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味觉纪念馆里,首先要向人们展现的第一物——盐.这一颗颗与每个人的生命和生存、生活息息相关的盐——一种特殊的上天赐给人类食物. 食盐—— 食盐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质,其重耍性不言而喻.在著名的牛津《英语词典》里就用了近4页的篇幅来为“盐”作解,大大超过解释其它食物.  相似文献   

2.
关于由盐业公司垄断经营的食盐专营体制是否改革的讨论已经过多年,我国政府也先后出台了多套盐改方案却都并未能实施,特别是近期"抢盐"事件又一次将盐改问题提上日程。通过对消费者的实证调研分析,探究盐改对广大消费者利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清政府采取"引岸制"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垄断权,商人因之获得暴利,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从而使财政得到保证,进而形成了官商相互勾结共分盐利的局面。"引岸制"虽然在最初满足了国家财政和商人逐利的目的,但最终的结果是食盐商品成本上升,价格高昂,流通阻滞,进而导致国家政治进一步衰败,法制进一步瓦解。  相似文献   

4.
<正>"盐"多必失,是和"言多必失"一样的真理。盐不仅带走身体里的钙,带走正常的血压,同样也带走了许多生命和人类来之不易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5.
《致富天地》2004,(2):6-7
中国有句老话叫“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这七样东西里面,有一样东西最为特殊,那就是盐,因为它实行的是国家专营。一袋普通的食盐,有些人可能没有注意到,它的包装袋上有很多字,比如说生产厂家、批发单位及各种批准文号等等。为加强对盐商品的管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专门法规,  相似文献   

6.
明代食盐专卖体制下,淮盐行销区与广盐行销区既得利益集团之间曾围绕赣南、湘南售盐权而展开利益纷争"淮粤之争",以赣南地区为中心,其发展演变与明初食盐专卖体制的隳坏互为因果,其间渗透着明朝政府的协调行为,体现了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的权力结构和利益关系.本文探讨明朝协调"淮粤之争"所表现出来的某些政府行为,或许可以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杨梓润 《光彩》2013,(9):36-39
晋商涉足产业居多,不过最初发迹则源于河东盐业.俗语说,"百味盐为先",如果没有盐,即使山珍海味也如同嚼蜡.自古以来,盐不仅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东西,更与人类的生息繁衍息息相关,它创造了人类的古文明与繁荣,也带给人们无数的战争.而晋商能涉足盐业并由此而发迹也是源自当时的政府需求. "开中法"成晋商淘金契机 众所周知,食盐一直都由国家专卖,其生产和交易也是在国家和政府的严格管控之下进行的,但事实上,这种严格控制食盐生产与销售的制度是从春秋时期才开始实施的.在西周之前,每个人都可以自由生产和运销食盐,由此诞生了一批实力雄厚的大盐商.他们垄断海盐生产、哄抬盐价,积累了巨大的财富,成为地方上的豪强势力.  相似文献   

8.
陈逸根 《上海商业》2004,(12):12-16
随着国民经济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对我国盐业现行管理体制的议论越来越多,围绕食盐专营的利与弊,是巩固完善还是破除放开,争论之声一浪高过一浪,引起政府高层领导的关注。2002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设立食盐专营课题组,分析研究的结论是“食盐专营,利国利民”、“不可轻言放开”。本文有针对性地通过美、日、中三国盐业经营管理模式的比较,以及食盐专营和放开结果的对照,并直面当前我国盐行业存在的问题,研究探讨我国盐行业标本兼治,长远发展的路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食用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之一。食盐专营政策在我国由来已久,始于26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新中国建立后依然对食用盐产业实行产、销、运一体化的专营制度。然而,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原有的食盐专营制度已不再符合当今的发展潮流。2016年,《国务院关于印发盐业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的出台标志着食盐专营改革的开始。本文将对食盐专营政策的发展进行回顾,对新政进行解读,还将浅析宁夏地区食用盐产业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0.
《上海商业》2012,(2):62-65
2011年初上海浦东社会福利院采用由低钠菇盐为主体的低盐系列调味品,连续食用近5个月,食用人群血压监测跟踪9个月,各项数据表明,具有"减盐不见咸"、咸鲜合一、营养美味相结合的低钠菇盐,以及用低钠菇盐替代食盐的低钠菇盐酱油和低钠菇精调味品,在不改变烹饪习惯和使用方式的情况下,具有显著降低和控制血压的作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规范多品种食盐的价格管理,维护食盐价格秩序,根据《食盐价格管理办法》(原国家计委第27号令)等有关规定,广东省物价局就多品种食盐、粗生盐价格有关问题发出通知。  相似文献   

12.
《化工科技市场》2010,(9):44-44
1996年食盐专营制度形成以来,中国食盐的出厂价基本没变,每吨在300-400元。而盐业公司转手以每吨2000元以上的价格向零售商销售,形成4倍以上的利润。据记者调查,像产盐大省山东,每年生产食盐100万t左右,约占原盐总产量的5%,  相似文献   

13.
王传涛 《光彩》2014,(11):7-7
正政府对于食用盐的管控,不应是方方面面、事无巨细的管控最近一则关于"跨区域用盐被罚"的新闻令人哭笑不得。一个多月前,因为店铺搬迁,黄先生从郑州带了半箱没用完的盐到了新郑,却被新郑市盐业管理局检查人员认定为"跨区域用盐",没收部分食盐并处罚款200元。事后,新郑市盐业局工作人员公开向社会道歉,退还黄先生罚款及收缴的盐,并聘请市民黄先生为新郑市盐业局2014年度"行风监督员"。同时,新郑市盐业局盐政科科长郭新安被停职,稽查队长王胜利被撤职。  相似文献   

14.
一、备料 剥皮蒜头100公斤、食盐10公斤、食醋53.3公斤、白糖16.7公斤。 二、漂洗 把剥皮蒜头用清水漂洗并浸泡4—6小时,除去泥沙杂质,然后沥干水分。 三、腌渍 按蒜头总量的10%用盐,先在缸底铺一层盐,然后一层蒜头撒一层盐,装好压实,装到缸八成满为止,最上层再撒一层盐,盖好缸盖。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古以来便实行食盐专营体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现有的食盐专营体制已不再适合经济和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今后食盐市场专营体制一旦被废除,食盐市场向社会资本放开,市场竞争必然加剧。如果失去了政策保护,现有食盐经营企业如何在今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是值得企业界和理论界深度思考的。本文以学术界流行的4C营销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专营体制下食盐经营企业在市场经营管理方面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从消费者、成本、便利和沟通四个方面对今后在开放式市场竞争环境下的企业营销策略提出了建议,希望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探索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上海商业》2012,(8):64-76
在味觉纪念馆里,首先要向人们展现的本身含有极具鲜味的食物——笋与鸡。两种特殊的上天赐给人类食物。竹笋——竹笋在饮食中堪称"国粹"。竹笋有人赞美其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雅食。这一赞美很符合文人雅士的心情。松、竹、梅被称作岁寒三友,竹子自然成为清高的象征。中国有竹文化,竹笋也是竹文化中组成部分。它使竹文化的韵味进入饮食领域。或者说,构成竹文化的一部小小的世俗读本。苏东坡有诗:  相似文献   

17.
食盐不仅是一种商品,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因此,部分国家包括我国一直实行食盐专营制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食盐行业也引入了市场机制,逐步推行经营体制改革。这种形势下,极大改变了食盐企业生产经营环境,使其可能面临严重的财务风险。因此,本为基于食盐经营体制改革背景初步分析了食盐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和应对策略,使其更能适应经营体制改革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食盐不仅是一种商品,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因此,部分国家包括我国一直实行食盐专营制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食盐行业也引入了市场机制,逐步推行经营体制改革.这种形势下,极大改变了食盐企业生产经营环境,使其可能面临严重的财务风险.因此,本为基于食盐经营体制改革背景初步分析了食盐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和应对策略,使其更能适应经营体制改革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黄桂媛 《市场论坛》2014,(10):61-62
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使食盐专营面临强大的竞争,食盐配送成本高使盐业公司处于竞争的劣势,降低食盐配送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构建食盐物流配送网络是必要的,而该配送网络也需要强有力的措施保证,才能让其发挥强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颁布并施行的《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对食盐产销区域的限制进行了取消,并且允许食盐生产企业进入食盐的销售和流通领域,扩大了食盐批发企业的销售范围,突破了之前只能在指定范围销售的局限,可以实现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跨区域批发经营,省级以上的食盐定点批发企业可以实现跨省经营,省级以下的食盐批发企业可以在本省的范围内进行经营活动,上述举措改变了盐业公司坐等客户上门的营销管理策略。因此面对这一新的形势,食盐定点生产、批发企业必须加强营销渠道管理,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群众对食盐质量和安全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实现食盐定点、生产批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