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北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我国西北干旱地区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节水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这对西北干旱地区尤为重要。文章给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同时还倡导在西北干旱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其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论西北干旱区农业的发展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河西走廊,新疆等为例,分析西北干旱区农业发展的潜力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认为:干旱区是中国未来农业的希望,干旱区节水农业具有巨大潜力,用生态系统观点促进干旱区农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汪希成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6,(9):100-102
本文认为,土地的荒漠化、盐渍化、贫瘠化和农膜、农药、化肥污染(“三化一污”)是我国西北干旱区农田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而水的低效和非生态利用是其直接原因。由此,本文提出了以高效节水灌溉为先导的阳光生态工程这一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4.
刘书楷 《生态经济(学术版)》1994,(2)
生态农业是实现中国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一种模式,其主题是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基于这一看法,较系统地讨论了两个基本问题:(1)农业的内在机制是“人与自然”和“经济再生产(经济系统)与自然再生产(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并提出和分析了与农业整体系统相应的两个主要层次结构和17个可供多学科通用的分析程式;(2)依据协调发展和最大综合效益原理及生态经济概念与原则,概括提出了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系列对策途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并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协调发展机制不完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制造业的增长方式抑制生产性服务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外资制造业与本地生产性服务业关联程度较低等方面,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不均衡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7.
江苏海洋经济快速增长,但是海洋资源环境也受到一定破坏,那么,江苏海洋经济生态发展是否协调,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本文借助2010—2019年江苏省海洋经济与生态相关数据,选取39个三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对江苏省海洋经济生态系统进行分析,测算了江苏省海洋经济生态所处的发展水平以及海洋经济生态协调度。 相似文献
8.
岩溶地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冉瑞平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2,(10):58-60,63
本文分析了制约西南岩溶地区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剖析了西南岩溶地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障碍,提出了西南岩溶地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新疆绿洲农业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绿洲农业与生态具有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农业生产是新疆绿洲生态系统的一把双刃剑,用好了会创造出适宜的生存环境,否则,将面临生态危机.文章在分析绿洲农业生产面临的脆弱生态环境基础上,提出应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走农业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关于县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县域经济发展过程所产生的资源环境问题分析的基础上 ,探讨了县域资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进而提出了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做到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就成为福建省当前乃致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大力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文章在阐述协调发展度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协调发展度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对福建省2007~2011年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在总体上呈现良好协调发展,其整体协调程度也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2.
西北地区是我国典型的干旱区,水资源匮乏、生态脆弱和气候干燥等因素是干旱区的主要特征,在该区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些特点是不容忽视的。文章从农业现代化模式含义的理解入手,通过对国内外先进农业模式的研究,借鉴其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总结出适合西北干旱区绿洲生态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模式,并将模式定位于滴灌大田精准农业现代化模式、滴灌设施农业模式、滴灌特色林果(药)复合农业模式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模式。 相似文献
13.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在拓展农业外部功能、提升农业产业地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我国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进程中,切实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学习“长汀经验”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习近平副主席在短短1个月时间内连续两次重要批示,要求我们总结好长汀经验,推动全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长汀经验”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坚持生态建设与民生改善、经济发展同步推进,统筹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这一宝贵的经验,不仅为水土保持工作注入了新的内涵,更为今后加快生态省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示范。我们学习和推广“长汀经验”,就是要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促进生态省建设,力争以较低的资源环境代价实现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5.
赵全科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1,(5):47-49
本文分析了山东石灰岩山区生态环境的特点,认为造成农业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是脆弱的生态环境和长期人为干扰.分析了石灰岩山区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和薄弱的农业经济基础.提出石灰岩山区农业持续发展的途径主要是重建山区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农业;因地制宜,开发山区自然资源,发展高效特产型农业;增加资金和科技投入,发展精确农业. 相似文献
16.
赵全科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1,(5):67-69,55
本文分析了山东石灰岩山区环境的特点,认为造成农业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是脆弱的生态环境和长期人为干扰,认为了石灰岩山区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和薄弱的农业经济基础,提出石灰岩山区农业技术发展的途径主要是:重建山区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农业,因地制宜,开发山区自然资源,发展高效持产型农业,增加资金和科技投入,发展精确农业。 相似文献
17.
18.
山西省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不均衡性是人口与经济分布的最基本属性,人口与经济的空间集中化是区域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对山西省人口与经济分布在中、东、西三大地带及分市县层次上的相关关系及动态演进的多侧面分析,表明:山西省人口与经济分布不均衡性明显,人口经济活力中部强,而东西部山区弱;动态演化总体上具有向中部地带集聚的趋势,符合区域发展的基本规律。但是,1990年以来又有分散化发展的趋势,特别是西部丘陵山区人口与经济动态呈逆向演化态势,是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21世纪初,应进一步实施人口与经济空间集中化战略,建立起人口、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 相似文献
19.
旅游经济是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以消费为主体的经济,这种经济属于较高的消费层次,在各种旅游业外在表现形式的发展过程中,会在不经意间破坏生态环境。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实现旅游的健康发展与生态的和谐相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旅游经济发展中的生态问题入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二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元经济是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这样的发展阶段.二元经济的典型特征是不协调发展.在二元经济结构下,要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依赖工农业部门生产率的提高.相比较工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部门生产率的提高对实现二元经济的协调发展更为重要.农业部门生产率尤其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为二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刘易斯-拉尼斯-费二元经济模型和乔根森经济模型为这种结论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