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生态宜居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农业生产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环境问题,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法律机制为农业发展与生态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在当下,必须要找到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所存在的缺陷,完善农业生态补偿立法与补偿标准、明确补偿主体、打造多部门协同管理监督机制,提升农业生态补偿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连峰  黄英 《农业经济》2023,(2):97-99
当前农业生产片面追求耕地资源的经济效益,却忽视了其本身具有的生态价值,导致耕地被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面临的不利影响愈发严重。为有效协调农业经济发展与耕地生态保护的冲突,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构建耕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势在必行。然而,当前我国的耕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在内生的立法架构和外化的运行目的方面均存在问题,亟待完善。本文通过汲取西方相关制度的立法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实情况,探讨完善我国特色的耕地补偿法律制度,以实现农村“生态振兴”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欧盟和美国是世界上农业生态补偿政策体系较完善、实践丰富的地区,在农业生态保护上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其制度安排对于完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方法 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对比归纳法,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法律保障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了欧盟和美国现行的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及特征,并针对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模式的不足提出了若干完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议。结果 欧盟和美国在政策中广泛采取正向激励的政策工具,依靠完备的法律体系建立起高度市场化的农业生态补偿模式,但在政策保障和管理评估上投入巨大,正在寻求更具成本效益的补偿方案。结论 我国的农业生态补偿存在政策碎片化、市场机制保障和农民参与度不足的问题,建议借鉴欧盟和美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中协调农业和环境政策、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和提升政策透明度的做法来改善。  相似文献   

4.
农业生态补偿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本文中,笔者从近些年学术界农业补偿相关问题的研究入手,考虑实施农业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因素,进而分析出实施农业生态补偿存在的立法缺乏系统性、制度缺乏可操作性、补偿方式过于单一以及补偿标准不科学等法律问题,并考察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最后从加强农业生态补偿立法的系统性、制定农业生态补偿的具体实施细则、完善农业生态补偿的监督机制给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立法现状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是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基本制度。介绍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的内涵及理论依据,分析我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现状,针对我国生态补偿基本法律的缺失,相应配套法律法规不健全,提出了加强和完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立法,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完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生态资源及环境保护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农村生态环境脆弱,现行自然资源法律制度存在局限性,无法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恢复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西部农村为视角,重新审视我国的自然资源法律,完善生态环境立法,建立生态资源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制定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制定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公众参与制度等,实现农村生态资源及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加大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
为落实新标准农田建设,通过深入研究耕地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存在的法律问题,提出我国耕地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8.
我国目前土地生态恶化,表现为土地盐碱化、土地荒漠化、土地沙化、土壤侵蚀、土地污染,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生态意识、经济负外部性和相关法律不完善。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恢复土地生态,保护土地生态价值,必须树立人地和谐的生态意识、建立土地资源生态补偿制度、完善土地保护的相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
矿产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但是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显现,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无疑对促进资源开发与生态环保的协调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立足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实践操作及制度建设,需要从健全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矿产资源开发的监管力度,建立部门间的联动机制和公众监督机制,拓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资金的渠道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0.
精准扶贫视域下农业生态补偿应该秉承必须实现补偿目的原则、必须富有成效的原则和必须实现公平公正的原则。精准扶贫视域下影响农业生态补偿的因素包括自然生态因素、经济发展因素、国民意识因素和机制运行因素。精准扶贫视域下应该建立科学的农业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税制,培育可持续的农业发展制度,完善农业生态标签制度,健全农业生态补偿保障制度才能促使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主要牧区实施的草地生态补偿政策的实证研究显示,现行政策存在补偿标准偏低、欠缺与地方性知识的沟通与对接、缺乏科学的监管机制等不足。为构建符合草地生态现实的草地生态补偿机制,应当合理确定补偿主体、受偿主体、补偿标准,拓展补偿途径,建立草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以及配套的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主要碌因是缺乏有效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因而,应在分析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对策,以保护和改善我国本已相当脆弱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业处于从传统向现代变革的历史时期,因此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已经严重损害了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面对这样日益严峻的环保形势,我国政府应当采取更为有力的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与细化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使其便于操作执行。在民众要求更高农产品质量的市场需求导向下以及政府的监督教育下相信我国的农业面源生态污染将得到有效的遏制与改善。  相似文献   

14.
秸秆用则利、弃则废,秸秆焚烧不尽浪费资源而且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社会危害等问题。文章首先简要分析欧美等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的秸秆计划焚烧政策和秸秆利用主导方式,结合我国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和秸秆利用生态补偿制度创设试点,探索我国秸秆利用生态补偿制度框架的构建与相关政策体系的建立;同时,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秸秆全域全量利用,提出扩大农作物秸秆利用生态补偿制度实施范围、优化农作物秸秆利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农作物秸秆利用生态补偿政策和引入农作物秸秆利用生态补偿评估机制等四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休耕生态补偿制度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依据生态补偿理论,休耕生态补偿制度的成效和可持续性取决于其空间瞄准率、补偿机制和监管体系。然而,目前休耕生态补偿制度却存在微观经营主体的瞄准效率低、补偿方式不够灵活、监管力度不足等问题。对此,本文从如何提升空间瞄准率、实施有区别的补偿策略以及强化监管等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除了秉承一般意义上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基本内容、实施层次以外,还需要顺应新形势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发展要求,从农业生态环境的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入手,破解现有制度实施中遇到的难题。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必须与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有机统筹起来,这就要求进一步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构建多方主体参与,政府市场互补,市场供求、农民增收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与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7.
湿地缓解银行是美国实现市场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补偿的有效方式,在运作过程中通过湿地"信用"的交易实现对湿地生态系统损害的事前补偿。这一类似我国耕地占补平衡的制度,使得开发商能够直接购买"信用"完成补偿要求从而获得开发许可,湿地银行建设者以专业的技术和充足的资金建设湿地"信用"并通过交易获益,政府部门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和监管制度,调动了第三方资本与技术参与生态补偿的积极性,实现了生态补偿目的。启示:为建立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我国应继续夯实相关制度和法律基础,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和考核评估制度,建立生态补偿和保护长效机制,积极引入第三方资本和技术,营造良好的生态补偿市场化氛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国际新兴的生态综合管理这一方法论为理论基础,依据我国最能反映生态综合管理理念和原则的生态功能区划制度,对生态效益补偿的法律涵义、法律关系等进行了法理辨析,并基于此理论视角,对由谁补、补给谁、补偿多少、补偿途径等重要立法问题提供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的思路选择。  相似文献   

19.
农业补贴对于保证粮食安全、实现农民增收、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而我国的农业补贴的各项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体系还不健全,特别是各项农业补贴政策在环境保护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还不强,没有形成完整的法律框架,因此,我国在农业补贴法律建设上要充分考虑补贴对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从而实现农业生态文明。基于此,本文浅谈了农业环境补贴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可以完善我国农业环境补贴法律制度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生态林业补偿问题分析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6  
我国生态林业建设面临着严重的资金问题。本文分析了可持续生态林业建设进行补偿的必要性 ,给出其理论依据和法律及政策依据 ,说明补偿的可能性 ,最后从补偿费的征收范围与对象、征收标准与方法及征收办法、补偿费的使用与管理方面提出生态林业补偿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