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股指期货和期权作为证券市场投资者规避系统性风险的工具由来已久。我国自2010年首次推出沪深300股指期货以后一直没有新的金融衍生品种出现,直到2015年初才陆续推出了新的交易品种:50ETF期权、上证50股指期货和中证500股指期货。这些衍生品种带动了交易市场的流动性和波动性,也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既是金融市场开放的必经之路,也体现了各项制度基础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因此深入研究股指期货和期权市场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不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金融监管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前的市场实际条件下,本研究将以50ETF期权、上证50股指期货和50ETF的高频交易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研究法和定量实证研究法(GARCH、TARCH模型),分析它们的价格波动相关性,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本文分别建立了GARCH和TARCH模型,采用2012年7月6日到2015年7月6日一分钟级50ETF高频交易数据,分析50ETF市场在50ETF和上证50股指期货推出前后价格波动性的变化情况。根据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样本数据的对数收益率序列具有尖峰右偏的特征,有明显的波动性集聚特点。根据GARCH(1,1)模型发现:在50ETF期权推出后到上证50股指期货推出前这段时间段内,发现50ETF市场对新信息的吸收速度加快,而旧信息对这个市场的波动性影响减弱了;在上证50股指期货推出后市场的波动性对新信息的反应程度大致恢复到期权推出之前甚至还略小于之前的水平,但是旧信息对波动性的影响略微的升高。根据TARCH(1,1)模型实证结果发现:50ETF市场存在着不对称效应,在期权推出后这种不对称效应发生了逆转,但是在股指期货引入后不对称效应变小了。综上所述,期权的推出使得50ETF的波动性降低,市场中信息传递的速度减慢,然而期货的推出使得其波动性增加,市场中信息传递的速度略微加快。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上证50ETF期权、50ETF基金、上证50指数和上证50股指期货四个市场的超过4年的高频数据,按Hasbrouck(1995)估计了它们的价格发现贡献,并重点研究了上证50ETF期权市场价格发现能力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期权和股指期货具有较强的价格发现能力。进一步,对期权市场价格发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期权市场和现货基金市场的相对活跃程度、期权市场隐含价格与现货价格之差,以及休市期间的新信息对期权的价格发现能力有正面影响。而买卖价差相对值、现货市场波动性和期权市场的投机行为对期权的价格发现能力有负面影响。投资者情绪在市场上涨阶段正面影响期权市场的价格发现能力,而在下跌阶段对其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1分钟高频交易数据,通过建立DCC-MVGARCH模型和BEKK-MVGARCH模型,研究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三种股票指数收益率分别与IF、IH、IC股指期货合约收益率之间的联动性和波动溢出效应,基于该视角分析论证2015年中国股市崩盘是否由股指期货交易导致。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股指期货与现货指数的联动性在股市运行平稳期和股灾爆发期间都没有发生较大程度的改变,股票市场的波动主要受自身上一期波动的影响,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影响较小,且这种波动溢出关系在股灾前后并无明显差异,因此,股指期货交易并不是导致此次股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股指期货因其独特的交易机制,具有套期保值、价格发现、规避股票系统风险的功能.自1982年2月24日美国堪萨斯城期货交易所推出的世界上第一个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合约后,在短短的数十年时间里,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香港、加拿大、芬兰、法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先后推出了各自的股指期货合约交易,形成了世界性的股指期货交易热潮.据英国的世界交易所手册网站统计,全球共有29个国家和地区的46家交易所推出了股指期货合约,27个国家和地区的41家交易所推出了股指期权合约.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究了2015年9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对于股指期货交易规则做出重大调整前后的区别,发现该调整增强了股指期货交易对于股票市场操纵行为的抑制作用,说明该调整具有一定程度的有效性。稳健性分析表明,剔除熔断机制的影响、控制内生性问题以及更换被解释变量指标后,实证回归结果依然成立;影响机制分析发现,股指期货交易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和市场波动性,遏制了市场操纵行为的发生;进一步研究发现,沪深300主力合约对于市场操纵行为的影响程度要强于非主力合约,股指期货交易对创业板、中小板和主板的市场操纵影响程度依次降低,中证500、沪深300和上证50对市场操纵的抑制作用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6.
股指期货是指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期货合约。股指期货交易与普通商品的期货交易具有基本相同的特征和流程。它们都是订立某一标的物未来买卖的标准化合约,交易双方在正规的交易所进行撮合和结算。股指期货的交易不是当即实现,而是以保证金的形式进行。保证金只是交易金额的一小部分,通常规定为交易金额的5%~20%。股指期货的交割采用现金形式,而不用股票。股指期货合约的价格为当前市场股价指数乘以每一点所代表的金额,  相似文献   

7.
股指期货和ETF基金是我国资本市场现有交易品种,投资者分别通过股指期货或ETF可进行套利交易。股指期货的特点是高杠杆性;ETF的特点是价值稳定﹑流动性高。本文通过对上证50ETF和沪深300股指期货历史交易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两者都是非平稳时间序列数据,因此利用协整检验,发现二者具有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进而构建协整模型,证明沪深300股指期货与上证50ETF基金可以进行复合套利,并得出二者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8.
许荣  刘成立 《金融研究》2019,464(2):154-168
本文利用2015年中国股市大幅下跌期间,对股指期货严格限制交易政策这一独特事件前后的高频数据,研究限制交易政策对股指期货与股票市场价格引导关系的影响。利用I-S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方法的实证结果表明:限制交易政策实施前,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的价格影响更强,尤其表现在价格急剧下跌时期;限制交易政策显著增加了期货市场交易成本,从而降低了期货市场的信息份额,削弱了其对股票市场的价格影响,并且改变了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助跌强于助涨”的影响模式,增强了股指期货在价格上涨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结果一方面直接量化了期货交易成本变动对其价格发现功能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从价格引导关系的视角提供了股市危机时期股指期货限制交易政策监管效果的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9.
股指期货和ETF基金是我国资本市场现有交易品种,投资者分别通过股指期货或ETF可进行套利交易。股指期货的特点是高杠杆性;ETF的特点是价值稳定﹑流动性高。本文通过对上证50ETF和沪深300股指期货历史交易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两者都是非平稳时间序列数据,因此利用协整检验,发现二者具有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进而构建协整模型,证明沪深300股指期货与上证50ETF基金可以进行复合套利,并得出二者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0.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股指期货的推出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史上的重要一步。从2010年4月份推出迄今正好一周年。市场交易的品种主要是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您如何评价股指期货交易一年来的市场运行情况?常清:股指期货市场是专业的风险管理市场。股指期货推出以来,各类机构投资者利用股指期货套期保值进行风险管理,市场功能发挥较好。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上市交易以来,总体上看,市场运行平稳,客户交易理性,交割平稳顺利,与沪深300现货指数拟合性良好,可以说  相似文献   

11.
2010年4月16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推出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交易。学界对于股指期货交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制度构成、交易细则等领域,针对股指期货交易的法律制度研究基本处于空白。本文拟从股指期货交易的基础概念出发,对股指期货交易的法律性质、法律特征进行初步探讨,明确股指期货交易的法律属性。  相似文献   

12.
2010年4月16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推出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交易.学界对于股指期货交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制度构成、交易细则等领域,针对股指期货交易的法律制度研究基本处于空白.本文拟从股指期货交易的基础概念出发,对股指期货交易的法律性质、法律特征进行初步探讨,明确股指期货交易的法律属性.  相似文献   

13.
张金清  尹亦闻 《金融研究》2022,503(5):170-188
投资者对股指期货与现货有着不同的模糊厌恶,本文首先将此假设条件引入带交易成本的Garleanu and Pederson (2013)投资模型中,并以指数基金对冲策略为例,构建了一个股指期货动态对冲的理论模型。与非对冲策略相比,基于上述模型设计的对冲策略投资绩效更好,动态最优成交额占目标交易额的比例更小,目标成交额对收益率预测因子的敏感性更大。借助上述模型,本文选取2010年4月至2021年6月的中国ETF指数基金和股指期货数据,并以2015年9月股指期货管理措施实施为界进行区间划分,实证研究发现:(1)中国A股市场的ETF投资组合进行股指期货对冲显著提升了投资绩效,但股指期货管理会削弱该作用;(2)投资绩效改善主要来源于交易成本的下降与目标成交额因子敏感性的提升,该机制受到股指期货管理的约束;(3)与Garleanu and Pederson (2013)、Zhang et al. (2017)相比,本文对冲策略保留“抗跌”特点的同时增加了“易涨”特性。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背景下应不断丰富股指期货、股指期权产品谱系,降低股指期货交易成本并完善持仓约束。  相似文献   

14.
中国沪深500股指期货已经推出,其合约设计的合理与适用性则需要通过市场的实践来验证,在这其中,对合约乘数水平的检验至关重要,因为它与标的指数点住共同构成了合约的价值,进而直接影响到股指期货市场的稳定性。本文采用中国股指期贷合约推出后的真实交易数据、根据期货交易的一种风险控制理论“2N止损法”来测算投资者账户资产净值与头寸规模的绝对值,以此推导出现行合约乘数水平对投资者价格风险的影响程度,得出当前500元的合约乘数水平偏高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数据统计分析来检验以上结论,论证当前合约乘数水平的适用性,最后建议适当调整中国沪深500股指期货合约乘数的水平或尽快推出相应的小型合约。  相似文献   

15.
大宗交易会不会对市场的流动性以及价格透明度等造成影响,是市场监管者和参与者比较关心的问题。2018年1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将农产品大宗交易扩大到全部农产品期货和期权合约。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市场监督司通过对放开后4个月CME市场218笔农产品大宗交易的分析,认定大宗交易仅占期货、期权交易的很小部分,且大宗交易主要发生在近月合约,未发现违反CME规则中"以公平合理价格成交"的交易。在我国目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趋势下,大宗交易可能为期货市场服务产业经济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市场呼唤股指期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交易规模保持着强劲增长势头。根据美国期货业协会的统计.2004年全球期货、期权成交量为88.7亿张合约,其中股指期货、期权成交量的比例超过九成。而在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交易品种还都是商品期货。在资本市场逐步市场化改革的大潮中,推出股指期货已经变得非常紧迫。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上证50ETF期权的推出,期权交易能否提高标的资产定价效率的问题显得愈发重要。本文从对定价效率影响最大的套利机制入手,研究上证50ETF期权推出前后,其对应标的——华夏上证50ETF市场价格和净值的偏差所带来套利机会的多少,进而得出期权交易对标的资产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期权交易在刚推出的一定时间内降低了标的资产的定价效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标的资产的定价效率会重新提高并且超过初期。因此从长期看,期权交易能够提高标的资产的定价效率,期权交易对标的资产的定价效率的影响是一条"J"形曲线。  相似文献   

18.
融资融券是海外市场普遍采用的一项交易制度,伴随推出日期的不断明朗,也逐渐展现在中国投资者面前。其性质与股指期货有所不同,股指期货交易对象是以股票价格指数为标的的期货合约,而融资融券交易对象是单只股票等产品。通俗来讲,融资是证券公司借款  相似文献   

19.
股指期货是以特定股票指数为标定的标准化期货合约.ETF拥有基于一揽子股票又可在交易所申购赎回的特点,能很好的模拟现货指数走向.本文将传统协整统计套利引入股指期货与ETF的期现套利中,运用协整的思想观测套利对象的日数据及高频数据下价格之间的协整关系,最后用残差模型及价差模型做排出配对套利成本的损益分析.分析结果发掘了ETF与IF300配对交易的交易机会,表明在国内ETF与股指期货之间存在一定的期现套利空间.  相似文献   

20.
股指期货交易对股票现货市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和机构投资者队伍的扩大,股指期货具备了发展的基础和开通的必要。股指期货交易对股票现货市场具有促进作用和消极作用,通过设计合理的股指期货合约,建立严密风险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可以对股指期货交易的负面影响加以防范与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