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城镇化已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 农民进城 城乡双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城乡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成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2.
在农民进城务工甚至定居成为常态的背景下,我国城乡两栖人口数量快速增加。在人口的城乡两栖状态下,居民一般在城市定居、工作和生活,但户口却在农村,在农村有耕地、宅基地以及其他权益。人口城乡两栖是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必然产物,将两栖状态下居民在农村的权利和义务纳入法制轨道,既可以充分保障其合法权益,顺应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也可通过依法督促其履行相应职责,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我国应立足城乡两栖常态下城镇居民的城乡权责状态,分析其法律调整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合理的法律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3.
城乡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全面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从二元经济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农业部门本身的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大历史任务,昭示着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升华。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三农”问题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全局上来统筹和解决。城乡一体化准确地反映城市和乡村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在城乡联系的层面上推进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城市化与解决“三农”问题相结合,使之成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的新思维和推动力。用城乡一体化来推进城市化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是,为农民转入非农产业创造就业机会和生存条件,使长期进城务工农民变成为产业工人和城市居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目标和新模式。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重点应放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为广大农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业产业化是城乡一体化的纽带;县、区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操作平台。  相似文献   

4.
切实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定溶 《农村经济》2004,(12):91-92
农民进城就业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城镇化水平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但目前农民进城就业环境还存在诸多不利因素 ,从而制约了农民向城市转移的规模与速度。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 ,应以体制改革为先导 ,以完善管理和服务为基础 ,以增加就业岗位的政策促进为前提 ,以城镇化战略的推进为动力 ,由此来降低农民进城就业的风险与成本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向城镇转移。  相似文献   

5.
加速农民市民化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傅琼 《农村经济》2005,(2):103-105
在工业化、城镇化大潮中,农民进入城镇经商、打工或因土地被征用为成为了城里人。然而,在户籍制度、就业、社会保障、子女受教育、住房方面却受到种种限制。为了使进城农民真正享有城市市民待遇,就必须创新户籍管理制度,减少农民进城落户的种种限制,创新就业制度,打破城乡就业壁垒。实行城乡统筹的就业制度;创新社会保障制度,将新市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范畴。建立面向城镇所有成员的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创新教育制度,让进城农民的子女入学享有市民子女同等待遇;创新住房保障制度,让新市民能住上经济适用房。  相似文献   

6.
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怀着美好的愿望走出农村,选择在城市里奋斗和打拼,但受文化水平、素质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往往在现实中碰壁。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打工生活体验,给进城务工的农民朋友提个醒。希望能让大家更快更好地适应城市的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7.
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而是要统筹考虑农村和城镇在功能定位、生活方式、公共服务等,消除城乡差别。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考虑农村综合改革问题,应该选择一个合理的参照系:在20年乃至更长时间以后的时间点——假设已经实现城乡一体化,在这个观察点上回顾审视现在城乡关系,进而研判当前"三农"问题。据此,当前农村综合改革应当重视如下三个顶层问题。农民问题——农民出村进城落户  相似文献   

8.
<正>以往提及无锡,人们首先想到的无锡是太湖上的一颗明珠,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如今来到无锡,让很多人赞叹的是这座城市的现代化,以及城市和农村在那里的完美结合。今天,无锡已经成为江苏乃至全国城乡一体化的标杆。近年来,无锡农村各地立足城乡一体化,勇于创新、大胆突破,着力提高农业现代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民市民化水平,不断加大农村改革创新力度,城乡二元结构加快破除、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持续完善,城乡  相似文献   

9.
误解一: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将导致社会不稳定。有这种看法的人,多半是不了解实际情况。在城乡二元体制改革过程中,农民是不是迁进城市,要根据本人意愿而定;外出打工的农民是不是愿意回乡,也由本人决定。体制的改革只是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供农民选择,而不是剥夺农民的选择。从社会稳定的角度来看,关键在于农民(不管是进城的还是留在农村的)的利益是不是增加了。  相似文献   

10.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张家口地区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持续改善。但城乡之间差距却在不断扩大,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居民消费水平、交通通讯、医疗保健、文化教育和居住环境等方面。因而,应通过改革二元户籍制度、加大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建立农村社保制度和提高农民素质等措施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11.
从长远来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和城市,实现这个目标要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关键是要消除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制度限制因素,同时给进城务工的农民以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为此,应尽快打破城乡、地区就业壁垒,制定平等的劳动行业准入制度,实行公平的就业政策和同等的社会保障,最终实现农民顺利转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力就业、社会保障城乡统筹.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城乡二元体制致使资金、土地和财政等资源主要向城市倾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水平差距甚大。实现从城乡非均衡发展向城乡一体化共同发展的历史跨越,必须首先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等重大的民生问题抓起,通过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城镇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大约有1000多万农民进入城市。当前,全国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累计已近1.4亿。但是,由于受制于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分割体制,使进城务工的农民仅仅完成了"一半的城镇化"。农民工总体呈现出"就业在城市、户籍在农村,劳力在城市、  相似文献   

14.
深入开展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逐步解决农村就业问题,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农村小康目标,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当前,特别要重视对农民工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为他们进城务工提供便利和服务,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等关系农民利益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进城就业状况分析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农民工对整个社会的积极作用农民工,又称进城务工人员,是指那些户口仍在农村,但已完全脱离或基本脱离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主要依靠在城镇各类所有制企业打工或从事其他服务行业为生的人群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一般可以划分为4种类型:(1)大中城市各类企业,包括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集体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乃至个体企业雇用的农民工;(2)无雇主雇佣,从事个体经营或自谋职业的进城农民,在城市已工作、生活达到一定年限者;(3)进入大中城市城乡结合部或卫星城镇的原农业户口人员,其中也可分为有雇主与无雇主两种;(4)具有一定规模和年限的聚集…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浦北县通过三个途径减少农民。 一是大搞劳务输出,有序地组织剩余劳力向县外转移。目前全县每年外出打工人数维持在19万人左右,其中长年打工的13万人,季节性打工的6万人,年均收入可达11000元。  相似文献   

17.
<正>破解城乡矛盾和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使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与农村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向城镇流动相一致,使农村非劳动人口向城镇转移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相一致。通过协调城乡之间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生产要素与非生产要素的流动配比关系,促使城乡人均占有资源要素逐步达到协调平衡,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具体政策措施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促进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进城。构建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农民工进城就业,实现农民工与  相似文献   

18.
农村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曹明贵 《农村经济》2006,(11):95-97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城市收入水平普遍高于农村,工商行业的平均工资也远远高于农业的人均收入,城市的生活环境、教育水平等,对农民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促使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然而,我国不断深化的城市经济改革造成一部分城市人口失业,大量农民工进城又加剧了城市的就业压力,给城市的交通、治安带来许多问题。因此,农民进城并不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唯一途径,而加快农村工业的发展,实现农村工业化,也应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途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高层声音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城镇化不能是农民从农村拔根到城市落地的单向过程,而应当允许进城失败的农民返乡。进城失败农民返乡的权利是他们的基本人权,是最后救济与保障。农民有退路,中国现代化才有出路。农民进城,"人努力、天帮忙",他们就在城市体面安居下来。但在当前中国发展阶段,相当部分甚至大部分进城农民无法在城市体面安居,就应当允许他们选择返乡,就要为他们留下返乡的退路。进城失败农民只要回到了农村,与土地结合起来,他们就可以具有力量。农民住自己的房子不花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