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弱势及其社会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村城市化,农村劳动力在城乡劳动力市场间大规模自由流动。从我国女性群体分层来看,农村女性无论是就业模式、生活方式、家庭地位,还是观念形态都与城市女性有所差异。她们既是我国家庭经济地位较低、问题较多的一个群体,也是改革中受益最早、最明显,能力释放最充分的一个群体。  相似文献   

2.
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近年来,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已成为世人瞩目的社会热点,大量的研究文献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是解决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有效途径,亦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必由之路。鉴于女性劳动力的特殊性,本文拟以江苏省为例,针对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中呈现的特点进行统计描述,并在计量经济模型的基础上就其影响因素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当前关于改革方向的争论,实际上是基于利益冲突、利益关系而发生的一场关于公共政策的争论。但是,现在这场争论蒙上了一种很强的意识形态的色彩,这会模糊所讨论的问题的实质,缩小我们进行选择的空间,甚至会导致社会中主要断裂带的形成。这也是人们所担忧的。为什么关于改革的反  相似文献   

4.
朱爱萍 《农业经济》2001,(11):22-24
一、问题的提出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其中包括劳动者自身素质及在劳动力市场中参与竞争能力的提高。在我国,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的存在以及地区间经济发达程度的差异,女性作为劳动者,在不同的群体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经济不发达农村地区的女性,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她们在劳动就业中的处境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毫无疑问,经过千百年的斗争与进步,尤其是最近半个世纪的突飞猛进,妇女的生存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使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广大妇女的物质生活和健康教育水平也经历了极大的提高过程。但这种绝对的进步不是本文所…  相似文献   

5.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社会网络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长春市农村劳动力流动情况的调查,把“关系”作为切入点,采用社会网络分析这一新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将其作为一个群体进行社会网络分析,说明农村劳动力的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农村女性首先给人的感觉是温柔、善良、贤惠、坚韧,似乎与犯罪并不挨边。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改变.农村女性的犯罪问题有增无减。农村女性犯罪在急剧的社会变迁中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其原因也是错综复杂的。究竟是什么使她们走上犯法的道路呢?怎样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女性犯罪。已引起社会各界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7.
社会理性是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重要动力机制。本文利用在"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调查数据,通过构建研究假说并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影响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社会理性因素。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第一,农民工在务工城市的异性朋友数对其配偶随迁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民工配偶随迁对其子女随迁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家庭化迁移以农民工满足核心家庭成员生理或情感上"失依"的需求为潜在激励的社会理性驱力;第二,农民工在务工城市的亲属规模对其配偶随迁和子女随迁都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体现了家庭化迁移以农民工强化亲缘关系支持、构建城市社会网络支点为潜在激励的社会理性驱力;第三,农民工的留城意愿对其配偶随迁、子女随迁、随迁子女数和在城市就学的随迁子女数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民工配偶随迁对其在城市就学的随迁子女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体现了家庭化迁移以农民工"用脚投票"寻求与城市居民同等身份待遇、摆脱城乡二元体制排斥为潜在激励的社会理性驱力;第四,农民工对家庭团聚需求未满足状况的感知对其配偶随迁与子女随迁都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体现了家庭化迁移以农民工缓解家庭伦理规范对其身份"合宜性"压力为潜在激励的社会理性驱力。家庭化迁移中的社会理性逻辑是迁移者"社会人"假定的有力证据,也预示着迁移行为范式由一元经济理性走向以社会理性为突出特征的多元理性。  相似文献   

8.
河北农村女性人力资本较男性而言,存量和质量都较低,这无疑将影响到河北农村经济和农村人才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河北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现状,着重分析了河北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的问题,为探讨河北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策略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农村信贷市场划分的理性思考及服务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陈晖 《农村经济》2008,(6):78-82
本文从经济社会学的全新视角出发,阐述了社会资本对农村劳动力流动不同阶段的影响,分析了先赋性社会资本的双重效应及其产生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社会资本体系、促进农村劳动力顺利流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经济社会发展加速了社会流动,同时也给社区治理带来了新挑战。农村社区治理环境变得更为复杂,传统依靠政府和村委主体的治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况,协同治理作为一种新的治理模式具有应用的可能和必要。在具体实践中,需要对社区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构建更为完善的协同治理体系,创新社区治理路径,发挥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的作用,主动应对社会流动对农村社区协同治理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12.
范琛 《农业经济》2012,(6):76-78
当前我国转型期农村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并呈现出利益性、突发性、对抗性和破坏性等特征,对政治统治、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的负面影响.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引发原因较为复杂,因从发展农村经济、重构基层政府权威、畅通农民言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构建预警和应急处理杌制等多方面积极防范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试论农村市场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恒 《农村经济》2003,(12):56-58
古典经济学总是把经济体假定为一个统一的市场。在这个统一的市场上 ,由于产品、资源和要素被假定为可完全流动的 ,则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和灵敏性能够优化配置资源要素 ,以实现社会经济增长的目标。现实来看 ,这种完全市场并不存在 ,除了国家制度、政府政策、区域差异、地区封锁、市场强权、意识形态等因素所带来的诸多影响之外 ,城市地域与农村地域长期发展中所存在巨大的差异甚至是隔离 ,是这种不完全市场的集中体现。发达国家由于早已完成工业化 ,兼之市场经济体制几百年的运行 ,这种差异和隔离已变得非常微小。但发展中国家 ,特别是如中国…  相似文献   

14.
目前,经济界都在探讨如何尽快启动农村市场问题。农村市场的启动,不仅关系流通领域的兴衰,也关系着农村经济的繁荣,商品经济的发展,大好形势的稳定,对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认真研究尽快启动农村市场的新途径,是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重大课题。笔者最近通过调查,认为以下六条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一、强化销售意识,把产品销售做为长远的战略大计,在思想上启示。二、选准突破口,搞活农副产品市场,在解决农民“卖糖难”上启动。三、适应市场变化,探讨新的经营策略,通过强化销售手段去启动。四、调整资金存量,增加资金投入,通过充实商品货源去启动。五、深化服务,搞好农资商品供应,通过发展商品生产去启动。六、紧紧依靠各级党政,创造良好、宽松的大气候,通过急取优惠政策去启动。  相似文献   

15.
16.
农村专业市场的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7.
农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农村社会管理解决农村社会矛盾。因此,从化解预防矛盾入手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机制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李长江 《农村经济》2003,(11):11-13
一、农村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发展的基本趋势改革开放至今 ,在我国政府正确的农村政策指导下 ,我国农村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 1978年的 134元增长到 2 0 0 0年的 2 2 5 3元。但是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却呈扩大之势 ,农村社会不公平问题日显突出 (见表 1)。表 1:1978— 2 0 0 0年农村居民收入变化趋势和收入分配差距变动趋势年份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增长率(% )全国基尼系数东部地区基尼系数中部地区基尼系数西部地区基尼系数省际基尼系数1978134……  相似文献   

19.
20.
京信 《农村展望》1992,(2):31-32
自1990年以来,“启动农村市场”成为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了多种“启动措施”,但效果却不甚理想。以黑龙江省为例,1990年城乡市场反差明显,城市消费品销售额比上年增长5.9%,而农村消费品销售额却下降了3.1%。1991年全省产大于销的问题仍很严重,农村市场销售依然不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