定价理论,采用无套利定价法,推导出人民币与新台币的即期汇率与随机贴现因子、远期汇率之间的关系,并利用人民币和新台币的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作为远期汇率,对人民币与新台币的即期汇率进行定价。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与新台币的汇率主要受中国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波动的影响。用本文模型定价模拟的即期汇率与真实汇率的变动趋势较为一致,这表明本文模型可为人民币与新台币之间的双向直接兑换提供依据,进而有助于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  相似文献   

13.
The effect of strict segmentation on pricing in the context of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s was investigated. As an effective complementary to domestic A share market, H share marke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attracting foreign capital flows into mainland and as an open window for foreign investors to know Chinese enterprises. However, H share has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 by researchers. Considered that H share market enjoys relatively more free information and has a greater and faster access to global news sources, The discount between H share and A share is mainly studied in this paper. By constructing the model and based on proposed hypotheses, the empirical test confirms information asymmetry between foreign investors and domestic investors, liquidity effects, diversification effects are significant factors in explaining discounts on H share from the cross-section data.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天然气行业一直受政府的规制,实行国有垄断经营。应规避天然气行业的垄断弊端,对该行业进行天然气定价机制、打破行业垄断、建立合理管理体制,加强法制建设,以确保天然气行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自然资源的价值表达及其在经济系统中的配置原则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根据可持续性概念,讨论了4个自然资源经济学问题:①从自然资源功能出发,讨论它的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存在价值,以及总货币价值的表达;②根据自然资源的可获得量。保存量与可使用量之间的关系,讨论影响可使用王大小的各方面因素;③讨论了自然资源作为生产要素进入经济活动的条件,以及由此可能出现的“绝对禁入”和“相对禁入”的情况;④讨论了自然资源在经济系统中可持续优化配置的数学表达。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自然资源价格构成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经济基础。在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必须重新认识自然资源的价格。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研究了自然资源的价格构成成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提出自然资源的价格由内部价值和外部性成本构成,内部价值包括天然价值和人工价值,外部性成本包括环境成本、生态成本和代际补偿成本。只有清楚认识自然资源的价格构成及其关系,才能为自然资源的定价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新疆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的特点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既成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困难,使得自然资源已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备要素,但纵观世界资源富集地区的发展可以发现,并非所有的资源富集地区都能因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获得很好的发展,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衰落。在此背景下,提出资源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上,存在着正负两方面的效应,并进一步提出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在理论上的三方面困惑,即资源的枯竭性、企业的逐利性与资源型地区长久发展之间的矛盾、资源型产业集聚所形成的"路径依赖"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求之间的矛盾、政府在资源型地区发展中的角色矛盾,因此,只有有效的处理好这三方面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促进资源型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石涛 《经济问题》2008,342(2):37-39
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逐步开始了以引入竞争、提高效率为目标的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但是,在规制改革过程中,要面临许多不确定的风险.国内外对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经验、教训表明,能否有效地控制规制过程中引发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规制改革的绩效,甚至影响到对规制改革本身的评价.引发规制风险的因素很多,但总的来看,主要集中在规制本身、市场、政府规制行为不规范这三个方面.分析了上述三方面所引发的规制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根据我国目前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现状提出了若干建议,以化解规制改革中面临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略论自然资源产权界定的多维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蒲志仲 《经济问题》2008,(11):12-16
经济学理论表明,产权制度对资源配置效率与公平至关重要。由产权理论和资源经济学理论可知,有效率的资源产权应该权能完整,按是否具有可排他性、可竞用性和公益需要,分别将资源产权界定为个人、社区集体和国家所有,并与社会传统、道德和伦理观念相一致。资源产权是公民生存与发展的保证,应保障每个人拥有相对平等的资源产权或资源开发受益权。对非国有资源产权权能加以限制,及征收生态环境税和资源收益税,能够有效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社会目标;非公有资源产权可通过股份合作形成资源的社会所有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