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183;11事件后,美国内媒体一再将这一事件与二战中的珍珠港事件相提并论。众所周知,美国人一直认为是原子弹结束了因珍珠港事件而使美国卷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因此,从这次事件一开始,美国内就有人呼吁使用核武器反击恐怖主义。而此后接二连三的炭疽热事件,更使核生化武器的威胁再次摆在美国人面前。而与此同时,被美国怀疑的恐怖集团头子拉登也一再声称,要使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反击美国的军事打击。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贸易中心和五角大楼遭受破坏性攻击之后,美国国内和国外市场心理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将可能比历史上其它任何时期都来得大。全球证券市场已经对最近的恐怖危机作出了不同程度的恐慌反应。亚洲和欧洲投资者对911事件作出的反应表明了其对美国经济和美国证券稳定性的大规模恐惧和不安全感。美国机构投资者急于抛售一些被认为是易于遭受投机和不确定性打击的股票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亚欧投资者的出售行为。  相似文献   

3.
童第轶 《商周刊》2013,(18):29-29
主力利用制度漏洞,在A股市场制造恐慌,在期指市场翻云覆雨,获取暴利,而广大散户却只能被动挨宰,毫无还手之力。通过这一事件,推动投资者保护进入中国证券市场“顶层设计”的步伐,仍然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4.
“9·11”国际恐怖主义对美国的袭击以极其惨烈的后果使美国社会受到一次空前震撼。事件发生后,美国忙于国内强化国家机器,保卫国土安全,国外进行对本·拉登和塔利班的战争,还来不及对外交政策进行全面的反思,但受这次事件的影响,美国外交政策也已经作了一些调整。  相似文献   

5.
论媒介在食品公共安全事件中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忆梦 《经济师》2009,(11):40-41
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百姓“谈食色变”的今天,媒介应避免自身陷入新闻炒作的漩涡之中,科学客观地报道事件,力所能及地缓解社会恐慌,监督与教育结合,通过自身的分析报道提高普通民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和科学认识,以便正确引导舆论.为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泡沫经济”与金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泡沫经济”与金融危机张静阙方平自从人类社会开始步入市场经济时代,“泡沫经济”就与人类形影相随。从世界上首例“泡沫经济”事件——荷兰“郁金香球茎大恐慌”算起,到目前为止,“泡沫经济”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已有360年之久,可谓渊源流长。时至今日,“泡沫经...  相似文献   

7.
世界石油市场新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2001年世界石油市场回顾油价在调整中总体下滑 2001年,石油价格走出了一条整体下滑的曲线。截至11月底,国际市场布伦特原油平均价为25.42美元/桶,同比降低11.6%;欧佩克一揽子油价为23.72美元,同比下降4.34%。根据路透社对全球20多家包括德意志银行和摩根士丹利等著名投资银行的最新油价预测调查结果显示,2001年布伦特原油平均价为25.4美元/桶。去年世界石油价格以美国“9·11”事件为分界线呈现较大不同。此前,国际石油市场相对较为平静,油价虽有波动,但波幅不大,与前年相比,基本上处于下行的态势。“9·11”事件后,国际市场油价产生了剧烈波动,成为1990年~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震动最大的一次。起先,原油价格在恐慌的气氛中猛涨,作为市场基准价  相似文献   

8.
震惊世界的美国9&;#183;11恐怖袭击事件给美国及整个世界造成了至今还无法界定的深刻的影响,据最新估计,9&;#183;11事件仅两座世贸大楼倒塌的经济损失就达16亿美元左右。看来,深入研究高层建筑的防护问题十分重要,本文即主要从防范的角度,探讨保护高层建筑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美国最脆弱的环节在哪里,怎样做它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风险。欧文·雷德莱纳医生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巴吞鲁日建立了移动医疗小组。他一直在路易斯安纳州和密西西比州帮助那里的人们应对飓风卡特里娜带来的恐慌。他的声音充满了愤怒和绝望。“这个国家的确还没有为重大灾难事件做好应对准备。”雷德莱纳说,“旧金山的大地震也好,恐怖袭击也罢,灾难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眼下的实际情况是,我们对严重灾难的设想和准备能力极其匮乏,这实在令人感到遗憾。”目前,美国的经济似乎已经躲过了这场劫难。石油精炼厂输油管道的修复工作正在进行,石油价格…  相似文献   

10.
2008年的“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引发了国人对奶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的恐慌,很多妈妈都开始为自己的宝宝选择国外进口奶粉,认为国外的食品检测会较国内严格,宝宝吃洋奶粉,应该就多了一道安全保障,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11.
“9&#183;11”事件打乱了美国原定的全球战略部署,使美国对安全威胁有了新的认识:美国目前最大的敌人不是俄罗斯,也不是中国,而是无孔不入的恐怖分子。为了结成国际反恐怖主义同盟,布什政府放弃了冷战后美国主要根据意识形态挑选盟友的对外政策,将人权、民主等分歧放到次要位置,以是否同美国站在一起反对恐怖主义作为其外交亲疏的关键性原则,并据此改善了与中国、俄罗斯和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财经文摘》2008,(10):53-53
据卫生部医政司司长王羽表示,截止9月15号上午8点,全国医疗机构临床诊断的食用三鹿牌婴幼儿奶粉的1253名患儿主要分布在河北、江苏、甘肃,其中死亡的2名患儿均在甘肃。 甘肃是毒奶粉事件的重灾区,当地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甘肃民众已出现恐慌心理,卫生部部长陈竺于9月14日赶到兰州,向当地政府传达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的批示:  相似文献   

13.
从蔓延开来的PVC保鲜膜致癌恐慌到并未完全消退的“苏丹红1号”冲击波,从悬念重生的沃尔玛拒建工会事件到阴魂不散的煤矿坍塌事故,萦绕在人们周身的不安形成了对企业形象的严峻拷打。同时也使得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日久弥新的话题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彰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2007年,美国债券市场上爆发了次级债券危机。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企业,新世纪金融公司提出破产保护申请。新世纪金融公司的危机在市场上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美国一个个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接连倒下,由此引起整个金融市场的恐慌。愈演愈烈的美国次级债危机由单一国家、  相似文献   

15.
由<叫魂>一书征引的案例可以看出,叫魂引起的恐慌是社会性的.民间对"叫魂"妖术的迷信,总是伴随着欺骗、偷窃、懒惰,以至于道德沦丧和犯罪.对叫魂妖术的恐慌是对污秽的历史沉积的恐慌.1768年的叫魂大恐慌,就是这种历史沉积的总爆发.与"社区生活"者相对峙的"赤贫者",特别是特殊的游惰阶层,是造成社会混乱尤其是产生1768年叫魂大恐慌的土壤."欺骗性"是妖术大恐慌的又一个重要的社会基础."欺骗"在当时几乎是连通不同社会阶层的唯一渠道.  相似文献   

16.
9·11恐怖袭击事件已经过去几个月了,该事件对美国科技界及科技发展的影响初见端倪。美国国家安全办公室主任里奇表示科技将在确保国家安全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7.
文媛  彭珍 《经济研究导刊》2014,(30):113-114
1921年,在上海的金融恐慌、宁波钱业以及过账制度的影响下,宁波爆发了金融风潮。此次金融风潮波及面广、破坏性大,对当今社会颇有启示。宁波在地理位置、经济发展速度及程度、金融制度上都十分特殊。因而,此次事件不管是从背景、经过、结果还是启示来看,都有独到之处。1921年的宁波金融风潮可以作为一次有别于中国近代史上其他几次金融风潮的,又一研究典型。  相似文献   

18.
最近,美国布什新政府先后对我国制造"撞机事件"、"对台出售先进武器装备"事件,"恢复在我近海侦察飞行"事件等等.这一系列反华事件,从全局上看,是美国布什新政府推行霸权主义的新动向;从局部看,是美国布什新政府对所谓的我国"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制约.  相似文献   

19.
正是他,33岁的迈克尔·戴尔以制造计算机的速度销售计算机,使他的竞争者:康柏·惠普和IBM等公司感到很大恐慌,他就是新崛起的美国计算机巨富,公司资产达48亿美元的戴尔公司(MichaelDel)。在戴尔计算机公司(DelComputer)的股东年会...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肇端于美国次级抵押信贷(sub—primemortgage)偿付危机的金融风暴,从2007年4月至今,不但丝毫没有减弱,反而愈演愈烈,大有席卷全球之势。由于市场日益恶化,在2007年8月9日和10日两天内,欧洲、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央行总共注资3023亿美元,是为“9&#183;11事件”后最大的一次全球央行联合行动。美国最大银行花旗集团在2008年1月14日公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